《梁书》卷三 本纪第三◎武帝下
六年春正月丙午,安北将军晋安王纲遣长史柳津破魏南乡郡,司马董当门破魏晋城。庚戌,又破马圈、彫阳二城。辛亥,舆驾亲祠南郊,大赦天下。庚申,魏镇东将军、徐州刺史元法僧以彭城内附。己巳,雍州前军克魏新蔡郡。诏曰:"庙谟已定,王略方举。侍中、领军将军西昌侯渊藻,可便亲戎,以前启行;镇北将军、南兖州刺史豫章王综董驭雄桀,风驰次迈;其余众军,计日差遣,初中后师,善得严办。朕当六军云动,龙舟济江。"癸酉,克魏郑城。甲戌,以魏镇东将军、徐州刺史元法僧为司空。二月丁丑,老人星见。庚辰,南徐州刺史庐陵王续还朝,禀承戎略。乙未,赵景悦下魏龙亢城。三月丙午,岁星见南斗。赐新附民长复除,应诸罪失,一无所问。己酉,行幸白下城,履行六军顿所。乙丑,镇北将军、南兖州刺史豫章王综权顿彭城,总督众军,并摄徐州府事。己巳,以魏假平东将军元景隆为衡州刺史,魏征虏将军元景仲为广州刺史。夏五月己酉,筑宿预堰,又修曹公堰于济阴。太白昼见。壬子,遣中护军夏侯亶督寿阳诸军事,北伐。六月庚辰,豫章王综奔于魏,魏复据彭城。秋七月壬戌,大赦天下。八月丙子,以散骑常侍曹仲宗兼领军。壬午,老人星见。十二月戊子,邵陵王纶有罪,免官,削爵土。壬辰,京师地震。
七年春正月辛丑朔,赦殊死以下。丁卯,滑国遣使献方物。二月甲戌,北伐众军解严。河南遣使献方物。丁亥,老人星见。三月乙卯,高丽国遣使献方物。夏四月乙酉,太尉临川王宏薨。南州津改置校尉,增加俸秩。诏在位群臣,各举所知,凡是清吏,咸使荐闻,州年举二人,大郡一人。六月己卯,林邑国遣使献方物。秋九月己酉,骠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荆州刺史鄱阳王恢薨。冬十月辛未,以丹阳尹、湘东王绎为荆州刺史。十一月庚辰,大赦天下。是日,丁贵嫔薨。辛巳,夏侯亶、胡龙牙、元树、曹世宗等众军克寿阳城。丁亥,放魏扬州刺史李宪还北。以寿阳置豫州,合肥改为南豫州。以中护军夏侯亶为豫、南豫二州刺史。平西将军、郢州刺史元树进号安西将军。魏新野太守以郡降。
大通元年春正月乙丑,以尚书左仆射徐勉为尚书仆射、中卫将军。诏曰:"朕思利兆民,惟日不足,气象环回,每弘优简。百官俸禄,本有定数,前代以来,皆多评准,顷者因循,未遑改革。自今已后,可长给见钱,依时即出,勿令逋缓。凡散失官物,不问多少,并从原宥。惟事涉军储,取公私见物,不在此例。"辛未,舆驾亲祠南郊。诏曰:"奉时昭事,虔荐苍璧,思承天德,惠此下民。凡因事去土,流移他境者,并听复宅业,蠲役五年。尤贫之家,勿收三调。孝悌力田赐爵一级。"是月,司州刺史夏侯夔进军三关,所至皆克。三月辛未,舆驾幸同泰寺舍身。甲戌,还宫,赦天下,改元。以左卫将军萧渊藻为中护军。林邑、师子国各遣使献方物。
夏五月丙寅,成景隽克魏临潼竹邑。秋八月壬辰,老人星见。冬十月庚戌,魏东豫州刺史元庆和以涡阳内属。甲寅,曲赦东豫州。十一月丁卯,以中护军萧渊藻为北讨都督、征北大将军,镇涡阳。戊辰,加尚书令、中卫将军、开府仪同三司袁昂中书监。以涡阳置西徐州。高丽国遣使献方物。
二年春正月庚申,司空元法僧以本官领中军将军。中书监、尚书令、中卫将军、开府仪同三司袁昂进号中抚大将军。卫尉卿萧昂为中领军。乙酉,芮芮国遣使献方物。二月甲午,老人星见。是月,筑寒山堰。三月壬戌,以江州刺史南康王绩为安右将军。夏四月辛丑,魏郢州刺史元愿达以义阳内附,置北司州。时魏大乱,其北海王元颢、临淮王元彧、汝南王元悦并来奔;其北青州刺史元世隽、南荆州刺史李志亦以地降。六月丁亥,魏临淮王元彧求还本国,许之。冬十月丁亥,以魏北海王元颢为魏主,遣东宫直阁将军陈庆之卫送还北。魏豫州刺史邓献以地内属。
中大通元年正月辛酉,舆驾亲祠南郊,大赦天下,孝悌力田赐爵一级。甲子,魏汝南王元悦求还本国,许之。辛巳,舆驾亲祠明堂。二月甲申,以丹阳尹武陵王纪为江州刺史。辛丑,芮芮国遣使献方物。三月丙辰,以河南王阿罗真为宁西将军、西秦、河沙三州刺史。庚辰,以中护军萧渊藻为中权将军。夏四月癸未,以安右将军南康王绩为护军将军。癸巳,陈庆之攻魏梁城,拔之,进屠考城,擒魏济阴王元晖业。五月戊辰,克大梁。癸酉,克虎牢城。魏主元子攸弃洛阳,走河北。乙亥,元颢入洛阳。六月壬午,大赦天下。辛亥,魏淮阴太守晋鸿以湖阳城内属。闰月己未,安右将军、护军南康王绩薨。己卯,魏尔朱荣攻杀元颢,复据洛阳。秋九月辛巳,朱雀航华表灾。以安北将军羊侃为青、冀二州刺史。癸巳,舆驾幸同泰寺,设四部无遮大会,因舍身,公卿以下,以钱一亿万奉赎。冬十月己酉,舆驾还宫,大赦,改元。十一月丙戌,加中抚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袁昂中书监。加镇卫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南平王伟太子少傅。加金紫光禄大夫萧琛、陆杲并特进。司空、中军将军元法僧进号车骑将军。中权将军萧渊藻为中护军将军。中领军萧昂为领军将军。戊子,魏巴州刺史严始欣以城降。十二月丁巳,盘盘国遣使献方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