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矿雨季三防应急预案

2024-11-07

煤矿雨季三防应急预案 篇1

  为应对自然灾害事故,我矿拟开展自然灾害事故应急预案演练,通过演练,提高我矿的应急反应能力,最大限度地降低事故给矿井造成的损失。现制定自然灾害事故应急预案演练方案如下:

  演练目的:

  1、检验矿调度员对事故发生时的应急处理能力。

  2、检验指挥部成员是否能按时到达指挥部,并尽快根据情况组织成立相关救援小组。

  3、检验井下人员是否能按规定路线,有序、快速撤离。

  4、检验整个矿井及各领导成员应对突发事件的反应与处置能力,在紧急情况时是否头脑冷静、思路清晰、处置得当有序。

  5、评估我矿在发生灾害事故应急救援中的组织协调问题。

  6、检验应急响应人员对灾害事故应急预案及执行程序的了解程度和实际操作技能;进一步培训和提高应急响应人员的业务素质和能力;发现并修改我矿水灾事故专项应急预案和执行程序中存在的缺陷和不足;

  7、提高全员安全意识。

  演习过程中的安全防范措施:

  1、演练前,机电区应及时检查井下设备及通讯完好情况,保证井下通讯畅通。

  2、接到撤退命令后,所有现场作业的人员应立即停止工作,由跟班区长和班长组织人员按避水灾事故的路线进行撤离。同时要及时汇报调度室。

  3、在撤离过程中尽可能的通知沿途受灾区域的人员一同撤离。

  4、在撤离过程中,要服从指挥,有序进行。

  5、演练结束后,现场应急救援指挥部分析总结应急救援经验教训,提出改进应急救援工作的建议,完成应急救援总结报告。

  一、演练具体要求及时间安排:

  (一)演练时间:20xx年6月20日时30分

  (二)应急预案演练背景:

  我矿各作业点水文地质条件简单,基本没有地表水系及季节性河流的影响,主要是—230西桥头采空区水、340阳新灰岩水、110、230采空区水。四个水泵房综合涌水量为每小时

  500吨,其中—110为58吨、230为120吨、340为245吨、230西为70吨。发生停电事故对我矿的排水威胁较大。

  (三)应急预案演练的组织机构

  应急预案演练的组织机构为抢险救灾指挥部,设在矿调度室,并由下列人员组成:矿长鄢细根负总责,任事故抢险救灾总指挥;生产矿长熊春平、总工程师祝新文任副总指挥;安全矿长邓泗华、生产副总刘淘文、通风副总李小宝、机电副总罗来金、安全科长罗厚生、调度室主任郑华水、供应科长易光菊、保卫科长施全雨、总务科长刘华林、回采区长张加友、掘进区长付火儿、运输区长邹耀为成员。

  (四)事故发生后通报程序

  发生事故后应立即按顺序召集相关单位和个人,名单见—附表1。通知顺序为:知情人→矿调度室→矿值班领导、英岗岭煤矿调度室→救护队→医院→矿长→总工程师→矿其他领导→安监部门→事故单位→矿相关科室。

  (五)应急演练的安排

  1.应急预案演练预备工作,召开应急预案演练预备工作会议。

  会议由总指挥:矿长鄢细根召集,分管生产的副矿长、总工程师任副总指挥;安全副矿长、生产科长、安全科长、调度室主任、供应科长、回采区长、掘进区长、通风区长、运输区长、机电区长参加(会议时间6月20日:00时在调度会议室召开)。

  会议内容:

  (1)矿长鄢细根讲话,通报强降雨恶劣天气造成我矿供电线路损坏,排水系统瘫痪事故应急抢险救灾预案演练工作的目的意义、标准要求及有关部门的工作任务等情况。

  (2)应急预案演练方案实施的有关问题。

  (3)演练工作分工:

  抢险救灾指挥部职责:

  发生事故时,由指挥部发布和解除应急救援命令、信号;组织指挥救援队伍实施救援行动;向上级汇报和向友邻单位通报事故情况,必要时向有关单位发出救援请求;组织事故调查,总结应急救援工作经验教训。

  指挥部人员分工与职责:

  矿长鄢细根:是救灾的全权指挥者,在矿总工程师、和矿山救护队的协助下,制定营救遇险人员和处理事故的救援计划。

  总工程师祝新文:是矿长处理事故的第一助手,在矿长领导下组织制订营救遇险人员和处理事故的救援计划。

  各副矿长:根据营救遇险人员和处理事故处理计划,负责组织好处理事故所需的工人待命,及时调集救灾中所必须的设备材料。落实救援工程任务。

  各副总工程师:根据矿长命令,负责某一方面的抢救工作。

  救护队长:对矿山救护队的行为具体负责,全面指挥、领导矿山救护队和辅助救护队,根据营救遇险人员和处理事故计划所规定的任务,完成对灾区遇险人员的救援和事故处理。如果与外局矿山救护队联合作战时,应成立矿山救护队联合作战部,由事故发生所在地的救护队长担任指挥,协调各救护队的行动。

  生产科长:按照矿长命令协调各方面工作,协助矿长进行营救和灾害处理。负责准备好必需的图纸和资料。提供所需的参数、数据。

  采掘区长及值班干部、班长:负责查对留在本区域工作面内的人数,并采取措施有组织地带领到安全地点,直至地面,清点并核实本单位人数并汇报调度室,将在现场见到的事故性质、范围及发生原因等情况,如实详细地报告矿调度室,并随时接受矿长命令,完成有关抢救和灾害处理任务。

