圈子文化码头自查报告

2024-03-16

圈子文化码头自查报告 篇1

  根据区委组织部印发的《关于开展好人主义、圈子文化、码头文化等问题集中整治工作的通知》要求,我院高度重视,积极组织在本单位全体在编人员中开展好人主义、圈子文化、码头文化问题集中整治工作,同时对涉及拉帮结派搞小圈子问题和干部任职回避、“裙带关系”、家族势力等问题开展“回头看”。现将整治工作情况报告如下。

  一、加强领导,落实责任。

  按照区委组织部的部署要求,院领导高度重视,及时召开了全体在编人员会议,在会上传达了区委组织部的文件通知,强调了此次工作的重大意义,明确了整治工作的任务、步骤和要求,及时落实责任分工。严格要求在编人员针对文件中涉及的突出问题,进行自我检查、自我剖析,由各部室牵头统计后报送院办公室审核汇总。随后,将由院领导和各部室负责人成立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对整个自查整改工作进行监督检查,坚决防止整治工作走形式、走过场。

  二、认真学习,提高认识。

  按照文件中的目标任务要求,我院认真组织理论学习,努力提升党员干部的思想认识。坚持集中学习和组织专题学习相结合,学习教育与当前工作相结合,个人自学与解决问题相结合。组织党员干部认真学习《中国共产党章程》《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等文件规范,通过学习,统一了思想,加深了对开展整治活动重要性的认识,为确保此次工作顺利开展打下了良好的思想基础。

  三、严格排查,务求实效。

  一是坚持抓好自查自纠。党员干部紧密结合自身实际,以文件中2大问题的9个方面为标准,认真查摆,仔细剖析,切实做到查深、查透、查清,有问题即查即改。

  二是签订书。在工作部署会上,我院组织37名正式在编人员现场签订了书。通过的方式,让人牢固树立起责任和廉洁自律意识,切实提高自查自纠的自觉性和主动性,让大家自觉接受群众监督,确保整治工作落到实处。

  三是严明组织纪律。领导小组对工作时间、工作效率等方面存在的隐患排查不力、态度不端正、政治学习不认真、查摆问题不到位的科室和个人将严肃处理,确保整治工作的规范性和严肃性。

  四、下一步工作打算

  一是继续加强理论学习,不断用党的优良传统来激励,用党纪法规规范来约束,用身边的先进典型来引导,从而激发党员干部的角色意识和担当意识,不断提高思想觉悟,全面提高队伍的政治理论素养和水平;二是进一步严肃组织人事工作纪律,强化组织人事工作管理,规范干部队伍的管理,做到未雨绸缪,防患未然,从根本上杜绝问题的发生;三是始终将此项工作作为单位日常工作重点来抓,对隐性和变异的问题一经发现及时查摆整改,对事狠抓落实,对人严格要求,坚持把整改工作推向深入,防止问题反弹,切实巩固整改成果。

圈子文化码头自查报告 篇2

  党的xx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定不移推进全面从严治党,旗帜鲜明的提出“坚决防止和反对个人主义、好人主义,坚决防止和反对圈子文化、码头文化,坚决防止和反对圈子文化、码头文化,坚决防止和反对搞两面派、做两面人”。开展好人主义、圈子文化、码头文化专项治理,是严肃党内政治生活、营造良好政治生态的具体行动。按照市委组织部工作安排部署,我单位从8月13日开始,集中一周左右时间,扎实开展好人主义、圈子文化、码头文化等问题专项治理工作。现将工作开展情况汇报如下:

  一、高度重视、立即部署。

  接到通知后,金融办主要负责人立即召开动员大会,传达了市委组织部《关于开展好人主义、圈子文化、码头文化等问题专项治理的通知》精神,并对好人主义、圈子文化、码头文化等问题开展专项治理活动进行安排部署,重点强调开展此次专项治理工作的重要性、治理的重点内容、开展工作的方式方法,要求全体干部严禁党内搞团团伙伙,结党营私,拉帮结派培植私人势力;摒弃封建文化糟粕,杜绝形成干部"裙带关系"、家族势力问题。

  二、自查自纠、发现问题。

  每名党员干部围绕“好人主义”、“圈子文化”、“码头文化”等三个方面的内容开展自查自纠,通过自己找、相互帮等方式,认真排查梳理相关问题线索,做到立行立改。经排查,未发现好人主义、圈子文化和码头文化的现象。

  三、即知即改、长期坚持。

  一是进一步加强党员干部思想政治教育。以正在开展的“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和“作风大改进”工作为契机,严格落实周五集中学习,组织党员干部学习党的xx大精神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党规党纪,筑牢党员干部思想防线。

