控制室发生火灾应急预案 篇1
1、 如有火灾发生, 现场火灾确认人员应立即用对讲机或附近消防电话插孔处用消防电话分机等通讯工具向消防控制室反馈火灾确认信息。可根据火灾燃烧规模情况决定利用现场灭火器材进行扑救还是立即疏散转移。
2、 消防控制室内值班人员接到现场火灾确认信息后, 必须立即将火灾报警联动控制开关转入自动状态,负一楼泵房消防栓系统、喷淋系统控制柜打到自动状态。
3、 拨打 119 火警电话响消防部门报警。
(1) 拨通“119” 后, 应确认对方是否为“119” 火警受理台, 以免拨错。
(2) 准确爆出建筑物所在地地址(路名、 街区名、 门牌号), 说明建筑物所处地理位置及周围明显的建筑物或道路标志。
(3) 简要说明起火原因、是否有人员被困及火灾范围。
(4) 等待接警人员提问, 并简要准确地回答问题。
(5) 挂断电话后, 通知保安或消防巡查人员做好迎接消防车的各项准备工作。
消防控制室值班人员应及时通知安全科主任,夜间同时告知值班领导。值班领导上报上级领导及火灾消防事故处置领导小组,同时立即启动单位内部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
启动相应的联动设备, 如消防栓系统、 喷淋系统、 防排烟系统等消防设施。
6、 根据火灾的发展情况,可利用消防应急广播说明情况,疏散路线,并稳定人员情绪。
7、组织灭火
(1)组织人员查看火情,掌握火势发展情况,并随时向指挥组汇报。
(2)根据火势,指挥切断电源,保证消防用水及消防泵正常。
(3)组织指挥人员在确保安全情况下灭火、抢救伤员及疏散物资,关闭着火层防火门,防止火势蔓延。
消防队到场后, 要如实报告情况, 协助消防人员扑救火灾, 保护火灾现场, 调查火灾原因, 做好火警记录。
9、疏散和救护
(1)根据建筑特点和周围情况,事先划定供疏散人员集结的安全区。
(2)疏散责任到人,由各科室义务消防员和引导员在疏散路线上分段指明方向,并查清是否还有人留在着火或应疏散的区域内。
(3)组织医护人员在安全区及时对伤员进行处理或送医院救治。
(4)灾后现场清理,有相关人员详细检查不留死角,确保无遗漏人员。
(5)认真清理着火区所有物品,将损坏物品逐项登记如实上报有关部门。
控制室发生火灾应急预案 篇2
为及时妥善处理我校发生的安全紧急事件, 确保学校安全,最大限度的减少师生伤亡和学校财产 损失,维护学校的安全稳定,提高紧急情况处置的快速反应和协调水平,维护学校正常的教学秩序,根据上级有关法律、法规和《济南市教育系统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结合我校实际特制定本工作预案。
一、指导思想:
建立学校安全应急处理机制,迅速、及时、积极的开展各项处置工作,最大限度的降低损失,有效保障师生及学校生命财产安全,切实维护教育稳定和社会安定。
二、组织机构:
(一)学校成立安全紧急情况处置领导小组:
领导小组主要职责是:居安思危,及时准确地掌握学校的安全状况及动态,提出预防控制突发事件的对策和措施;在教育局的统一领导下,积极做好学校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置工作;与有关部门密切配合,保证各项应急工作高效、有序进行。
1.人员组成:
组 长(总指挥):
副组长(副总指挥):
组 员:
2.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联系电话:),全面负责日常工作及领导小组交办的事宜。
3.应急救援小组:根据学校特点和需要,分别设置:
疏散引导组:赵潇睿、魏晓宇、各班班主任
安全救护组:吕丽媛、郑慧敏、各班班主任
通信联络组:韩悦、商佳
警戒保卫小组:王天硕、学校安保人员
排险抢修小组 物业后勤全体人员
后勤保障小组 王天硕、吕丽媛、各班班主任
4.学校应急总指挥职责:
①决定事故应急预案的启动和终止;
②统一领导事故应急救援工作,确定现场指挥人员,负责应急队伍和资源的调动。
③向公安、消防、安监、技监等应急部门报告,并保持密切联系;消防等部门人员到达单位后,配合这些部门指挥应急救援工作。