  调度室值班调度员:负责详细记录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经过等情况,并立即将情况报告矿长,总工程师、上级调度室、矿山救护队及有关领导和单位,及时向下传达矿长的命令,随时调度井下救灾的工作,统计掌握出入井人数和留在井下各地区的人数。

  调度室主任:立即按规定的《发生事故后必须立即召集的人员、单位名单》(见附表1)顺序通知所有单位的人员到应急救援指挥部报到待命,协助矿调度员及时传达矿长命令,并做好电话记录。负责通讯畅通,满足救灾需要。

  矿灯房、人员定位系统管理员:根据入井人员矿灯牌号、识别卡,查清全井下的人数及姓名,并迅速报告调度室。

  机电、运输区长:根据矿长命令,负责改变主要通风机工作制度,并保持其正常运转,掌握矿井内停送电工作,及时抢修或安装机电设备,完成其它有关任务。负责将遇险人员及时运到井上,保证救灾器材及时运到使用地点,满足救灾需要。

  职工医院院长:负责组织受伤人员的急救治疗,组织护理和药物供应。

  通风区长:按照矿长命令,负责改变矿井通风系统,监视主要通风机的工作情况和组织完成必须的通风工程,并执行与通风有关的措施。

  总务科长:负责对遇险人员的妥善安置和救灾人员的食宿以及其他生活事宜。

  保卫科长:负责处理事故抢救和治理过程中,治安保卫工作,维护正常秩序,不准闲杂人员入矿,并在井口附近设专人警戒,严禁闲杂人员逗留围观。

  供应科长:负责应急所需材料的供应工作。

  2、应急预案演练工作准备

  成立抢险救灾专业组,由矿长任指挥长,成员由副总工程师及以上矿领导组成,负责现场抢险全过程的指挥,制定事故抢救计划,并全权指挥,指挥部下设11个组,其组成及职责如下:

  指挥组:

  组长:矿长鄢细根

  成员:总工程师、调度室全体成员

  主要工作:负责制定事故抢救计划,并全权指挥,以坐台指挥为主。

  事故处理组:

  组长:生产矿长

  熊春平

  成员:副总工程师、调度室主任、各科室科长、事故单位负责人

  主要工作:现场指挥协调事故抢救及生产恢复工作。

  矿山救护组:

  组长:救护队长况腾辉

  成员:救护队员

  主要工作:侦察、探明灾区情况,参与抢救方案的制定,并实施对遇险人员的抢救。

  通风组:

  组长:通风副总李小宝

  成员:全体通风管理人员

  主要工作:监视全矿通风系统及井下空气成分检测,全面落实事故抢救过程中和事故处理后的通风系统改造与恢复工作。

  机电运输组:

  组长:机电副总罗来金

  成员:机电科、机电区、运输区全体管理人员

  主要工作:负责落实全矿供停电,及机电设备的调试、运转、维护等工作;及时将自救器等有关物资送到井下避灾路线内的靠近事故地点处。井下救灾电话通讯畅通。

  器材供应组:

  组长:供应科长易光菊

  成员:供应科全体人员

  主要工作:负责全部救灾物资的准备、购置,并负责按规定装车、装车押运至井口或地面事故地点。

  秩序维护组:

  组长:保卫科长施全雨

  成员:保卫科全体人员

  主要工作:负责地面事故现场的保护,同时维护好现场秩序,加强巡视地面其它重要场所,做好事故抢救期间的安全保卫工作。

  医疗急救组:

  组长:医院院长胡鹄林

  成员:医院全体医护人员

  主要工作:全面落实遇灾人员的急救、康复计划。包括急救站的设立、物资准备、救治护理人员配备等。

  后勤服务组:

  组长:总务科长

  刘华林

  成员:矿办公室、总务全体管理人员

  主要工作:负责事故处理过程中的全部外来人员生活接待及内部参战人员的生活安排及地面通讯畅通。

  调查组:

  组长:安全副矿长邓泗华

  成员:纪委、工会及有关单位负责人。

  主要工作:组织调查事故原因,搜集原始资料、起草事故报告。

  善后处理组:

  组长:总支书记余国良

  成员:工会、纪委、矿办公室、调度室等单位有关负责人。

  主要工作:负责事故过后受害职工的安排,事故抢救过程中发生的各种物资清点等。

  应急演练原则

  1、安全第一、以人为本的原则。

  2、统一领导、分级负责的原则。

  3、反应迅速、措施果断的原则。

  4、部门配合、分工协作的原则。

  演练情景设置:

  点05分,地面强对流天气电闪雷鸣,矿总值班、机电值班区长、各工区值班人员均已到调度室、调度员通知主、副井绞车房停止绞车运行。

  点30分,全矿井突然停电,调度室接11万变电所通知:东村矿供电线路出现故障,送不了电。

  总值班接通知后,立即通知东风井、童家风井打开风井的防爆风门、利用自然风压通风。同时通知各作业点将人员全部撤到进风巷道。

  点31分,调度员将情况汇报英岗岭煤矿调度室、英岗岭煤矿机电部、同时通知矿长、总工程师、其他矿领导、各工区区长及东村矿应急救援组的成员。

  点35分,应急救援组成员全部到位。应急救援指挥部成立。同时通知救护队、医院待命。

  点35分,指挥部命令:325工作面、3331垱头、3231垱头、230西水泵司机、341工作面人员由各工区跟班区长组织走童家风井撤到地面;由矿带班跟班干部组织3101东大巷人员、值班电工、下斗工、井底挂钩工、电车司机、充电工、340水泵司机走副井出班,到达—340水泵房时,关闭340两个吸水井的控制闸门,关闭水泵房的两道防爆风门,并用备用的袋装黄泥紧贴防暴风门打好堵水墙。完成以上工作后在—340候车室电话汇报调度室,带领以上人员走副井到—230关闭西边挡水墙闸门、用备用黄泥在东大巷口打一道挡水墙,防止230的水流向—340。110水泵司机撤地面,230水泵司机待命。

