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道路中国梦征文(5篇)

  但是,这都是城市里娇生惯养的孩子的一次次经历,那么山区里贫困的孩子们呢?没有钱,即使再努力也是徒劳,对于心中的梦想仍是遥不可及。幸运的被发现了,也许还有实现梦想的机会;通过慈善机构帮助的,又重新有了对知识的渴望;但其他人则手足无措,只能安安静静的度过终生。

  大前年,我和父母回老家,去了四川偏僻的贫困小学,那里的房子有的是新建的,有的是摇摇欲坠的,几乎房梁都快塌了,让人胆战心惊,感觉危机四伏。那里的孩子勤奋好学,迈步进入学校,看见阳光明媚,整所学校干净整齐。只见同学们上课时认真听讲,并且虚心好学,回答问题时总是积极举手,对待老师也是有礼貌,但是我发现从他们的眼睛里都流露出了同样的一个梦想——我们要奋发努力,将来作为祖国的栋梁;他们下课时玩耍得开心,展现给我的是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让我不由得发出感慨。看来, “让世界充满爱”是多么重要啊!奉献爱心,圆了他们的读书之梦,是一种善举啊!

  通过这次的四川之行,让我深受启发。我希望自己将来能成为一名支教者,教孩子们读书,让他们成才,随时向需要帮助的人伸出援手,为了这个梦想我将不断坚持努力。

  小时候,总是变幻梦想,你需要的是不断的去想,不断地去想快乐的事情,其实梦想不很渺小,只需要去想怎样实现,这你能做得到,梦想是把眼泪和汗水结合在一起,假如梦想离开了汗水的眼泪,那就变成乱想,空想。   “我的梦,中国梦”我想这个梦想也是中国13亿人的梦想,我会一生带着我渺小的梦想,直到它实现。

  中国道路中国梦征文之三:我的中国梦

  中国梦本该如此,败,有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的倔强傲岸。

  孔子被后人称为大贤至圣,然而在我看来,他更是一位“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逐梦者。春秋战国,礼崩乐坏,道德失范,战火纷飞,天下无道。孔子却怀着悲天悯人的仁爱之心,为恢复“礼治”而四方奔走。为实现自己的主张,他周游列国,开馆授徒,陷于困厄而不屈,遭遇讥讽而不坠,坐尽冷板凳而不悔。楚狂接舆的讽谏,长沮桀溺的嘲弄,墨家高人的排挤,都不曾使他动摇。“君子之仕也,行其义也。道之不行,已知之矣。”他就是这样,明知世道艰难,不可能实现自己的抱负,仍要四处游说,试图力挽逛澜于既倒。虽在当时累累如丧家之狗,却如日月,照耀历史。春秋战国,一个以天下为己任、敢于担当的梦,不仅是他的,也是我的。“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逐梦精神,激励着我为理想而奋斗不懈,即使失败又有何悲,又有何悔?在失败中前行,一样能走向光明!中国梦本该如此,成,有扬鞭策马,登高临远的超然脱俗。

  莫言,80年代30几岁就已志得意满,他的作品《红高粱》被改编成同名电影,获得包括柏林电影节金熊奖在内的无数奖项。然而他却没有因此而飘飘然,相反他以更大的耐心去挖掘身边的人物,去记录身边的故事。一年年的积累,他完成了《檀香刑》、《蛙》等十多部长篇小说,并在xx年一举问鼎诺贝尔文学奖。获奖以后,他谦逊地说我只是一个讲故事的人。 成功了而不是忘乎所以,成功了而不是傲视天下,那是莫言做到的,那也是我的梦想。登上高峰以后,不是春风得意马蹄轻,而是谦虚而踏实;不是止步不前,而是扬鞭策马,一路长驱,永无止境。

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