④向上级主管部门通报事故情况和要求提供救援事项;
⑤向单位员工通报事故情况,根据上级主管部门的授权,向新闻媒体公布事故情况。
⑥负责事故原因调查和善后工作。
5、事故现场指挥职责:
①根据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在事故现场指挥救援行动,把事故消灭在初始状态。
②指挥现场无关人员有序疏散,撤离到安全区域。
③负责救护受伤人员和寻找失踪人员。
④负责现场应急救援任务分配和人员调度。
⑤把事故情况,可能造成的危害和求援事项向应急总指挥报告。
⑥与消防等应急部门合作,提供建议和信息。
⑦维持现场秩序,负责事故现场的警戒和保护。
⑧负责事故后的现场清理工作。
6、现场值班领导职责:
①在事故发生初始阶段,担当事故现场指挥。
②在确认事故即将发生或已发生后,向单位领导报告,向上级部门报告。
③按照应急预案的规定,启动学校事故应急预案。
④维持现场秩序,负责事故现场的警戒和保护。
7、应急责任制:
①校长是学校安全第一责任人,负责保证学校安全,是学校应急预案指挥者。
②事故现场指挥,现场值班领导承担本预案规定的职责,指挥有关人员进行抢险排难。
③分管副校长是学校安全工作的直接责任。
三、应急保障
(一)信息保障
学校要建立健全并落实突发事件信息收集、传递、报送、处理运行机制,完善信息传送渠道,确保信息传送渠道的安全畅通。
(二)预案保障
要建立规范有效的各类应急预案,加强应急处置工作人员的培训工作,使其掌握应急反应的主要内容、本人的位置、职责等,保证需要时,能够快速到位、规范行动、有效处置。开展经常性的演练活动,根据演练暴露出的问题,对预案进一步完善。
(三)技术保障
加强维护学校稳定快速反应体系的基础建设,加强校园报警点、警务室的建设,不断完善人防、物防和技防一体的校园治安防控体系,提高校园整体防范水平。
(四)物质保障
坚持平战结合,经常性地做好应对突发事件的各项人力、物力、财力准备。发生较大规模的群体性突发事件后,要全力做好生活必需品、医疗救助、通信等后勤保障工作,确保处置工作顺利进行。
(五)资金保障 学校要保障突发事件应急处置所需经费。
(六)人员保障
学校应组建突发事件应急预备队,一旦启动预案,立即投入使用。应急预备队按照突发事件的具体情况和应急处置工作要求及时调整成员组成。
四、各类突发事件应急处置
(一)食物中毒应急预案
在校师生中发生食物中毒事件
1、班主任或生管老师发现可疑病情后,及时报告校医室,由校医初步检查确定,做出以下措施
(1)观察病情,对症处理
(2)确定食物中毒,做好以下工作
1)立即报告学校安全紧急情况处置小组成员,启动应急预案,采取抢救措施。
2)如个别情况由医务人员和班主任老师送医院进行处理;如中毒人数较多时需迅速拨打“120”电话
3)通信联络组负责迅速向区教育局、卫生防疫部门报告。
2、学校安全紧急情况处置各小组迅速赶到学校,第一到校成员按如下程序执行
(1)责令食堂或超市立即停止食品加工、供应活动。
(2)迅速组织人员排查食用致毒食物的师生名单,并检查他们的身体状况。
(3)负责保护好现场,封存一切剩余可疑食物及原料、工具、设备、保护好中毒现场和食品留样,防止人为地破坏现场,等候卫生执法部门处理。
(4)班主任及时通知家长到校。
3、教务处通知有关班主任年级组长及课任教师到校参与做好学生组织抢救工作。
4、教育处做好师生思想工作,稳定学生情绪;负责家长的疏导工作;学校制定专人接受新闻部门采访;协助学校领导做好善后处理工作。
5、校医室要深入各班级配合卫生行政部门,做好流行病学调查。向患者了解食物中毒的经过,可疑食品、中毒人数,并预测发展趋势。
6、总务处做好后勤保障工作,保障抢救机动车、药品、消毒用品到位,保障抢救中心必须品的供应。
7、食堂负责人要协助卫生部门作带菌检查和取证工作,按照卫生部门的要求如实提供有关材料和样品。
(二)学校重大危险物品安全事故应急预案
1、迅速向公安等部门报告,积极稳妥组织撤离或者采取其它措施保护危害区域内的其它人员。
2、迅速控制危险源,测定危险化学品性质、事故危害区域及程度,迅速采取封闭、隔离、洗消等措施。
3、做好现场保护和伤员抢救工作。