  :38分,指挥部安排机电副区长:刘斌带二名电工沿途检查11万到东村的架空线路;王建光带二名电工从11万到东村架空线与电缆接口处沿途检查电缆情况、余芳林带二名电工从变电所沿途检查电缆情况。

  :40分,指挥部安排采区中班人员在进班室待命,掘进、通风区、运输区人员在进班室待命,机电科把井下排水相关资料拿到指挥部、生产科把水文相关资料拿到指挥部。供应科准备抢修供电线路的相关器材和运输工具。机关男同志全部在调度室待命。

  14:05分,检查线路的刘斌报告:距离东风井500米处发现架空线路断了一根高压线。指挥部立即安排熊矿长带领采区中班人员及抢修所需物资坐东风车到故障点抢修电线。

  14:08分,矿带班跟班汇报—340水泵房吸水井闸门已关闭、防爆风门外挡水墙已打好。现开始从副井往—230撤退。

  14:10分,检查线路的王建光报告,在东村小学后面山上发现一处供电电缆损坏,要重新做接头,电缆全部要拖动,所需人员较多。指挥部安排祝总带领掘进、通风、运输、机关人员和所需物资前往故障点协助机电抢修线路。

  14:15分,检查线路的余芳林汇报,已和王建光汇合,所检查地点未发现故障。现在赶往未检查的架空线处检查。

  14:18分,矿带班跟班汇报已到—230水平开始打挡水墙。

  14:30分采区325跟班干部汇报:325面所有人员已安全到达地面,341跟班干部汇报341所有作业人员已安全到达地面。3231、3331跟班干部汇报掘进区所有作业人员已安全到达地面,230西水泵司机汇报已到达地面。

  14:38分,矿带班跟班汇报—230挡水墙已打好,现带领所有人员开始往地面撤退。

  15:02分,矿带班跟班汇报走副井的全部人员已安全到达地面。

  16:30分,熊矿长汇报:损坏的架空线已抢修好。

  16:40分,余芳林汇报:剩余所有线路检查完,未发现故障。

  18:20分,祝总汇报:损坏的电缆已抢修好。

  18:25分,调度室通知11万变电所试送电。

  18:30分,电路稳定,地面变电所向各用电点送电。调度室通知两个风井关闭防爆风门开启抽风机。

  18:35分,东风井、童家风井汇报风机运行正常,各项参数正常。

  18:36分,指挥部安排救护队坐人车下井侦察—340车场水位情况。

  18:52分,救护队人员汇报—340车场水深0.6

  米,不影响通风。作业人员可以下井。

  19:10分,各作业点瓦斯员、340水泵司机、230西水泵司机、六名电工(两名到110送电、两名到—230送电、两名到—340送电)机电区毛绍军、四大件两名钳工坐人车下井。

  19:35分,瓦斯员汇报340水泵房瓦斯正常,可以送电开启水泵。毛绍军汇报:已检查排水设备正常,可以排水。

  19:37分,调度室通知110、230电工送电。

  19:55分,瓦斯员汇报—230西水泵房瓦斯正常,中央变电所可以送电。

  20:00分,各作业点瓦斯员汇报后相继送电。正式恢复生产。

  20:03分,鄢总宣布演练结束。

煤矿雨季三防应急预案 篇2

  现贝勒煤矿具有四台瓦斯抽放泵,两台低负压(一台运转、一台备用)、两台高负压(一台运转、一台备用),高负压负责1501运输机巷钻孔抽放,低负压负责1501采面上隅角、1501回风巷高冒区、1501高位钻孔瓦斯抽放,为确保瓦斯泵突然停泵时井下人员的安全,特编制本预案。

  一、成立突然停泵指挥领导小组

  组长:

  副组长:等

  成员:等

  组长职责:负责突然停泵时的全面指挥,组长不在本矿区内时,由其委托人员代行其职责。

  副组长职责:

  (1)协助组长进行指挥工作。

  (2)负责指挥停泵时的撤人、设岗工作。

  (3)负责指挥停泵时的停电工作和瓦斯泵恢复运转后的送电工作。

  成员职责:

  (1)负责各单位措施落实情况。

  (2)负责落实突然停泵后,井下的撤人、设岗及清点人数工作。

  (3)负责落实突然停泵后的停电工作和瓦斯泵恢复运转后的送电工作。

  二、瓦斯抽放泵突然停泵应急预案

  1、瓦斯抽放泵突然停泵时,瓦斯泵司机必须立即汇报矿调度室和通风工区值班室。

  2、矿调度室接到停泵汇报后,当班调度员必须立即通知指挥领导小组人员赶赴矿调度室履行职责。

  3、停泵影响区域的施工单位接到矿调度室通知后,立即联系现场施工负责人、当班电工,按本措施规定将影响范围内的工作人员撤到指定位置;同时,当班电工将停泵影响区域的动力电源切断,并将开关手把打到停电位置。

