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中国梦教育征文

  教师,总是被人认为是完美人格的。虽然我不认为教师一定要是完美的,但是我觉得,作为一个教师,一定要严格的要求自己,不断完善提高自己,时刻注意自己的言行和举止。所谓言传身教,教师的一言一行总是潜移默化的影响着学生的言谈举止。我想这可以理解为教师对于学生的隐性知识,学生在学习老师教授的知识的同时,也学习着老师的行为方式和精神思想。

  站在讲台之上,虽然只有短短的三尺。但我们每一位站在这里的护花使者心中总会有挥之不去的梦,伴着我们走向远方。人们都说:干一行,爱一行。我从事了教师职业,我就要去爱她,像对待自己的爱人、自己的子女一样,因为如果你不爱,你将永远生活在痛苦之中,大家说是吗?我们慢慢学会爱这个讲台、爱学生、爱自己。

  教师就会对教育情有独钟,希望在教育者方热土实现自己的价值。看着夕阳西下,眼前就会呈现一片美妙的画卷,与学生在鸟语花香中间嬉戏奔跑;站在课堂之上,用自己的热情感染学生,让他们知道对于错。我们不是园丁是什么?

  在肥沃的土地上播种、浇水、收获。但是园丁也有梦想的,他希望他的花儿是最鲜艳的,他希望中的树苗长成参天大树。普普通通的教师、平平凡凡的职业,但我们不能叫上30年,只是重复的再使用教材,变得只是学生的面孔,那是可悲的。一个教师的价值不在于他教了多少年书,而是、在于他用心教了多少年书?我觉得教师用心教书应该着眼于学生。洪堡的教育理论的中心是以人类学为基础的,他没有把国家、社会,而是把具有独特个性、特定需要、看法和能力的个人作为其教育人类学理论的中心。所以作为一名教师,应该把教育的侧重点放在教书育人上,而不是其他一些形式化的东西上。正如卢梭认为:教育不应该是一种贯彻标准方针的手段,而是重视和发展儿童的自我。曾经在一本书中看到过这样一句话:追求名师,应着眼于“师”而不是“名”。我觉得这句话值得很多老师反思。作为一名教师,重在传道授业解惑,去引导学生,去激发学生。还记得上中学时,我的语文老师做公开课,提前就把谁回答哪个问题安排好了,上课时,真的很形式,只是给别人看的。这个经历让我现在每看到公开课都在内心质疑一下。我知道,很多老师的公开课讲得真的是很好,非常值得我们学习。但不乏有些老师,只是追求一个形式,而忽视了教育的本质目的。我真的很希望教师不要本末倒置,一定要在有生的教育生涯中,倾注经历于教师的本分。

  我的教育梦是在三尺讲台让自己的梦变得丰富多彩、有声有色、有滋有味、有情有意。不求达官显贵、不求声名远扬、不求流芳百世,但求无愧于心、无愧于学生、无愧于教师这个称号。

  我的中国梦教育征文之三:

  儿时,童话故事伴随我一路成长,缤纷的故事曾经构建了我美好的童年时代。曾经无数次的幻想自己有一天穿上水晶鞋坐上南瓜车,也经常恼怒于自己为什么不曾得到像大雄一样那样有求必应的叮当猫,也会心生忧怜,要是我见到了卖火柴的小女孩,一定领她回家吃饭,给她一件厚厚的棉衣穿,这样她就不会被冻死在街头了。那些天真浪漫的幻想慢慢的把我带入了梦乡。

  后来,读到李商隐的《锦瑟》,依稀记得诗中有这么一句:“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据说庄子当时喜欢白天睡觉,经常梦见自己变成蝴蝶,在园林花草之中飞舞,醒来时,就感觉自己的两只胳膊好象翅膀一样可以飞动,觉得奇怪,一天就在老子讲《易》的闲暇时间,把此梦告诉了老子,老子是大圣人,知道人的前生后世,指出庄子的前生就是一只白蝴蝶。从此,庄子旷达人生,大智彻悟,把一切世事看作行云流水。

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