(三)学校重大工程建设安全事故应急预案
1、迅速通知承建主管部门或单位及公安部门赶往现场,组织开展抢险工作。
2、调集抢险队伍和施工机械,搜寻遇难和幸存人员。
3、做好现场保护和伤员抢救工作。
(四)学校特种设备重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
1、迅速向公安等部门报告,组织人员实施抢险,救护受伤师生。
2、压力容器和压力管道事故应采取有效措施,切断危险源,并设立警戒区域,疏散人员。
3、特种设备事故应视不同情况,及时调动专用设备、设施进行抢险。
(五)校门口(200米以内)交通事故应急预案
1、发生交通事故后,值班领导和老师迅速赶到现场。
2、值班人员根据情况迅速打120和110请求支援或直接送该生到医院就医。
3、通知校主要领导和其它教师到场进行组织工作。
4、组织保护好现场,看住肇事车辆及肇事人以备交警部门进行事故处理。
5、教育处迅速报告上级主管部门和交通部门。
6、班主任及时通知受伤者家属。
7、积极配合交警做好事故处理。
(六)校门口突发学生打群架伤害事故应急预案
1、一旦在学生在校门口(学校门口附近200米)发生伤害事故时,值班教师迅速到现场制止伤害的进一步发展。
2、值班教师根据情况迅速打120和110请求支援或直接送该生到医院就医。
3、通知主管领导和其它教师到场进行组织工作。
4、办公室迅速报告上级主管部门和治安部门。
5、班主任及时通知受伤者家属。
(七)校外不法人员进入校内实施暴力或抢劫事件应急预案
1、来人履行登记手续,强行闯入,门卫与保安应力加阻止,不得放行。
2、来人已强行闯入校内,门卫追赶不及,学校警务室应立即电话通知有关部门领导,及时将闯入者查清逐出。必要时及时拨打110。
3、校内发现不法分子袭扰、行凶、行窃、斗殴、抢劫、劫持人质、放火、破坏公私财物等,应立即采取下列处置方法。
1)迅速报警(110)
2)迅速报告校长或有关负责人、校长办公室。
3)对歹徒进行劝阻或制服,保护在场师生安全。
4)为防不法分子逃跑,在制止、制服其前应关闭校门。
5)立即将受伤师生送入附近医院进行救治。
4、记录不法分子的体貌特征和其他犯罪情节,收集不法分子施暴凶器,保护好案发现场。
5、组织校内力量,配合上级有关部门,做好善后工作。
(八)午休时间突发学生伤害事故应急预案
1、一旦学生在午休时间于校内发生伤害事故时,值班教师迅速到现场制止伤害事故的进一步发展。
2、值班教师根据情况迅速打120和110请求支援或直接送该生到医院就医。
3、通知领导和其它教师到场进行组织工作。
4、其它在场教师做好其余学生的组织工作。
5、通知受伤者的家长或家属。
6、妥善处理事故。
(九)学生楼梯通道拥挤踩踏应急预案
1、一旦在学校楼梯通道发生拥挤踩踏事故时,在周边教师迅速到现场按各教学楼的应急疏散方案有序地进行疏散。让学生通知领导和其它教师到场进行组织工作。
2、值班教师迅速到位,根据情况迅速打120和110请求支援或直接送受伤害学生到医院就医。
3、值班人员迅速通知学校安全安全紧急情况处置小组和其它教师到场进行组织工作。
4、其它在场教师做好其余学生的组织工作。
5、班主任通知受伤者的家长或家属。
6、妥善处理事故。
(十)校园被盗事件应急预案
1、处置事件的组织:安全紧急情况处置小组。
2、报警程序:
(1)发现案件时应及时向学校总务处、校级领导、安全紧急情况处置小组报警。
(2)根据案情向公安机关报案。
3、处置措施:
(1)接报后,安全紧急情况处置小组成员迅速赶到现场,同时向学校领导报告。
(2)安排人员保护现场,同时向知情人了解被盗物品的名称和数量,并做好登记。
(3)根据被盗物品的数量和价值,经请示后向公安机关报案。
(4)积极协助公安人员勘察现场,为侦破案件提供条件。
4、注意事项:
(1)此类案件一般内部掌握,知情者未经允许不得向外界宣扬。
(2)注意保护现场,以便为侦破案件提供条件。
(3)各级领导要做好工作,不要因此影响正常的工作秩序和学习秩序。
(十一)体育活动事故应急预案
本预案是指学生在体育课、体锻课活动中,因活动保护不当造成的事故,轻则挫伤、擦伤、关节损伤、肌肉抽筋、拉伤,重则造成骨折、呼吸紊乱、严重休克甚至丧失生命。伤害事故一般发生在球类活动、体操、田径运动等运动项目中。