  4、通风工区、安检科接到瓦斯泵司机的汇报后,立即联系当班安检员、瓦检员监督停泵影响范围内的停电、撤人和设岗工作,并落实停泵影响范围的瓦斯浓度。

  5、机运工区接到瓦斯泵司机的汇报后,立即组织人员采取措施恢复瓦斯泵运转;

  6、人员撤到指定位置后,当班安检员必须及时向矿调度室汇报停电、撤人及设岗情况。

  三、瓦斯泵突然停泵井下停电、撤人安全技术措施

  1、主要抽放范围:1501采面上隅角、1501回风巷高冒区、1501回风巷高位钻孔、1501运输机巷顺层钻孔。

  2、停泵影响范围:1501运输机巷、1501采面、1501回风巷。

  3、停电、撤人及设岗

  (1)停电范围:1501运输机巷、1501采面、1501回风巷的所有动力电源。

  (2)撤人范围及路线:

  撤人范围:1501采面、1501回风巷、西风井总回所有工作人员。

  撤人路线:

  ①1501采面的工作人员撤至1501运输机巷。

  ②1501回风巷的工作人员撤至1501材料上山上口以东西运输巷内。

  ③西风井总回人员撤至地面。

  (3)设岗位置及其职责

  1#岗设在1501采面下出口,其职责是阻止人员进入1501采面。

  2#岗设在1501材料上山上口,其职责是阻止人员进入1501回风巷。

  3#岗设在西风井总回人行风门外,其职责是阻止人员进入西风井总回。

  瓦斯抽放泵停泵期间,1501采面的两名瓦检员必须加强瓦斯检查,若该1501采面或回风巷的瓦斯浓度达到1%,必须立即切断1501采面和回风巷的动力电源,并将工作人员全部撤出,按上述设岗位置设置警戒,站好岗。停电、撤人完毕后,及时汇报矿调度室。

  瓦斯抽放泵停泵期间,以上岗哨由综采工区现场负责人指定专人设岗,安检员负责现场监督。1501采面瓦检员撤至1501采面下出口待命,1501上隅角瓦检员撤至1501材料上山上口待命。

  四、瓦斯抽放泵恢复运转后撤岗及送电安全技术措施

  1、抽放泵恢复运转后,由矿调度室通知待命地点的现场瓦检员和安检员进入停泵影响区域内检查。

  2、瓦检员和安检员接到通知后,协同施工单位现场负责人按照瓦检员在前,安检员和施工单位现场负责人依次随后的顺序进入各1501回风巷、1501采面进行检查。

  3、只有当1501运输机巷瓦斯浓度低于0.5%、1501回风巷瓦斯浓度低于1.0%的情况下,指挥领导小组方可下达送电、撤岗命令;若瓦斯浓度超过上述规定时,检查人员必须立即撤至原警戒位置。待瓦斯泵正常运转30分钟后,再次按上述规定进入检查。检查结果必须及时汇报矿调度室和指挥领导小组。

  4、只有在停泵影响范围的瓦斯浓度符合规程规定情况下,指挥领导小组方可下达撤岗、送电命令。现场安检员逐一撤出岗哨;机电工区按照停、送电管理制度,恢复停泵影响范围内的动力电源。

  五、其它安全措施

  1、停电工作由施工单位当班电工负责,当班安检员负责监督。

  2、撤人、设岗工作由安检员负责,瓦检员协助;站岗工作由施工单位人员担任。

  3、瓦斯泵停泵期间,主扇必须正常运转。

  4、若主扇停风,按主扇停风应急预案的规定执行。

  5、本措施停、送电未尽事宜按机电部门停送、电管理制度执行。

  6、瓦斯泵停泵所涉及到的单位,其负责人每月必须组织学习一次本措施,并履行签字手续。

  7、井下生产布局或抽放系统发生变化时,及时修改、补充本措施。

煤矿雨季三防应急预案 篇3

  一、总则

  1、编制目的

  为了确保汛期期间全体职工施工及人身安全,根据公司下发的关于做好20xx年度“雨季三防”工作的通知,做好今年防洪工作。提高对因雨季到来而引发重大灾害事故的快速抢险救灾反应能力,防止灾害进一步扩大,保护职工人身安全和集体财产不受损失及各单位的安全运行,制定本预案。

  2、编制依据

  国家《煤矿防治水规定》、《防汛条例》、《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等。

  3、适用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生辉煤业有限公司各单位特别是由于自然或人为因素导致的洪水、暴雨渍涝、塌陷区积水等灾害事件的防御和处置。

  4、工作原则

  本《预案》充分体现以人为本、预防为主、防抢结合,坚持工程和非工程措施相结合的思路,坚持行政领导负责制、统一指挥、统一调度、分工合作、各司其职、全力抢险、确保安全的原则

  二、重点防护对象

  煤矿全体职工、各作业场所、井下生产系统设备、地面的矿区公路、地面的矿区高压供电线路、地面及井下的通信系统、办公区、生活区、储煤场、及周边小煤矿等。

  三、应急救援组织机构及职责

  1、组织机构

  公司成立《雨季三防领导小组》和应急救援指挥部,(指挥部设在调度中心)。成立由60人组成的三个雨季“三防”抢险组。

  雨季三防领导小组:

