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2植树节活动策划案 篇1
一、活动形式:
1、家庭植树。以家庭为单位,共同栽种家庭幸福树。
2、友情植树。调动小朋友的积极性,分工协作团队配合,互帮互助完成植树。
3、见证成长。种植完后与小树合影,共同见证成长。
二、活动时间:
3月12日10时出发
三、活动地点:
森林公园
参与者可以把对未来的美好愿景写在许愿纸上放入树坑埋在树根深处,和树木一起成长,也可为自己种的树系上红丝带,写上祝福语,拍照留念,留下一份美好的回忆和祝愿。
四、儿童要由监护人全程陪同
五、集合地点:
待定
六、注意事项
1、活动全程不得擅自离队活动,严格听从老师安排,家长请看好自己的孩子,一定要注意安全。
2、当天请穿运动鞋、运动装、带上手套,做好防护工作,以免造成伤害。
3、每人自备水桶、垃圾袋、铁鍁。
4、本次活动自行解决交通工具,自备饮用水。
5、禁止在森林公园内抽烟及丢弃垃圾。
6、植树完成后,将周边的垃圾清理干净。
312植树节活动策划案 篇2
一、活动目标:
1、让幼儿知道春天是万物复苏的季节,三月十二日是植树节。
2、了解树木以及绿色植物对人类的作用,知道要爱护花草树木。
3、培养孩子的动手能力。
二、活动负责方:
本次活动具体由各班负责,活动形式根据不同的具体情况进行,如小班组可开展"我给小树穿花衣""我认识的小树"等;开展植树节活动就是让幼儿感受自己劳动美化环境的乐趣。激幼儿共同爱护树木及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三、活动时间:
20__年3月12日
四、活动准备:
1、制作 “绿化环境,美化家园”宣传旗。
2、各班制作植树节版宣传报(关于“植树节的来历”、“植树与环保”、“有关植树节的活动”等资料)
3、浇树种树用的水桶铁锹等植树工具。
五、活动过程:
1.讲解植树节的来历,宣布活动开始。
2.讲解种树所需要的工具、如何种树。
3.向小朋友介绍种树的意义,讲解护绿爱树的重要性。
4、幼儿自己动手拿出自己的种子来进行种植。
5、接下来给校园内的树浇水、松土、修枝——给树挂牌,与小树合影,小树比比高。(写上名称如“爱心树”“心愿树”“成长树”等)。
312植树节活动策划案 篇3
一、指导思想:
__年以植树节为契机,结合世博会的即将召开,继续以《环保科学进校园,争做世博小天使》为活动主题,在全校少先队员、儿童团员中开展形式多样的护绿行动和实践体验活动,做到人人参与,宣传与实际行动相结合,从而令学生在活动中体验成功的喜悦,增加对植物生长的了解,增强环保意识、生态意识,以达到为班级、学校、社会增添绿色,净化、美化环境的目的。
二、宣传主题:
行动起来,争做添绿小使者
三、活动时间:
3月2日——3月31日
四、活动内容
1、我为家庭添绿色
学生与父母在家中亲手种植一盆植物,细心观察并交流植物生长的过程,激发兴趣,并以数码相机将植物种植情况拍摄成照片,将绿色与大家分享。
2、我为班级添绿色
以“我知道……”为主题,进行植物生长知识交流。学生将收集有关的植物生长知识,在红领巾广播交流、宣传。
3、我为校园添绿色
开辟红绿领巾劳动实践基地,成立环保护绿行动队,开展拣落叶、垃圾、擦花坛、养护绿化等活动,让校园处处呈现出美丽和谐的景象。
4、我为社会添绿色
五、五年级组建少年军校环境保护服务队,在校外承包绿色服务区进行护绿志愿活动。
312植树节活动策划案 篇4
一、活动目的:
3月12日是一年一度的植树节,为给我们的城市建设作贡献,给我们的家园增添一点绿色,使我们的生活环境更加美丽,__公司特决定策划此次植树节活动,来贡献我们的力量,使我们的省城更加美丽。
二、主旨与主题:
贡献力量,奉献绿色
以植树节为契机,奉献我们的力量,进行植树节活动。
三、活动对象:
__全体职工
四、活动时间:
3月12日
活动地点:
__森林公园
五、活动前期工作:
1、短信告知:__年3月06日开始,3月07、08日继续发短信宣传。
2、海报宣传:3月06日园区步行街全部张贴宣传。
3、植树节报名截止后(3月08日),由负责人将报名户数进行编组,每组安排一名组长,组长负责通知组员活动具体时间、集合地点等详细情况,在活动当天协助本组组员完成整个活动。
六、活动安排
1、集合:3月12日8:00在__广场集合。各部门组长提前10分钟到场,清点人数以及签到。带上树苗以及水桶等工具。
2、出发:8:30按照事先设计好的乘车路线坐车前往目的地,车费报销。乘车期间注意财物安全。负责人提前过去,划分好场地,分好工具。
3、到达场地:9:20预计到达场地,清点人数,并向说明相关事项,要注意安全。并邀请该场地的林地工作人员讲述植树的要领和日常维护树木的知识。
4、开始植树:9:40各小组各自拿分好的.工具,前往植树地点,对划分好的场地,分小组植树。植树后方可挂上准备好的“礼物”。
5、合照留影:11:00植树结束,全体参与人员在横幅下集合并由秘书组成员照相留念。并交回工具等。
6、自行回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