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中秋节记叙文900字 篇1
我的生日是中秋节的前两天,因为离节日较近,所以也就沾了中秋节的光。
小时候每当生日快到的时候,我总会缠着母亲,提醒她一定在我生日的时候给我做好吃的,特别是早餐不能给我做玉米粥。因为奶奶曾说过,小孩子生日喝粥会喝迷糊了,长大了后认不得姥姥家的门。当然奶奶是开玩笑,可我唯恐长大后真得犯迷糊,所以我从来拒绝在生日的时候喝粥,那时母亲会特意为我做一顿好吃的面条。
当然母亲也有忘事的时候,在喝过了玉米粥,打发完了一天平淡的日子后,才把我的生日想起来。我也会在生日将近结束的恍然大悟,哎呀!今天是我生日啊!怎么把自己的生日忘了,我喝粥了啊!我会不会迷糊的认不得姥姥家的门啊!这时母亲也会带着歉意,说自己老糊涂了,竟然把闺女的生日给忘了。那时我不懂事,总会哭着闹着埋怨母亲忘了给我过生日,说自己长大了肯定和她一样的迷糊。只是姥姥家的门到现在依旧记得清清楚楚,其实生日喝粥的没那么灵验,即使自己偶尔犯迷糊也不是生日喝粥的缘故。母亲也不会经常忘记我的生日,只不过是偶尔的一两次。
其实过生日除了在早餐不喝粥外,生日当天母亲是不正式给我过的,我的生日多半是要在中秋节过。因为离节日近,母亲总会说等八月十五一块过吧,当然我也很乐意,因为全国人民都过中秋节,也就是说全国人民都在给我庆祝生日啊!这我当然高兴了,既使生日推迟不能两天我也乐意,这个光我沾大了。
在中秋节,母亲还会特意多分我两个月饼,算是对我生日推迟的补偿。其实母亲把月饼多分给了我,她自己的那份就没有了,中秋节母亲经常是没有月饼吃的,她说月饼太甜,她不太喜欢吃,她总是把多余的月饼留下来,等我们以后馋了的时候吃。当然母亲也会在中秋节的餐桌上多放一些好吃的,所以我的生日无论母亲怎么忘,这中秋节给我补上是一定的。
直到自己长大后才明白,原来自己的生日就是母亲的苦日,这个日子不该是孩子要求母亲为自己做什么的时候,而是应该儿女孝顺母亲的时候。
于是,我会在生日的时候回家看望母亲,给母亲买此她喜欢的东西。当然现在月饼对于我来说已经不稀罕了,可我还是会带上许多,因为母亲喜欢吃,当年她说不喜欢吃是因为她舍不得。母亲特别喜欢吃那种婆饼,我总会三五箱的给她带上,让她吃个够。当然很多时候我也会和母亲一样借中秋节的光,把自己的生日和中秋节连在一块和母亲一起过。
中国的中秋节记叙文900字 篇2
金风送爽,天高云淡,在这个花果飘香的季节里,在这里,我要自豪地对祖国母亲说:我爱你,中国!
啊!黄河长江,奔腾万里,你们哺育了一个多么辉煌的民族!五千年的辉煌历史,饮誉四海的华夏文明,足以让人叹为观止。哦,祖国,涓涓流贯的河川是你飘逸的长发,绵亘悠久长的山岳是你硬朗的脊梁。你有满山遍野的宝藏,你有秀丽多姿的山水,你有金碧辉煌的故宫,你有蜿蜓伸展的万里长城,纵有千古,横有八荒。你还有很多很多……在你辽阔的土地上,一代又一代的炎黄子孙用自己的双手创造了灿烂的东方文明。但是,我们不会忘记,中华民族也曾几经沧桑、几经痛苦,我们的祖国母亲也曾倍受欺凌与污辱。我们忘不了园明园的火光,忘不了扣在每个中国人头上的“东亚病夫”的帽子,忘不了公园门口“华人与狗不得入内”的牌子,忘不了南京三十万同胞的鲜血染红了长江。大地在呻吟,黄河在哭泣,然而中国人民永远也不会被压垮。
虎门销烟揭开了中华儿女反侵略的序幕。太平天国的旗帜、戊戌变法的惊雷,义和团战士的大刀、辛亥革命的枪声,无一不向全世界表明:中华民族不可辱,中国人民不可欺。五四运动的呐喊,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更似惊雷划破夜空。从南昌到井冈山、从延安到西柏坡,“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中国人民硬是用小米加玩具打出了一个灿烂的新中国,我们这个东方巨人终于又站起来了!走过56年的风风雨雨,经过54年的励精图治,我们的祖国巍然屹立于世界的东方。中国人民正享受着从未有过的太平盛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航船正劈波斩浪,昂首前行!