  组长:经理

  常务副组长:党总支副书记、安全经理

  副组长:总工程师、生产经理、机电经理、经营经理

  成员:各科室负责人、各队队长。

  雨季“三防”应急救援指挥部:

  总指挥:经理

  副总指挥:总工程师、党总支副书记、安全副经理、生产经理、机电经理、经营经理

  成员单位:调度中心、安监处、生产科、地测科、机电供应科、通风科、办公室、政工科、后勤、采掘队、医务室。

  主任:调度中心主任

  雨季“三防”抢险组:(人员名单见附表1)

  2、职责

  雨季三防领导小组职责:

  1、做好防洪沟排水工作:在主副井回风立井井口及两边、职工宿舍、工业广场、变电所、炸药库等建筑物前后做好排水沟的开挖工作,使水沟畅通无阻。

  2、井筒内的排水泵确保能正常运转,井下水仓必须按规定配置排水泵,要做到定期检修确保其正常运转。同时要对地面塌陷区采取填埋、补凹、整平,以减少渗入井下的水源。

  3、严防地面洪水和井下排到地面的水反馈至井下,井下排水管必须做到认真的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排除。

  4、工业广场内,所有的护坡、山坡要认真检查,发现裂缝要立即进行围堵填实或砌挡墙,防止滑坡发生意外。

  5、在雨季未来前,新建的地面配电房、绞车房、办公大楼等处设置避雷设施,已安装的避雷装置要定期检修。

  应急救援指挥部职责:

  总指挥:全面负责防汛应急处置的组织指挥工作。

  副总指挥:协助搞好防汛应急处置的组织救援工作。

  成员单位:服从总指挥、副总指挥的指令,完成好交办的各项工作任务。具体为:

  ﹙1﹚调度室:负责汇总天气预报,传递汛期信息,安排汛期值班,组织协调和追踪“三防”重点工程进展情况及有关“三防”工作的汇报。负责按抢险方案,组织现场的救急抢险和救援行动,听从指挥部命令,负责向邻近矿山救护队的求救联络。

  ﹙2﹚生产、地测科:负责井上、下水文观测,对地表河流、采煤塌陷地积水、裂缝等进行定期观测,安排防水工程,组织“三防”检查,做好汛期防治水工作。负责井下各采、掘工作面的防排水预测工作。负责提供相关的突水点地质参数等技术资料,提供技术指导。

  ﹙3﹚安监处:负责监督检查各单位的“三防”工作进展情况。监督检查各施工单位做好“三防”以及地面排水沟的清挖、漏雨房屋的维修、防水工程的施工工作。负责主斜井、副斜井和风井口及井下通风巷道积水检查工作。负责监督事故抢险方案和安全措施的落实,组织或协助对事故的调查工作,负责组织“雨季三防”抢险队伍进行训练和演习。

  ﹙4﹚机电供应科:负责井上、下供电系统的“三防”工作。设置和测试各种避雷设施,井下机电设备、排水设备要进行效率测定并保证排水系统能满负荷运行,将各种测试结果及时报煤矿“雨季三防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雨季“三防”物资的储备工作,随调随用,要求抢险物资能满足抢险需要,做到专库专放。

  ﹙5﹚通风科:负责矿井通风工作,为事故抢救地点提供通风保障。

  ﹙6﹚采掘队:负责组织井下水仓及排水沟的清挖和矸石山系统的防排水工作。

  ﹙7﹚办公室:负责雨季三防抢险车辆的安排和接待协调工作。

  ﹙8﹚监控室:负责监测监控和通讯设施的检查维护工作,保证汛期通讯线路畅通。

  ﹙9﹚政工科:负责保证抢险救灾物资运输的道路畅通和事故发生地治安。

  ﹙10﹚后勤服务中心:负责危房维修拆迁及所辖范围内建筑物“雨季三防”以及发生险灾后受灾人员的安置工作。负责组织医护人员对受伤人员的急救工作。

  ﹙11﹚现场指挥部:事故发生后,成立现场指挥部,负责组织制定抢救方案和现场抢救工作。

  四、预防预警及救援

  1、预防预警准备

  成立“雨季三防”领导机构,明确职责,落实责任,上报“雨季三防”工程计划,落实工程资金,落实责任人,制定“雨季三防”应急预案,在雨季到来前各项工作准备就绪。扎实有效地做好防汛工作,在每次下雨后要对“三防”设施进行一次全面检查,发现隐患及时处理,并将相关信息定时向调度中心汇报。

  调度中心在防汛期间必须每天收集气象台的信息;安监处对防洪排涝工程每次下大雨后检查一次,发现险情及时向调度中心通报。并负责向“雨季三防”领导小组报送雨季“三防”工作的相关信息。

  2、险情等级划分

  ﹙1﹚一般险情:调度中心通知雨季“雨季三防”办公室,由“三防”办公室组织相关单位到现场察看,并制定整改方案和防范措施。

  ﹙2﹚较大险情:影响局部生产系统正常运行时,调度中心要通知值班领导和总工程师及“三防”办公室,根据总工程师指令调集队伍进行抢险和救灾。

  ﹙3﹚重大险情:影响各单位正常生产或经营以及职工生命安全时,调度中心要按重大事故通知单位并按人员名单通知有关人员及时到调度中心待命,并迅速成立抢险救灾指挥部。并上报上级公司。