1、组织机制
(1)组织领导
体育活动伤害事故处理由校安全领导小组和体育教研组长组成。
(2)人员分工
报警:体育课授课教师
调查报告:校医、体育教研组长
协调:行政值班干部、体育课授课教师
护送伤者:后勤人员、班主任、校医
2、体育活动事故的预防
(1)加强思想教育、增强防范意识。中学生好胜心强,经验不足,思想上麻痹大意,缺乏预防事故的意识,教师要教育学生树立“宁失一球,勿伤一人”的思想。
(2)完善活动设施建设和管理。运动场地要保持平整,不应有坑洼、石块等,地面不宜太硬、打滑;球架、球门要定期检修;室内球场注意通风、采光。
(3)教学和训练、竞赛活动必须精心设计、严密组织、严格要求、严格训练。
1)建立良好教学秩序、重视课前准备;教师、学生着装规范,必须穿着体育服装上课,学生不准穿皮鞋、有跟鞋、凉鞋,女学生不穿裙子上课。
2)精密组织教学,加强纪律教育。体育教师必须经常反复地向学生进行遵守纪律、遵守常规、服从组织、遵守游戏规则等方面的教育。
3)培养学生自我保护、相互保护的意识。
4)体育教师应掌握特异体质的.学生情况,掌握合理的运动量、注意区别对待。在运动量的掌握上,教师要随时注意学生的生理反应,进行合理调整;教师对于病痛、体弱、伤残的学生要及时关心,安排他们免修、见习等。
(4)重视准备活动、加强医务监督。教师应根据上课内容和气候情况决定准备活动的内容,严禁不做准备活动就进入体育活动,准备活动要充分、有针对性;学生应掌握自我医务监督的常识。
(5)加强保护措施。严格裁判、禁止粗野动作,不使用错误的推、拉、撞等危险动作。加强组织领导,建立和健全规章制度。
3、体育活动事故的处理
(1)在场人员发现险情后要及时报告在场老师、校医和班主任,紧急或情况复杂时还应及时报告学校领导;有关教师应立即到达现场,了解伤者情况,判断伤情,先行急救;遇到重伤的或不能判断伤情的,应及时送医院检查、急救或打120 救护电话。
(2)及时通知家长及其他监护人,以便作出救治决定,并作好安慰工作。
(3)保护现场、了解事故发生经过,调查事故原因,作好有关记录并保护现场,采集有关证据,以利于对事故处理做到事实清楚,责任明确。
(4)重大的伤害事故要及时上报区教育局。
(5)事故发生在课上或因学校设施原因造成伤害的,根据上级有关规定,学校应承担责任的,教育处必须在第一时间报告保险公司。
(6)前往医院探视,随时掌握伤者身体康复情况。
(十二)实验课(电脑课)突发学生伤害事故应急预案
1、一旦在实验课发生突发学生伤害事故,如是电源漏电,教师应迅速将总电源关闭。如为化学药品引发的伤害事故,课任教师应根据有关知识组织对学生初步处理。
2、课任教师迅速要求医务室人员到场进行抢救。
3、医务人员与课任教师根据情况迅速打120和110请求支援或直接送伤害学生到医院就医。同时通知领导和其它教师到场进行组织工作。
4、组织学生迅速回班,并做好安检工作。
5、班主任通知受伤者的家长或家属。
6、妥善处理事故。
(十三)校外集体活动事故应急预案
本预案所称突发事件,是指在校外集体活动中突然发生的,造成或者可能造成师生员工生命财产和身心健康的交通事故、意外暴力事件、因活动器械损坏而造成的人身伤亡事故等重大安全事件。
1、组织与指挥
(1)现场成立突发事件应急处理领导小组,负责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理工作。
应急处理领导小组由学校安全紧急情况处置小组成员和随队的各年级年级主任、班主任、随队教师组成。
(2)应急领导小组履行下列主要职责 :
1)指挥有关教师立即到达规定岗位,采取相应的应对措施;
2)安排教师开展相关的抢险排危或者实施求救工作;
3)根据需要对师生员工进行疏散,并根据事件性质,报请学校安全工作领导小组迅速依法采取紧急措施;
4)根据需要对事件现场采取控制措施。
(5)突发事件发生后,现场突发事件应急处理领导小组应当根据“生命第一”的原则组织,启动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并在第一时间内向学校安全工作领导小组报告。
