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安全防范应急预案

  (三)分析事故原因,及时处理上报。

  (五)学校治安安全预案:                             

  1、防范预案:

  (一)严格外人进校管理制度,控制外来无关人员进入学校。

  (二)坚决制止校外有精神病症状的人员进入校园。

  (三)对可能引发矛盾激化事件的当事人要做好矛盾的化解工作。

  (四)加强对师生的法制和安全教育,增强师生的法制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

  (五)积极组织师生观看有关防范治安光碟以及暴力事件预案的演习,提高师生的防范能力。

  2、应急预案

  (一)遇到治安事件,随即拨打“110”报警电话。

  (二)保护有关对象及全体学生,将保护者护送到安全处。

  (三)一旦发生伤害事故,以最快的速度将伤者送往就近医院进行抢救,并通知家长或亲属。

  (四)保护现场,配合警方调查。

  (五)分析事故原因,及时处理上报。

  (六)控制传染性疾病安全预案

  1、防范预案:

  (一)学校要普及卫生知识,利用黑板报、橱窗等各种形式做好预防传染性疾病的宣传,正确认识,做好防范。定期召开班主任例会,加强有关预防传染病的知识培训。教会师生防病知识,培养良好的个人健康生活习惯。

  (二)由于学校是人员高度聚集的场所,室内活动较多,为进一步预防传染病,学校应采取以下预防措施:

  (1)保持工作、学习、生活环境通风换气,教室每天要开窗通风;

  (2)尽量不要组织师生到人群集中的地方去活动;

  (3)注意个人卫生,勤洗手,特别在打喷嚏、咳嗽和清洁鼻子后要洗手。

  (4)注意增减衣物和均衡营养,加强户外锻炼,保证足够休息,增强体质。

  (5)学生若发生有发热、咳嗽、乏力、肌肉酸痛等症状应马上告诉老师或家长,及时就医;教师发现上述症状应及时就医。

  (6)学校公共活动室和食堂、小卖部应按规定定期消毒。

  2、应急预案:

  (1)凡出现个别传染病病例或疑似病例的,短时间内出现发热、咳嗽、腹泻等不明病因的群体症状,急骤增多的;其它需要报告的防疫情况。学校要立即在第一时间内由校长或教导主任以电话形式向县教育局报告。

  (2)遇突发传染病事件(如鼠疫、霍乱、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禽流感、肺炭疽1例以上,小范围内肝炎、细菌性痢疾、伤寒、出血热、肺结核等3例以上,流感10例以上等)可直接报县卫生防疫站)。

  (3)如遇传染病事件学校应积极组织学生到医院就诊,并落实患者的隔离工作,加强密切接触者的观察工作以及环境消毒、饮食、饮水等有关紧急控制措施,防止事件扩大。

  (七)校外集体活动安全预案

  1、预防预案:

  (1)活动前由学校通过广播、班会、黑板报等形式向学校进行安全方面的教育,特别是对于容易造成安全事故的因素,重点反复向学生进行讲解、分析,增强学生自我保护能力和意识。

  (2)活动过程中应强调注意的事项,强调安全第一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3)加强对带队教师的责任意识教育,要求教师加强管理。

  (4)活动过程中要求教师始终跟随学生,不得放任学生自由活动,发现安全隐患及时制止并加以教育。

  (5)禁止乘坐车船集体外出。

  (6)活动前,校方应到活动场所进行实地察看,是否存在安全隐患,对存在的问题得到解决后才开展活动。

  2、应急预案:

  (1)一旦学生在活动过程中出现伤害事故,以最快的速度将受伤学生送就近的医院进行救治,并通知家长。

  (2)根据师生生命安全第一的原则,要进行抢救及处理,同时报有关领导。

  (八)交通安全预案

  1、预防预案:

  (1)加强对学生交通安全教育和行为规范教育,定期组织师生学习交通法规及有关交通安全预防等方面知识。

  (2)引导学生文明乘车,不坐无牌、无证车辆,不坐超载车。坐车时,不将头手伸出窗外,不抢座位。

  (3)上学、放学路上靠右行走,在指定位置过马路,横穿马路时做到一停(停在路边标志线外)、二看(先看左边再看右边)、三通过(确认安全后)。

  (4)教育学生不在马路上玩耍、游戏、打闹。

  2、应急预案:

  (1)一旦发生交通事故,发生人员伤亡、应立即报警,并采取相关措施。

  (2)如有伤者,应在第一时间内及时将伤者送医院救治。

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