  3、发生险情时的救援程序及预案

  (1)抢险救灾工作指挥程序

  a、调度员接到事故报警后,立即通知救灾指挥成员,并详细记录,并根据井下报告和通风机的情况判断事故类型。当发生重大水害事故时,要立即下令撤出灾区人员,并迅速召集有关人员,立即联系救护队,并向上级部门汇报。

  b、总指挥救灾指挥

  ⑴组织指挥部成员听取侦察员提供的灾情后,应立即研究处理事故的方案,并将有关人员明确分工,限时完成处理水害方案要求的各项工作。

  ⑵根据了解的灾情,立即召集指挥部全体成员研究制定营救遇难人员和撤出灾区人员的行动计划。

  ⑶根据事故性质决定断电区域和通风方法。

  ⑷确定灾区现场负责人员、救护队行动任务、通讯联络方法,迅速组织抢险救灾人员下井抢救处理。

  ⑸根据所掌握的灾情和处理灾害的各项工作准备情况,决定处理灾害行动时间,指挥有关人员投入抢险救灾。

  ⑹灾区人员全部撤出,抢救完毕后,总指挥应指示二线力量,命令救护队进行灾害事故性质、范围、动态的侦察工作,同时指挥撤出部分一线人员。

  ⑺事故处理完毕,指定有关部门收集整理资料,写出事故处理报告,进行分析,审核上报。

  (2)防洪、防排水、防雷电应急救援预案

  a、地面洪水、雷电和井下透水事故可能带来的事故后果

  (1)地面连降特大暴雨,因工业广场排水不畅可能导致洪水泛滥沿主、副斜井口、回风井口泄入井下,造成矿井淹井事故,严重危及矿井和职工生命安全,给企业和职工生命财产造成重大经济损失。

  (2)落雷事故可能造成供电线路停电,导致风机停止运转,严重危及职工生命安全。

  (3)井下透水事故,可能造成矿井淹井事故,严重危及矿井和职工生命安全,给企业和职工生命财产造成重大经济损失。

  b、加强与外部机构协助救援联系

  (1)当洪水爆发、井下透水时,知情人员应立即汇报调度中心,调度中心及时向上级报告,并联系救护大队协助救援。

  (2)当线路发生落雷事故,造成供电线路停电时,由机电供应科向调度中心汇报同时启动自备电源,调度中心负责向上级变电站联系如何尽快恢复供电。

  (3)、防洪应急救援预案

  ①、由抢险指挥部水到来前发出防洪抢险信号并用电话通知指挥部成员及各防洪小组,各防洪小组组长负责召集全部所辖抢险队员,以尽快速度到矿调度室集合待命。

  ②、抢险队伍负责将主、副井口及配电室、风机房周围挡水墙建筑或堡沙袋,以防水淹,一部分人检查工业广场涵洞并负责疏通堵塞处,保证泄洪渠畅通。

  ③、机电供应科负责对地面供电、通讯设施的检查工作,确保供电正常,通讯畅通。

  (4)、一旦出现井口洪水倒灌,调度室立即通知各采掘工作面人员撤离,并通知泵房值守人员进行排水,具体操作如下:

  ①开泵前的准备工作:当井底泵房值守人员接到通知后,立即启动水泵。

  ②开泵:根据水泵的排水量和涌水量开启1#、2#、3#水泵,使泵房水位保持在最高水位线以下。

  ③汇报联系:向地面变电所、调度中心汇报开泵台数、负荷电流、水位及趋势等情况。

  (5)当发生井口倒灌时,立即通知井下人员(除泵工、信号工、配电工坚守岗位外)升井。当灾情继续扩大,人员全部升井。

  (6)地测科水文观测人员对地表进行巡查,对发现的隐患及时汇报抢险指挥部。

  (7)防洪救灾任务完成后,领导小组全体成员到调度中心进行总结。

  (4)、防雷电的应急救援预案

  当线路落雷停电后,配电室人员首先正确判断停电原因,检查双回路避雷器落雷次数,查看双回路供电线电流指示表,打电话询问停电原因。

  (5)、矿井发生透水事故的救援预案

  1、矿井发生水灾事故后,采用最快的速度组织安泵排水,尽快处理事故是将人救活的关键。要以最快的速度抓排水设备的安装,在抢救中要根据透水事故现场的实际情况,组织指挥抢救,透水后若淹没采掘面或使采掘面的人员被水堵或淹没在水下边。应立即从三个方面抢救。

  ①、迅速组织救护队,侦察水位以上所有地点,寻找抢救被淹没水位上的所有人员,查清被水淹堵的准确人数。如果水位正在上升中,救护队进入独头平巷侦察或抢救人员时,一定要派人观察独头平巷外出口处水位的增长情况,防止水位增高堵住了救护人员的回路。

  ②、加强矿井突水后通风管理。透水事故发生后,矿井水充入采空区和巷道,将造成采空区有害气体大量溢出,同时巷道充满水后,破坏了矿井通风系统,造成风流紊乱,抢救指挥部要及时检查和观察有害气体含量和变化情况,弄清通风系统的变化情况。根据现场实际制定防范措施,防止事故的发生。

  ③、利用通往被淹采掘面的通道,组织力量,分头安泵排水进行抢救。

  2、在抢救水灾事故中,要认真分析,判断被水堵在里边遇险人员的位置,要详细调查被水淹没或被水堵住的巷道状况及遇险人员的工作,分析透水后可能逃避的方向,判断遇险人员是否有生存条件。不能看到水位已高于遇险者所在地点,就轻易地做出遇难人员已经死亡的结论,否则将贻误战机,使应得救人员造成死亡,指挥部必须以抢救活人为指导思想去部署各项抢救工作。