  二是进一步加强制度约束。结合市委第一巡察组巡察反馈情况,进一步完善主任办公会议议事、三重一大决策、机关管理等制度,科学配置分工,规范和监督权力的运行,防止权力过度集中,产生权力依附、权力寻租行为。

  三是进一步加强干部监督管理。按照从严治党、依规治党的要求,加大监督力度。领导班子成员坚持抓早抓小,落实好提醒、询问、诫勉等日常管理措施,一旦发现好人主义、圈子文化、码头文化的苗头,要立刻约谈提醒,杜绝势头蔓延。

圈子文化码头自查报告 篇3

  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和上级文化主管部门的精心指导下,我县文化系统广大干部职工,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xx大精神,落实科学发展观,牢牢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紧紧围绕“打造江西文化大县,争创全国文化先进县”的总体目标、开拓奋进、创新思路、齐心协力,团结奋斗,为推动我县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实现安远新跨越提供强有力的精神动力和文化支撑。现将今年上半年我县文化产业发展情况及招商引资工作汇报如下:

  一、文化产业情况

  今年以来,我县以重大节假日为契机,组织开展了各类文体活动,演出市场也随之激活,文化市场、传媒业、文博业、图书影视业均得到发展。

  1、产业氛围日益浓厚。

  20xx年群文活动亮点频现,不仅内容丰富、形式多样,而且有创新、有实破。首先是节庆活动多姿多彩,春节期间系列文化活动拉开了节庆活动序幕,采茶戏经典剧目巡演、瑞龙拜年、写春联送春联活动、根雕石艺作品展、迎新春摄影展、春联创作大赛、“迎新春电影周”活动以及“迎新春读好书”活动等文化大餐,奉献给城乡有民,此外还组织参加了全市民间民俗展演活动,举行了“国际文化遗产日”图片展、组织开展了“五一”、“六一”活动,营造了喜庆,欢乐、祥和的节日氛围,为群众的节日生活增光添彩。其次是开展送戏下乡活动,上半年已组织送戏下乡61场,反响热烈。三是群众文化队伍日益壮大,群文活动更加活跃,具有参与面广,普及性强,积极性高的特点,全县目前已建各种业余文艺团体18个,文艺协会8个,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南乡大堂音乐”乐队。

  2、市场主体日益壮大。

  县城宾江广场以及乡镇文化广场的使用运转,为流动演出提供了有利平台。今年以来,全县共演出80余场,观众达5.6万余人次。同时我们坚持以依法行政为手段,以规范管理为重点,以促进发展为主题,以诚信服务为主线,认真管好管活文化市场。到目前为止,全县文化经营单位136余家,其中歌舞娱乐场所14家、网络经营单位22家、音像制品经营户12家,图书报刊11家、电子游戏经营场所15家、打字复印10家、广告设计8家、棋牌室37家、文艺培训业10余家,总投资1000多万元,年上交税收580多万元,形成了多门类、多层次、多元投资的文化娱乐市场,特别是歌舞娱乐、网络、音像已经成了我县文化产业重要支柱行业。

  3、新兴领域日益拓展。

  为有力促进广电事业,我们加大了投入力度,对城乡网络进行了改造,取得实质性进展。到目前为止已发展农村用户1万余户;城网改造已完成2万余户网改工作,网改后不仅增加了收视频道,而且传输信号稳定,图像更加清晰。目前,我县拥有广播电视台1个,广电网络公司1个,开辟了安远县人民政府网;各类打字、复印、印刷企业30多家。城乡联网工程进展顺利,全县各类有线电视用户近2万户,电视综合覆盖率95%以上,广告点歌等业务收入有明显增长。

  4、文化体制改革整体推进。

  今年6月初,我县完成了县文化和广播电影电视局的组建工作,把文广资源进行了有效整合,拟成立县文化和广播电影电视综合执法稽查大队,将新闻出版、文化市场、文物市场以及广播电视行政执法职责统一划入该大队,形成权责明确、行为规范、监督有效、保障有力的执法体制,确保我县大文化市的健康有序快速发展。

  二、招商引资情况

  今年,县委、县政府提出了“打造安远特色文化传承基地”的战略构想,专门成立了文化招商小分队,运用市场机制,拓宽融资渠道,形成多元化投入机制,引导、扶持文化经营业主做大、做强文化市场经营项目,引进了“东江源三百山客家风情度假农庄”建设项目,总投资约为2500万元,引进了投资约1000万元的“永联彩印厂”。此外,还有一批文化招商项目正在洽谈中。

  最后是充分利用文物丰富的优势,积极组织外展,同时开展各种文化艺术培训活动,拉动文化经济发展。

  三、下一步工作打算

  1、进一步做好其它文化招商项目的洽谈工作,确保招商成功率。

  2、着手制订安远县文化旅游发展规划,争取实现文化旅游产业项目的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