(6)应急状态期间,突发事件应急处理领导小组各成员之间必须保证通讯畅通。活动的各年级(班级)应当根据突发事件应急处理领导小组的统一部署,做好本年级(班级)的突发事件应急处理工作,配合、服从对突发事件应急处理工作,并加以督察和指导。
(7)参与活动的任何集体和个人都应当服从突发事件应急处理领导小组为处理突发事件所作出的决定和命令。突发事件涉及的有关班主任积极做好对学生的安抚工作,突发事件涉及的其他教职员工应当配合班主任做好学生的疏导工作。
2、监测与报告
(1)建立信息报告制度。突发事件发生或有可能发生突发事件的信息,采用逐级汇报制度,事件第一发现人应及时向集体活动带队的学校领导汇报,集体活动带队的学校领导应在第一时间向校安全紧急情况处置小组汇报,并随时与上级保持密切联系。
(2)严格执行学校重大事件报告程序。对于各类突发事件,应迅速判断事件性质,根据事件性质,及时向社会、政府各救治排险机构求救,并向相关的政府职能部门、上级主管部门逐级汇报。在得到指示和未得到指示前,对事故可能影响膳后处理的现场、证件证物等要进行保护。
(3)突发事件向外发布情况,需要经校突发事件处理领导小组同意,在确定性质的基础上以集体形式发布,不得主观臆测、夸大其词,或者须经上级有关部门鉴定核实后作出决定。任何人员都不得瞒报、谎报或者授意他人隐瞒、缓报、谎报突发事件。
3、应急调查与救治
(1)突发事件发生后,校应急处理领导小组及有关部门,负责组织对突发事件进行调查处理。通过对突发事件调查、现场勘验,采取控制措施等,对危害程度做出评估。
(2)突发事件发生后,在进行事件调查和现场处理的同时,学校应当立即将突发事件所致的伤亡病人送向就近医院,对无法判断伤情的伤病员,应及时报警求救求援。
(3)突发事件发生后,突发事件应急处理领导小组应组织人员立即保护现场、采取疏散、隔离等措施,加强学生管理,并做好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确保学生心态和情绪稳定。
(4)突发事件发生后,突发事件应急处理工作领导小组根据需要,可以采取中止活动、疏散等措施,并及时向上级部门汇报事件情况以及采取的应急措施。
(5)突发事件发生后,根据事件性质,应及时与涉及事件的学生家长、教师家属联系,在适当条件下,告知事件原因、处理结果,或者联系家长进行救治。
(十四)火灾事故应急预案
1、 报警程序 :
(1)发生火灾时,现场教师马上组织疏散学生离开现场。立即报警拨打消防中心火警电话 119 同时迅速报告学校安全领导小组,灭火行动组有关人员携带消防器具赶赴现场进行必要扑救。
(2)学校领导在向区教育局领导汇报的同时,派出人员到主要路口等待引导消防车辆。并组织教职工救助人员、扑灭火灾。
2、组织实施:
(1)学校领导和教师要迅速组织学生逃生,原则是“先救人,后救物”。
(2)参加人员:在消防车到来之前,校义务消防成员及学校教师均有义务参加扑救。
(3)消防车到来之后,校内人员配合消防专业人员扑救或做好辅助工作。
(4)使用器具:灭火器、水桶等
(5)学生及无关人员要远离火场和校园内的道路,以便于消防车辆驶入。
(6)如果可能,要迅速启用广播系统,学校领导用广播指挥师生疏散或灭火
3、扑救方法:
(1)扑救固体物品火灾,如木制品,棉织品等,可使用各类灭火器具。
(2)扑救液体物品火灾,如汽油、柴油、食用油等,只能使用灭火器、沙土、浸湿的棉被等,绝对不能用水扑救。
4、注意事项: (1)火灾事故首要的一条是保护人员安全,扑救要在确保人员不受伤害的前提下进行。
(2)火灾第一发现人应判断原因,立即切断电源。
(3)火灾后应掌握的原则是边救火,边报警。
(4)严禁组织学生参加灭火。
(十五)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预案
当社会上出现流行病疫(如“非典”、“流感”、“甲肝”、“新冠”等),凡师生中出现与该病相似的症状时,各班主任要马上报告校长或有关负责人、校长办公室,并及时与该生家长联系,在家长的陪同下去医院诊治,一经确诊为传染性流行病或疑似传染病,学校立即采取下列应急措施:
1、迅速如实报告区、市教育局与市疾控中心。