  ①、遇难人员所在地点是独头时,要按每人每分钟消耗氧气0.237公升和呼出二氧化碳0.197公升计算他们的生存时间,如果氧气量不能保证时,应采取措施打钻孔送氧气和食物等,保证遇险人员等待排水时间,使堵在水里边的人员可以得救。

  ②、如果外部水位标高高于遇险人员地点的标高时,也不能过早地作出遇险人员已经死亡的结论。应当进一步分析水流的速度及被水淹没巷道的角度,若是来水速度快,被水淹堵的上山倾角大,来水时先把上山出口堵住,上山空气转换不出来,就可能在独头上山压住空气,如果巷道周围是严密的,就会形成一个严密的空气室,而这个空气室的空气是会随着水位的上升,其内空气压力和空气密度逐渐增大,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有遇险人员存在即使外部水位高于遇险人员地点的.标高,遇险人员也有生存的希望,因此,指挥部领导人应全力组织排水抢救,只要排水速度加快,人员就可以得救。

  (6)、矿井采掘面发生透水事故时的救援预案

  1、开泵前的准备工作

  当采掘工作面发现透水事故时,及时汇报调度中心,并通知泵工做好泵房排水工作,做好开泵的一切准备,停止其它的供电,降低供电负荷。

  2、开泵

  ①根据涌水量大小适当开启动1#、2#、3#主排水泵。

  ②根据水泵的排水量将其水位控制在可靠的水位线内。

  ③泵工密切观察水井水位,并注意泵房是否有进水的迹象,及时向调度中心汇报。

  3、汇报联系

  向地面变电所汇报开泵台数、负荷电流、水位等情况。

  4、撤人

  (1)当泵房水位继续上升,水泵排水量小于采区涌水量时,工作人员可进行撤离。

  (2)当停电后,联系变电所,送不上电时,工作人员可进行撤离。

  (3)人员撤离后要立即向调度中心汇报。

  (7)、井底水仓泵房透水抢险预案

  ⑴、当接到采掘透水通知后,首先调整好水仓与泵房连接的配水闸门,向调度室汇报情况。

  ⑵、做好泵房排水工作。

  ⑶、开泵前的准备工作:

  (a)当泵房接到采掘面透水通知后,立即将情况汇报调度室。

  (b)停止一切与排水无关的采掘供电。

  ⑷、各排水地点按规定将水泵开启后,应密切注意水仓水位和排水量,控制泵房水泵开启台数,保持泵房水位在最高水位以下。

  ⑸、随时与地面变电所、调度中心联系,并汇报负荷电流,水位变化情况。

  ⑹、撤人:采掘工作面透水发生后,除井底水仓泵房人员坚守岗位外,其余人员接调度中心撤离人员命令后按指定路线撤离、升井。

  ⑺、泵房水位迅速上升且涌水超过矿井的排水能力时,泵房值守人员立即汇报调度室,接到调度室的撤离命令后方可进行撤离。在泵房停电后,联系变电所弄清停电原因,接到调度中心撤离通知后,沿撤离路线撤离。

  ⑻、出水点排查、水量观测

  井底车场泵房开泵人员每半小时观测一次水位变化,一旦发现涌水异常,立即汇报调度中心,生产、地测科接到调度中心通知后,立即对地面和井下各地点进行调查、观测,及时找到突水地点。

  (a)井下由专人负责观测记录,并及时向生产调度中心汇报;

  (b)地面加强透水巡检,及时向生产调度中心汇报;

  (c)调度中心及时通知各抢险队赶赴抢险现场;

  (d)加强地面溃水地点的排查与抢险。

  五、人员撤离

  ⑴险情发生后,由调度中心下达撤人升井命令,并负责通知各工作地点人员;人员撤离必须由班点人数,查明本班下井人数,并亲自带队升井后报调度室;

  ⑵人员撤离原则:由低部向高处撤离,沿最短的距离通到安全出口并撤离到主、副斜井、回风立井升井;

  ⑶各重要岗位工作人员:泵房、副斜信号人员必须坚守工作岗位,保证设备正常运转,没有调度室的命令不得擅自离岗;

  ⑷安监处负责井下各工作地点人员撤离情况的检查,保证人员全部撤离,灯房、自救器室下井人员统计,并每半小时向调度中心(表格形式)汇报一次;

  ⑸采掘队长将当班出勤及工作地点人员分布情况汇报调度中心(表格形式);

  ⑹险情发生时,除各重要岗位工(泵房、中央变电所、信号工)外,其他井下人员全部撤离上井,具体升井顺序及避灾路线为。

  六、接警和应急启动

  发生事故后,必须按照“事故现场人或知情人—调度中心—矿值班领导—应急抢险指挥部—上级公司调度”的顺序汇报,汇报内容包括事故时间、地点、人员、范围、程度等。总指挥决定启动“雨季三防”应急预案后,立即向调度中心下达启动预案命令。汇报方式采取电话汇报。