同学们,我们中国已经很强大,但是不能忘记,我们的统一大业还没有完成,国际反华势力亡我之心不死,日本对我国的钓鱼岛垂涎三尺,更不能忘记,1999年我国使馆的被炸,同胞的鲜血告诉我们:我们还不够强大。前进中的艰难险阻,激发着我们的豪情斗志新的千年,新的世纪,新的起点,xx大给我们吹响了进军的新号角,亿万中国人民正向着新的目标奋进。
同学们,我们是祖国和民族的未来,我们生在一个伟大的时代。同学们,努力吧,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将在我们手中实现。祖国啊,母亲!请相信,我们一定不会辜负历史的重托,新的《中华交响曲》将在我们手中演奏出更精彩更辉煌的乐章!就象李大钊期望的那样:“让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正气在青春的火焰中再现!让华夏神州五千年的雄健国魂在青春的火焰中再生!”
中国的中秋节记叙文900字 篇3
当中秋节来临之际,猛然想起晚上要上晚自习,锤足叹息之余,不由自主地想起了去年的中秋……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对着洁白无瑕,纯洁如少女的月光,以及月亮,我不禁吟诵起苏东坡的《水调歌头》,当我正沉浸在诗情画意中时,奶奶说:“站在阳台干什么?赶紧搬东西拜月华呀!”我极不情愿地哦了一声,搬桌子,捧果品,准备椅子和一小杯米,几束香等。看着月饼盒中的一个个包装精美的月饼,也许这精美的包装能像鱼饵一般,钩起鱼儿似人们的食欲吧?
我、爸爸、妈妈、弟弟、爷爷、奶奶、姑姑、表妹,全部人围在供桌前,欣赏月光送来的“月华”。爷爷点上香,袅袅轻烟冲天而起。每个人依次拜了三拜,“拜月华”就算结束了。
拜月华结束后,妈妈拿出几盒早已让我们垂涎欲滴的月饼,打开盒子,姿态各异,各有千秋,真是有种“万类霜天竞自由”的感觉哩。
妈妈拿出了几盒月饼,分别切成了四份,只见妈妈左手拿刀,右手拿月饼,一刀两个,两刀四个,我拿起其中一个,蓉莲蛋黄的,咬了一口,牙中齿间充斥着甜甜的味道,走出窗外,又不禁吟起了《明月几时有》。
酒足饭饱后,我,妈妈,爸爸,弟弟,表妹正慢悠悠地走往公园,平时死寂一片的公园突然间热闹起来,灯火通明,原来“博饼”早就开始了,在广场的中心开展,约有六七桌,每桌都围着水泄不通黑压压的一片人群,喧哗声、笑声响成一片,我和弟弟、妈妈、表妹来到一桌,满怀期待地等待着,弟弟摇色子摇了好多次,自己却一次都没摇,心里很不开心,于是我又挤进了另一桌,才有我立身之处,当色子经过一番轮色后,终于到我了,我忐忑不安地拿起后摇了一下,获得一瓶洗发水,我不觉有些飘飘然了,自认为理所当然,可第二次却名落孙山,经过这一盆冷水,使我警惕起来,当又轮到我时,我摇了一下,十分小心地打开盖子,竟博得状元,我满心欢喜,其实这次我并没有多大把握,也许是“有心摘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吧!
公园依旧喧哗,人人爽朗的笑声响彻云霄,为中秋之夜增添了几分气氛,也为这小村庄描绘出了一幅中秋晚景图。
回眸终究是回忆,时间依旧向前奔跑,一个个亲切的回忆回忆只能成为一个个美好的过去,中秋的回眸正是美好过去的映衬,也是亲切回忆的重要见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