2、对该学生所在班级及任课老师办公室、全校有关公共场所进行严格的消毒和隔离。
3、坚决杜绝染病学生带病来校,必须经医院出具诊断证明已康复并不再存在传染危害后方准来校上课。
4、对可能受到危害的该班学生和该班任课教师遵照上级指示,采取必要的控制措施,并根据上级指示,随时采取进一步措施。
5、在有关部门指导下,采取一系列防范及保护措施。
(十六)突发后勤安全保障事件的应急预案
发生跑水、断电、燃气泄露等重大事故的紧急情况时,学校要迅速组织人员采取应急措施或请求有关部门进行抢修和抢救,控制事态发展。食堂、餐厅、蓄水池、供水塔等一旦发生污染事件要立即停止使用,做好现场保护。并请求卫生防疫部门的支持,及时进行检疫、化验和排污处理。
五、报告程序:
学校建立健全安全紧急情况报告制度,严格落实值班人员,确保安全紧急情况信息报送渠道畅通、运转有序。学校发生安全紧急情况,应立即报告市教育局和区政府,重大以上紧急情况发生后,学校立即报告区政府、市教育局。上报时做到及时、准确、全面、不漏报、不虚报。报告内容为: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单位、事故的简要情况,死亡人数、受伤人数、估计直接经济损失等。
六、善后处理:
学校要切实做好死难、受伤学生家长的安抚、慰问工作,消除各种不安全因素,维护学校稳定。
七、调查与结案
学校依据国家有关规定,按照属地为主、分级负责的原则和紧急事件的等级,对突发紧急情况及时展开调查,查清事实,查明原因,限期报结。事故的调查处理必须坚持实事求是,尊重科学,依法处置的原则,任何人不得干涉事故的调查处理。
本预案自制定之日起开始实施。
控制室发生火灾应急预案 篇3
为努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切实提高我乡火灾事故扑救和处置能力,快速有效地指挥调度一切救援力量,消除灾情,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和火灾损失,有效地保护我乡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和经济建设的顺利进行,确保各项灭火救援任务的圆满完成,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结合我乡实际,制定本应急预案。
一、适用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高庄乡实际管辖区域内发生的,需要联合相关部门共同实施救援和处置的一般火灾事故(Ⅳ级):
(1)造成3人以下死亡,或危及3人以下生命安全,或造成3人以上、10人以下重伤的;
(2)造成直接经济损失100万元以上、1000万元以下,或受灾50户以上、100户以下的;
(3)生产、储存易燃易爆危险物品的企业,以及储备可燃或有毒物资的(专用)仓库、基地发生火灾,已经或可能造成一定损失和影响的。
二、组织指挥体系与职责
我乡一旦发生适用范围内的火灾事故,应立即启动本事故应急预案和组织指挥系统,实施统一指挥。
(一)成立乡火灾事故应急指挥部
总指挥:乡长。
副总指挥:乡分管应急工作、安全工作的领导、高庄乡派出所所长。
成员:各村、社区主任、乡党政办、安监办、考核办、高庄乡派出所、卫生院、事发地村(居、社区)、企业负责人。
(二)乡指挥部职责
1、统一指挥全乡火灾事故应急救援行动。
2、负责启动和解除本预案。
3、组织指导全乡较大火灾事故应急救援演练。
4、对救援行动作出决策,下达命令和进行监督。
5、协调有关部门和单位参加救援,紧急指挥调度应急储备物资、交通工具及相关设施设备。
6、向公众、新闻媒体发布有关信息。
(三)成员单位职责
1、乡党政办:及时向越城区政府报告事故和抢险进展情况;落实上级领导和乡党政领导关于事故抢险救援的指示和批示;负责组织协调有关物资和能源的应急供应和保障工作;负责新闻报道和舆论宣传。
2、乡安监办:负责乡指挥部的日常工作;督促村(居、社区)、企事业单位制订完善火灾事故应急预案;组织全乡灭火救援演练;组织专家开展应急救援咨询服务工作;组织火灾事故调查。