  七、救援行动。

  a、调度中心接到总指挥命令后,按照应急预案中“重大安全事故电话通知顺序”,通知指挥部成员到达调度中心集合。

  b、指挥部成员到达调度中心后,按照总指挥或副指挥的指示,立即奔赴事故现场,成立现场抢险救灾指挥中心,协助事故单位开展抢险救灾工作。

  c、抢险指挥中心要要据灾区情况,制定抢救方案及安全技术措施,组织抢险。救护人员在抢救遇险人员时,应判定遇险人员的位置、涌水量、受水淹程度、巷道破坏和通风情况。

  d、排水过程中要切断电源、保持通风,加强对有毒气体的检测,并注意观察巷道情况,防止冒顶发生。抢险组要根据事故现场情况立即对受伤、受困人员进行抢救。

  e、医务人员组成的医疗救护组要对受伤人员进行紧急医疗救治。医疗救护组无法救治时,应及时将伤员转医院治疗。

  f、本预案不能满足现场有效救灾时,指挥部要向上级部门及政府部门求救。全部受伤、受困人员救出后,要清点现场人数,抢险人员撤离事故现场。总指挥下达应急结束命令,事故抢险人员返回。同时还要组成调查组,对事故进行调查,并向上级汇报。

  八、被矿井水害围困时的避灾自救措施

  (1)现场人员被涌水围困无法退出时,应迅速进入预先筑好的避难硐室中避灾,或选择合适地点快速筑建临时避难硐室避灾,如系老空透水,则须在避难硐室处建临时挡墙或吊挂风帘,防止被有害气体伤害,进入避难硐室前,应在硐室外留设明显标志?

  (2)在避灾期间,遇险矿工要有良好的心理状态?情绪稳定?自信乐观?意志坚强?要坚信上级领导一定会组织人员快速营救;坚信在班组长和有经验老工人的带领下;一定能够克服各种困难,共度难关,安全脱险?要做好长时间避灾的准备,除轮流担任岗哨观察水情的人员外,其余人员均应静卧,减少体力和空气消耗?

  (3)避灾时,应用敲击的方法有规律?间断地发出呼救信号,向营救人员指示躲避处的位置?

  (4)被困期间断绝食物后,即使在饥饿难忍的情况下,也应努力克服自己,绝不嚼食杂物充饥?需要引用井下水时,应选择适宜的水源,并用纱布或衣服过滤?

  (5)长时间被困在井下,发现救护人员到来营救时,避灾人员不可过度兴奋和慌乱?得救后,不可吃硬质和过量的食物?要避开强烈的光线,以防发生意外?

  九、恢复正常状态的原则和程序

  1、恢复正常状态的原则

  (1)以人为本的原则。事故现场抢险救援结束后,必须核实确认灾区内伤亡和遇险人员是否全部获救。

  (2)保证安全原则。抢险救援结束后,对事故现场进行侦察,并消除或控制可能造成再次事故或诱发其他事故隐患。

  (3)实施监控原则。对事故现场进行人工和安全仪表的连续监测监控,发现有异常情况,立即采取相应安全技术措施,消除各类隐患。

  2、恢复正常状态的程序

  现场应急救援工作完成后,各救援工作小组负责人如实向抢险指挥部汇报情况,经指挥部认真核实达到恢复正常状态条件,批准救援队伍撤离现场后,宣布救援工作结束。

  3、后期处置

  (1)救援工作结束后,参加救援的部门和单位要认真核对参加抢险救援人员,清点装备、器材;核算救援费用,整理抢险救援记录、图纸,3日内写出救援报告。

  (2)组织相关部门勘察事故现场,对事故进行初步调查分析,查明事故原因,组织制定防范措施。

  (3)救援过程应保存完整的应急救援记录、方案、文件、图纸等文字和音像资料。

  六、应急保障系统

  1、人力资源保障

  应急由抢险指挥部统一指挥,调动救护、医务、安保等有关部门人员,组织强有力的抢险救灾队伍,保证预案的有效实施。

  2、通讯(信息)保障

  预案中涉及到的单位、部门、人员应保证相互间通讯、信息的通畅,保证预案的及时启动。

  3、抢险救援物资的保障

  后勤保障应储备有“三防”事故抢险物资,并保证出现事故时,在第一时间投入抗灾抢险工作,达到控制灾情的目的。储备物资必须进行经常性的维护、保养,保证能够正常使用,并派专人管理。没有应急抢险指挥部的命令,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动用。必备设备应有防洪抢险专用物资以及装载机、挖掘机、车辆随时待命。、

  4、资金保障

  备有专用应急救援费用,事故发生后及时提供应急救援所需的资金,保证抢险所需资金的畅通。

  七、预案的培训与演练

  “雨季三防”应急抢险演习由安监处负责组织实施,并将相关资料上报上级公司调度及安全监察部。

  1、将防汛应急预案纳入年度培训计划。

  2、根据防汛应急预案进行演习。

  3、“雨季三防”领导小组负责监督防汛应急抢险演习。

  八、附则

  1、预案管理与更新

  “雨季三防”领导小组负责该预案的管理工作,并根据模拟演习中存在的问题,对预案进行修改补充。预案更新工作于每年年初完成。当有水灾事故发生时,由指挥部命令启动相应级别的应急预案实施。

  2、奖励与责任追究

  在预案的实施过程中相关单位恪尽职守,工作做的扎实到位未发生任何事故,则相关单位进行奖励;若在预案实施期间,由于某些相关单位工作疏忽、监督不力,导致人为因素造成水灾损失,则对相关单位或个人予以罚款。

  3、预案备案

  “雨季三防”应急预案在公司资料室进行备案并报集团公司。

  4、预案实施时间

  本预案自20xx年4月16日起实施至10月15日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