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阳国志》卷二
至刘焉子璋为牧时,鲁益骄恣,璋怒。建安五年,杀鲁母、弟。鲁说巴夷杜濩、朴胡、袁约等叛为雠敌。鲁时使使汉朝,亦慢骄。帝室以乱,不能征,就拜镇民中郎将,汉宁太守。不置长吏,皆以祭酒为治。璋数遣庞羲、李思等讨之,不能克。而巴夷日叛,乃以羲为巴西太守;又遣杨怀、高沛守关头。请刘先主讨鲁。先主更袭取璋。
二十年,魏武帝西征鲁,鲁走巴中。先主将迎之,而鲁功曹巴西阎圃说鲁北降归魏武:“赞以大事,宜附讬;不然,西结刘备以归之。”鲁勃然曰:“宁为曹公作奴,不为刘备上客!”遂委质魏武。武帝拜鲁镇南将军,封襄平侯,又封其五子皆列侯。
时先主东下公安,巴汉稽服。魏武以巴夷王杜濩、朴胡、袁约为三巴太守;留征西将军夏侯渊及张郃、益州刺史赵颙等守汉中,迁其民于关陇。
二十四年春,先主进军攻汉中,至定军。渊、郃、颙来战,大为先主所破,将军黄忠斩渊、颙首。魏武帝复西征先主。先主曰:“孟德虽来,无能为也,我必有汉川矣。”先主遂为汉中王。将还成都,当得重将以镇汉中,众皆以必张飞,张飞心亦自许。先主乃以牙门义阳魏延为镇远将军、汉中太守。先主大会群臣,问延曰:“今委卿以汉中,卿居之若何?”对曰:“若曹操举天下而来,请为大王拒之;若偏将十万而来,请为大王吞之。”众壮其言。
初,魏武之留渊、郃也,以鸡肋示外,外人莫察,惟主簿杨修知之,故曰:“夫鸡肋,弃之如可惜,食之无所得,以比汉中也。”
是后处蜀、魏界,固险重守,自丞相、大司马、大将军皆镇汉中。
蜀平,梁州治沔阳。太康中,晋武帝孙汉王迪受封,更曰汉国。郡但六县。
南郑县郡治。周贞王十八年秦厉公城之。有池水,从旱山来入沔。大姓李、郑、赵氏。
沔阳县州治。有铁官。又有度水,水有二源,一曰清检,二曰浊检。有鱼穴,清水出,浊水出鲋,常以二月、八月取。蜀丞相诸葛亮葬定军山。
褒中县孝昭帝元凤六年置,本都尉治也。山名扶木。有唐公房祠也。
成固县蜀时以沔阳为汉城,成固为乐城。
蒲池县
西乡县
魏兴郡,本汉中西城县。哀、平之世,县民锡光字长冲为交州刺史,徙交阯太守。王莽篡位,据郡不附。莽方有事海内,未以为意。寻值所在兵起,遂自守。更始即祚,正其本官。世祖嘉其忠节,徵拜为大将军、朝侯祭酒,封盐水侯。后汉中数寇乱,县土独存。汉季世别为郡。
建安二十四年,刘先主命宜都太守孟达从姊归北伐房陵、上庸;又遣副军中郎将刘封乘沔水会达上庸。以申耽弟仪为建信将军、西城太守。达、耽降魏。黄初二年,文帝转仪为魏兴太守,封郧乡侯。蜀平,遂治西城。属县六,户万,去洛一千七百里。土地险隘,其人半楚,风俗略与荆州沔中郡同。
西城县郡治。元康元年封越骑校尉蜀郡何攀为公国也。
喂蓉
安康县
兴晋县晋置。
郧乡县本名长利县,县有郧乡。
洵阳县洵水所出。
上庸郡,故庸国,楚与巴、秦所共灭者也。秦时属蜀,后属汉中。汉末为上庸郡。建安二十四年,孟达、刘封征上庸,上庸太守申耽稽服,遣子弟及宗族诣成都。先主拜耽征北将军,封郧乡侯,仍郡如故。黄初中降魏,文帝拜耽怀集将军,徙居南阳。省上庸,并新城。孟达诛后复为郡。属县六,户七千,去洛一千七百里。
上庸县郡治。
北巫县
安乐县咸熙元年为公国,封刘后主也。
武陵县
安富县
微阳县
新城郡,本汉中房陵县也,秦始皇徙吕不韦舍人万家于房陵,以其隘地也。汉时宗族大臣有罪,亦多徙此县。汉末以为房陵郡。
建安二十四年,孟达征房陵,杀太守蒯祺,进平三郡。与刘封不和,封夺达鼓吹。关羽围樊城,求助于封、达,封、达以新据山郡、未可扰动为辞。羽为吴所破杀。达既忿封,又惧先主见责,遂拜书先主,告叛降魏。魏文帝善达姿才容观,以为散骑常侍、建武将军。袭刘封,封败走,达据房陵。文帝合三郡为新城郡,以达为太守。后蜀丞相诸葛亮将北伐,招达为外援,故贻书曰:“嗟乎孟子度!迩者刘封侵凌足下,以伤先帝待士之望,慨然永叹。每存足下平素之志,岂虚讬名荣者哉!”都护李严亦与书曰:“吾与孔明并受遗诏,思得良伴。”吴主孙权亦招之。达遂背魏通吴、蜀,表请马弩于文帝。抚军司马宣王以为不可许。帝曰:“吾为天下主,义不先负人,当使吴、蜀知吾心。”乃多与之,过其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