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点各地的中秋节美食 篇1
月饼作为一种形如圆月,内含佳馅的食品,在北宋时期就已出现。而作为一种食品,称为“月饼”,则始见于南宋《武林旧事·蒸作饮食》。当时,杭州民间就有“以月饼相馈,取中秋团圆之意”。到了元朝末年,月饼已成为中秋节的美食。
盘点各地的中秋节美食 篇2
传说很久很久以前,南山脚住着一户穷苦人家,双亲年老,膝下只有一女,名叫黄花,聪明、善良。那时连年灾荒,黄花的父母年老多病,加上缺衣少食,病在床上,奄奄一息。那天八月十五,黄花在南山杂草丛中,发现两只扁圆形野瓜。采回来煮给父母吃。香喷喷、甜滋滋,两老吃了食欲大增,病体也好了。黄花姑娘就把瓜籽种在地里,第二年果然生根发芽,长出许多圆圆的瓜来,因为这是从南山采来的,就叫南瓜。从此,每年八月十五,江南家家户户流传着“八月半,吃老南瓜烧糯米饭”的风俗。
盘点各地的中秋节美食 篇3
中秋之际正是桂花飘香的时候。中秋节时许多人家都会用桂花做桂花糕。古诗有云“桂子月中落,天香云外飘。海云迷驿道,江月隐乡楼。复作淮南客,因逢桂树留。”不知道大家小的时候是不是也俯首在爷爷奶奶的腿上,听着志怪鬼狐的故事,看着明亮的月亮,吃着酥软可口的桂花糕呢?
盘点各地的中秋节美食 篇4
元末时期,蒙古统治者欺压汉人,汉人决定*元人。但当时统制严厉,不能明着组织斗争,就用暗语。当时汉人称蒙古人为“哒子”,就取谐音“鸭子”。大家约定,中秋节吃鸭子,就是中秋节大家一起采取行动,*元人统治。而且,中秋前后的鸭子整好肥瘦适宜,口感很好,有滋阴补血的功效。
盘点各地的中秋节美食 篇5
至于中秋食田螺,则在清咸丰年间的《顺德县志》有记:“八月望日,尚芋食螺。”民间认为,中秋田螺,可以明目。据分析,螺肉营养丰富,而所含的维生素A又是眼睛视色素的重要物质。之所以要在中秋节食之,是因为中秋前后,是田螺空怀的时候,腹内无小螺,因此,肉质特别肥美。如今在广州民间,不少家庭在中秋期间,都有炒田螺的习惯。
盘点各地的中秋节美食 篇6
中秋节吃菱角,据说能让孩子长得聪明伶利。菱角的大多数吃法是将菱角用清水(或盐水)煮熟,然后剥壳当零食吃;也可以将剥了壳的菱角加米煮成咸味的白稀粥,在吃了甜腻的月饼后,喝上一碗菱角粥,胃中的油腻当场去除不少。
盘点各地的中秋节美食 篇7
柚子是中秋节的必备品之一,因为“柚”与“佑”谐音,也是希望月亮保佑的意思。吃了甜月饼,再吃点甜酸的柚子,既开胃,又解油腻,让口腔有清爽感。柚子味道酸甜,略带苦味,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及大量其他营养素,是医学界公认的食疗效益的水果,有降血糖、降血脂、减肥、美肤养容等功效,经常食用,对糖尿病、血管硬化等疾病有辅助治疗作用,对肥胖者有健体养颜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