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穀梁传》榖梁传·昭公(元年~三十二年)


    夏,四月,楚公子比自晋归于楚。弑其君虔于乾溪。自晋,晋有奉焉尔。归而弑,不言归,言归非弑也。归一事也,弑一事也,而遂言之,以比之归弑,比不弑也。弑君者日,不日,比不弑也。楚公子弃疾杀公子比。当上之辞也。当上之辞者,谓不称人以杀,乃以君杀之也。讨贼以当上之辞,杀,非弑也。比之不弑有四。取国者称国以弑,楚公子弃疾杀公子比,比不嫌也。《春秋》不以嫌代嫌。弃疾其事,故嫌也。
    秋,公会刘子、晋侯、齐侯、宋公、卫侯、郑伯、曹伯、莒子、邾子、滕子、薛伯、杞伯、小邾子于平丘。八月甲戌,同盟于平丘,公不与盟。同者有同也,同外楚也。公不与盟者,可以与而不与,讥在公也。其日,善是盟也。晋人执季孙意如以归。公至自会。蔡侯庐归于蔡。陈侯吴归于陈。善其成之,会而归之,故谨而日之。此未尝有国也,使如失国辞然者,不与楚灭也。
    冬,十月,葬蔡灵公。变之不葬有三:失德不葬,弑君不葬,灭国不葬。然且葬之,不与楚灭,且成诸侯之事也。公如晋,至河乃复。吴灭州来。
    昭公十四年
    十有四年春,意如至自晋。大夫执则致,致则名。意如恶,然而致,见君臣之礼也。
    三月,曹伯滕卒。
    夏,四月。
    秋,葬曹武公。
    八月,莒子去疾卒。
    冬,莒杀其公子意恢。言公子而不言大夫,莒无大夫也。莒无大夫而曰公子意恢,意恢贤也。曹、莒皆无大夫。其所以无大夫者,其义异也。
    昭公十五年
    十有五年春,王正月,吴子夷末卒。
    二月癸酉,有事于武宫,龠入,叔弓卒,去乐卒事。君在祭乐之中,闻大夫之丧,则去乐卒事,礼也。君在祭乐之中,大夫有变,以闻可乎?大夫,国体也。之人重死,君命无所不通。
    夏,蔡朝吴,出奔郑。
    六月丁巳朔,日有食之。
    秋,晋荀吴帅师伐鲜虞。
    冬,公如晋。
    昭公十六年
    十有六年春,齐侯伐徐。楚子诱戎蛮子杀之。
    夏,公至自晋。
    秋,八月己亥,晋侯夷卒。
    九月,大雩。季孙意如如晋。
    冬,十月,葬晋昭公。
    昭公十七年
    十有七年春,小邾子来朝。
    夏,六月甲戌朔,日有食之。
    秋,郯子来朝。
    八月,晋荀吴帅师灭陆浑戎。
    冬,有星孛于大辰。一有一亡曰有。于大辰者,滥于大辰也。楚人及吴战于长岸。两夷狄曰败,中国与夷狄亦曰败。楚人及吴战于长岸,进楚子,故曰战。
    昭公十八年
    十有八年春,王三月,曹伯须卒。
    夏,五月壬午,宋、卫、陈、郑灾。其志,以同日也。其日,亦以同日也。或曰人有谓郑子产曰:“某日有灾”。子产曰:“天者神,子恶之?”是人也,同日为四国灾也。
    六月,邾人入鄅。
    秋,葬曹平公。
    冬,许迁于白羽。
    昭公十九年
    十有九年春,宋公伐邾。
    夏,五月戊辰,许世子止弑其君买。日杀,正卒也。正卒,则止不弑也。不弑而曰弑,责止也。止曰:“我与夫弑者。”不立乎其位,以与其弟虺。哭泣歠飦粥,嗌不容粒,未逾年而死,故君子即止自责而责之也。己卯,地震。

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