3、高庄乡派出所:负责组织事故现场警戒和人员疏散,加强对重点地区、重点场所、重点人群、重要物资设备的安全保护,依法严厉打击火灾事故中的违法犯罪活动,维护现场秩序稳定。
4、卫生院:负责事故现场医务人员,医疗器材,急救药品的调配,组织现场救护及伤员转移,统计伤亡人员情况。
5、人武部:协同党政办做好物资和能源的应急供应和保障工作;协同派出所做好事故现场的维秩工作;协同社事办做好现场救护及伤员转移工作。
其他乡政府有关部门和单位根据火灾事故应急救援行动需要,在乡指挥部的组织、协调下,做好相关工作。
三、应急救援及报告程序
(一)发生火灾事故后,事故单位除立即拨打110、119、120电话外,单位主要负责人应当按照本单位制定的火灾应急救援预案,立即组织救援,并立即报告乡消防安全工作站,再由乡消防安全工作站报告总指挥和副总指挥,并由党政办上报上级政府和相关部门。
(二)乡政府接到火灾事故报告后,立即按照乡火灾事故应急预案,做好指挥、领导工作。各成员单位应按照火灾事故应急预案要求组织实施救援,不得拖延、推诿。乡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应当立即采取必要措施,减少事故损失,防止事故蔓延、扩大。
(三)当乡政府和现场指挥部确定火灾事故不能很快得到有效控制或已造成重大人员伤亡时,应立即向越城区区府办报告,请求区重特大火灾事故应急指挥部给予支援。
四、事故现场处置
(一)成立现场指挥机构
发生火灾事故后,总指挥、副总指挥立即赶赴事故现场进行现场指挥,成立现场指挥部,批准现场救援方案,组织现场抢救。
(二)迅速开展救治工作
现场指挥部根据事故实际情况,成立下列救援工作组:
1、灭火救援组:负责现场灭火,现场伤员的搜救。该组由乡消防安全工作站、村(居、社区)义务消防队伍组成,乡消防安全工作站负责。
2、伤员抢救组:负责对受伤、中毒人员进行抢救,并保证救治药品和救护器材的供应。该组由乡社事办及乡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组成,乡社事办负责。
3、治安维护组:负责进行现场治安维护,确保救援现场治安秩序稳定;负责对现场及周围人员进行防护指导,人员疏散及周围物资转移等工作。该组由派出所、城管中队、事故单位和所在村(居、社区)有关人员组成,高庄乡派出所负责。
4、物资供应组:负责组织抢险物资的供应,组织车辆运送抢险物资。该组由乡党政办、城管办负责。
5、专家咨询组:负责对事故应急救援提出应急救援方案和安全措施,为现场指挥救援工作提供技术咨询。该组由乡安全办负责。
6、新闻报道组:负责新闻发布,事故报道及协调管理等相关工作,乡党政办负责。
7、善后事宜处理组:事故发生后,乡党委、政府有关领导负责组织对死难、受伤家属的安抚、慰问工作,做好群众的思想稳定工作,妥善处理好后事,消除各种不稳定因素。
8、预备机动组:由总指挥部临时确定。
五、事故调查处理
按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规定的程序和要求,及时组织事故调查组开展事故调查和取证工作,并积极配合省、市、区调查组的联合调查。
六、工作原则
(一)以人为本,减少损失。在处置火灾事故时,始终把保护人民群众生命安全放在首位,保障人民群众财产和公共设施的安全,把火灾损失降到最低程度。
(二)统一领导,协同作战。在乡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各部门尽职尽责、密切协作、协调有序地开展火灾扑救、人员救治和善后处理工作。
(三)防消结合,以防为主。要开展经常性的防火宣传教育,加强防火基础设施建设,整改、消除各类火灾隐患,从源头上预防火灾事故的发生。
七、附则
(一)本预案在实施过程中,有关责任部门和单位如不履行职责或玩忽职守,并造成严重后果,将追究其负责人相应的行政责任。
(二)本应急预案管理单位为乡消防工作站,随着形势发展做出修订与完善,必要时及时修订
(三)本预案自印发之日起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