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防台风防汛的应急预案 篇1
时间即将进入主汛期,按照固隆20xx年53号文件通知和6月24日全乡防汛工作会议精神,全校师生必须牢固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克服麻痹和侥幸心理,切实落实防汛工作责任制,保证今年安全度汛。为将防汛救灾工作落到实处,特制定本防汛工作应急预案。
一、《预案范围》
本《预案》是我联校应对可能发生的汛期自然灾害的行动方案。
二、《预案》指挥机构
1、应急预案领导组
组长:姬雪明
副组长:马锁兴张鹏波
成员:张全宏卫海波苏立新
郑乐社于怀东宋小廷
2、应急防灾办公室电话及联系人
信息联络员:宋小廷
电话:
3、各校应成立完备的组织体系,保证24小时值班通讯畅通。
三、应急工作要求:
1、各学校、幼儿园要密切关注校舍及周边环境可能对学校造成灾害的动态,严格采取各种防范措施。
2、各学校要对以往督查中指出并未能彻底整治的隐患建立观察和专人记录工作,采取一切有利措施,尽早、尽快整治完毕。
3、各学校如发现有可能发生灾害的险情或已造成灾害的险情,应及时上报联校,保证让联校在第一时间内掌握较全面的信息,以便采取强有力的救治措施。
4、各学校应确定一名工作责任心强的同志担任信息联络员及时准确上报信息。
四、应急工作:
1、加强领导、重点防范、对防汛防地质灾害工作不能有丝毫麻痹、不能顾此失彼、要全面落实,认真排查。
2、各学校在汛期到来之前要对校舍、学校周边的情况组织人员进行一次排查并记录清楚,谁检查、谁签字,做到心中有数,措施得力。
3、加强值班和夜间巡查(特别是暴雨来临时)对检查人员要进行亲自安排,领导必须带头深入,保证有灾无害,将灾害损伤障碍最低程度。
4、各学校要建立严密的组织网络,做到六有:有信息联络组、有组织疏散组、有事故检查组、有伤员运送组、有灾情回报组、有值勤巡查组。
5、各学校应针对本校情况,制定相应的预案,将职责分工到组、到人,请他们要有明确职责,才能在灾难来临时临危不乱,有效应对。
6、汛期到来,各校应重申学生上下学的接送制度,特别是下雨时,生活教师应坚守岗位,把每位学生交到接送人员手中,杜绝擅离职守部分责任的行为。
7、尽管暑假将至,但在放假期间也要有专人值班巡查,发现问题及时上报。
8、若学校发现磁生灾害,应紧急启动预案,按以下工作轮流操作。学校信息员——值班教师(学生)——发现滋生自然灾害——通知班主任——学校校长——组织学校抢险队帮组学生转移——上报联校——上报乡里教育局——通知医院组织抢救。
9、制定好防范措施,放假时的家长通知书和责任书要做好续签工作,不留空档不漏签一人,把宣传工作做到家喻户晓、人人皆知。
为教育工作营造一个良好的育人环境。
五、具体要求
1、大力宣传
各校要利用一切手段,向学生、家长宣传防洪抢险工作的重要性书写防汛宣传标语,张贴传单,形成自觉保护生存环境的氛围。
2、落实责任
我乡四所完小,校长为学校防汛工作第一责任人,要根据本校实际,从思想上高度重视,行动上具体落实。要把本校防汛减灾任务落实到具体人头,各负其责,层层把关。
3、汛前检查
要树立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立即行动,于放假之前排查学校存在的隐患。做好防固、清障清淤工作,对校产、校舍进行一次全面的检查,及时处理安全隐患。
4、严格值班
四所完小要建立24小时专人值班制度,保持防灾工作的通讯畅通。学校领导要亲自带班,坐镇指挥,树立防汛无小事、责任大于天的忧患意识,转变工作作风,增强防汛抢险的紧迫感、责任感。党员、先进青年要冲在前面,扎扎实实做好各项防汛工作。
5、各校要根据本校实际,制定具体的防汛应急预案,提前做好人力、物力充分准备,建立一支召之即来、来之能战的防汛抢险队伍,做到临阵有条不紊、忙而不乱。
施工防台风防汛的应急预案 篇2
1、防台风的技术预案:
(1)建立现场防台风指挥部,由项目经理任指挥长,HSE经理任副指挥长,项目部其他成员为指挥部成员。
(2)由HSE经理负责关注台风的发布情况,通过新闻、报纸、互联网等多种渠道收集了解附近及当地区域的海面活动情况和台风预报信息,做到早准备、早防御。
(3)由项目经理负责统一指挥,分级负责。当发生台风险情时,应由现场防台风指挥部统一指挥,各司其职,确保各项防台风命令的通畅下达并得到有效执行。
(4)根据台风风力大小,台风最大风力的来临时间、台风走向等不同特点制定针对性强的应对预案。
(5)准备好抗台风抢险物资和器材,搞好除险加固,消除现场人员、设备的各种安全隐患。
(6)台风来临前,,做好对现场所有的施工用具、设备、临建进行加固,做好隐患消除、人员和财物的安全转移,增加安全巡查密度,特别是对易出险情的部门加强巡视。当现场实测风力8级以上,立即撤离现场。
2、预防台风需注意的事项
(1)台风来临时不但有强大的风暴,还夹带暴雨,范围一般较广。不过,台风是有规律的,甚至每年的行进路线都差不多,所以台风来临前,一定要多听天气预报,尽量躲开台风行进路线。然而,也有不少台风是飘忽不定的,来去均无规则,但气象台会在这种台风来临前24小时发布预告。
