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穀梁传》榖梁传·桓公(元年~十八年)


    夏,天王使宰渠伯纠来聘。
    桓公五年
    五年春,正月甲戌、己丑,陈侯鲍卒。鲍卒,何为以二日卒之?《春秋》之义,信以传信,疑以传疑。陈侯以甲戌之日出,己丑之日得。不知死之日,故举二日以包也。
    夏,齐侯、郑伯如纪。天王使任叔之子来聘。任叔之子者,录父以使子也。故微其君臣而著其父子,不正父在子代仕之辞也。葬陈桓公。城祝丘。
    秋,蔡人、卫人、陈人从王伐郑。举从者之辞也。其举从者之辞何也?为天王讳伐郑也。郑,同姓之国也,在乎冀州。于是不服,为天子病矣。大雩。螽。螽,虫灾也。甚则月,不甚则时。主
    冬,州公如曹。外相如不书,此其书何也?过我也。
    桓公六年
    六年春,正月,寔来。寔来者,是来也。何谓是来?谓州公也。其谓之是来何也?以其画我,故简言之也。诸侯不以过相朝也。
    夏,四月,公会纪侯于郕。
    秋,八月壬午,大阅。大阅者何?阅兵车也。修教明谕,国道也。平而修戎事,非正也。其日,以为崇武,故谨而日之,盖以观妇人也。蔡人杀陈佗。陈佗者,陈君也。其曰陈佗何也?匹夫行,故匹夫称之也。其匹夫行奈何?陈侯憙猎,淫猎于蔡,与蔡人争禽。蔡人不知其是陈君也,而杀之。何如知其是陈君也?两下相杀,不道。其不地,于蔡也。
    九月丁卯,子同生。疑故志之,时曰同乎人也。
    冬,纪侯来朝。
    桓公七年
    七年春,二月己亥,焚咸丘。其不言邾咸丘何也?疾其以火攻也。
    夏,谷伯绥来朝。邓侯吾离来朝。其名何也?失国也。失国,则其以朝言之何也?尝以诸侯与之接矣,虽失国,弗损吾异日也。
    桓公八年
    八年春,正月己卯,烝。烝,冬事也,春兴之,志不时也。天王使家父来聘。
    夏,五月丁丑,烝。烝,冬事也,春夏兴之,黩祀也。志不敬也。
    秋,伐邾。
    冬,十月,雨雪。祭公来,遂逆王后于纪。其不言使焉何也?不正其以宗庙之大事,即谋于我,故弗与使也。遂,继事之辞也。其曰遂逆王后,故略之也,或曰天子无外,王命之则成矣。
    桓公九年
    九年春,纪季姜归于京师。为之中者归之也。
    夏,四月。
    秋,七月。
    冬,曹伯使其世子射姑来朝。朝不言使,言使非正也。使世子伉诸侯之礼而来朝,曹伯失正矣。诸侯相见曰朝。以待人父之道待人之子,以内为失正矣。内失正,曹伯失正,世子可以已矣,则是放命也。《尸子》曰:“夫已,多乎道。”
    桓公十年
    十年春,王正月庚申,曹伯终生卒。桓无王,其曰王何也?正终生之卒也。
    夏,五月,葬曹桓公。
    秋,公会卫侯于桃丘,弗遇。弗遇者,志不相得也。弗,内辞也。
    冬,十有二月丙午,齐侯、卫侯、郑伯来战于郎。来战者,前定之战也。内不言战,言战则败也。不言其人,以吾败也。不言及者,为内讳也。
    桓公十一年
    十有一年春,正月,齐人、卫人、郑人盟于恶曹。
    夏五月癸未,郑伯寤生卒。
    秋,七月,葬郑庄公。
    九月,宋人执郑祭仲。宋人者,宋公也。其曰人何也?贬之也。突归于郑。曰突,贱之也。曰归,易辞也。祭仲易其事,权在祭仲也。死君难,臣道也。今立恶而黜正,恶祭仲也。郑忽出奔卫。郑忽者,世子忽也。其名,失国也。柔会宋公、陈侯、蔡叔,盟于折。柔者何?吾大夫之未命者也。公会宋公于夫钟。

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