(2)听到气象台发出台风预报后,能离开台风经过地区的要尽早离开,否则应贮足罐头、饼干等食物和饮用水,并购足蜡烛、手电简等照明用品。由于台风破坏力最大,所以要尽可能远离海洋;
(3)面对台风的准备
当公司收到台风警报后,公司员工应进行以下基本准备预案:
a)救援指挥小组组织公司员工强化学习应急计划,警告信号,撤退通道,和应急避难所的位置;
c)再次通过通讯联络组联系每个部门领导,让部门领导转而告知灭火器的具体位置,再次强调灭火器的使用方法。以确定所有员工知道在哪儿找到灭火器和怎么使用它。
d)档案室、计算机中心等各部门应加强对重要的文件的安全保护,并在台风到来之前反复检查,关好玻璃窗如有必要用胶纸贴成米字,将重要文件放入文件柜中。
e)把政府应急电话号码、公司重要联络号码再次强调公布给每一部员工,让员工保存在个人手机中。
g)反复检查用电安全、用气安全,视台风大小具体情况决定是否需要。
施工防台风防汛的应急预案 篇3
为切实做好昭苏县交通运输领域防汛救灾工作,始终把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放在第一位,保障昭苏县社会稳定和经济高质量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并结合昭苏县交通运输领域实际,制定本防汛救灾工作应急预案。
一、指导思想
牢固树立“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理念,积极做好防大汛、抗大灾的思想和物资准备,接受县防汛救灾指挥部指挥调度,进一步完善指挥调度运行机制,加大统筹力度,强化使命担当,全面压实责任,为物资运输、人员集散、抢险救灾服务,确保道路运输畅通,及时高效,确保一声令下,拉得出、联得上、开得动、战则胜。
二、组织机构
成立昭苏县交通运输局防汛救灾工作应急领导小组,领导小组如下:
组长:
副组长:
成员:
昭苏县交通运输局防汛救灾工作应急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局办公室,办公室主任由副局长马磊兼任,负责办公室日常事务。办公室副主任由昭阳公路管理工程有限公司经理蒋应虎同志兼任,负责应急准备、应急车辆和人员组织。办公室副主任由局办公室主任殷明元兼任,负责上报应急信息、及其他各项工作。
三、工作职责
(一)交通运输局办公室
负责组织拟定综合应急预案,负责防汛救灾应急值班和接报、信息汇总、协调工作。常态化开展应急队伍建设和演练工作,负责汛期降雨的预测预警,根据上级的防汛工作指示,及时发布防汛信息和防汛工作指示。
(二)昭阳公路管理工程有限公司
按照指挥部命令,启动应急预案,组织、调配机械和人员。协调交通运输部门做好防汛救灾物资储备工作;做好大型抢险机械和操作手储备工作。做好在建工程开展度汛隐患排查,整改风险隐患,按职责对受灾区域道路开展巡查,及时整改并上报道路桥受损情况,抢修损毁道路桥梁,保障应急救援保障过程中公路、桥梁畅通,协调解决在公路畅通保障任务中的各种问题。
(三)各运输企业
组织安排运力储备,按照指挥部命令,启动应急预案,组织、调配运输车辆和人员,做好应急救援力量运输保障工作,协调解决在运输保障任务中出现的各种问题。
(四)交通运输局执行办
负责牵头公路(桥梁)在建工程开展度汛隐患排查,协调通知昭阳公司整改风险隐患,做好安全防汛工作。
(五)交通运输局综合行政执法大队
按职责做好应急抢险期间的国省道、县乡农村公路农村公路桥梁、涵洞的排查,道路交通秩序维持,交通安全警示标志的设置、收回和保管工作,按职责所需对区域农村公路开展巡查,及时上报道路桥受损情况。
四、突发事件报告
(一)报告制度
昭苏县交通运输局建立和完善防汛工作报告制度,明确领导小组各成员的职责,确保信息畅通,出现突发事件后要及时向县委防汛救灾领导小组书面报告。
(二)报告内容
根据属地政府或有关部门的要求,协调运力支援车辆数量、执行任务的时间、地点等。执行防汛救灾工作应急领导小组下达的紧急任务,运送紧急物资的车遇到突发事件。紧急物资运输保障任务完成情况。公路、桥梁突然发生水毁灾害及处置应对情况。报告内容信息应真实准确及时,不得任意扩大灾情或虚报、瞒报、漏报、迟报。
五、应急处理程序
1.本预案经局防汛救灾应急工作领导小组批准后立即启动。
2.本预案启动后,防汛救灾应急工作领导小组、应急救援力量应在第一时间赶到现场,组织和展开救援,并保持通讯畅通。
3.防汛救灾应急工作领导小组确定重特大安全事故不能有效控制时,应当立即向县委、县政府和应急管理等相关部门提出救援请求,并服从县防汛救灾应急指挥部统一指挥。
六、值班制度
防汛救灾应急工作领导小组成员落实24小时值班制度,保障信息畅通、应急车辆驾驶员和应急队伍保持24小时开机,随叫随到。
七、纪律和责任追究
防汛救灾应急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必须无条件执行命令,对拒不执行上级命令、玩忽职守或推诿扯皮造成后果的单位有关领导、直接责任人要依法进行处理。对执行上级命令不坚决,贻误时机,没有完成任务的单位领导和责任人要严肃追责问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