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力公司的应急预案

2023-08-05

热力公司的应急预案 篇1

  一、编制目的:

  根据我公司化学品可能发生燃烧和化学品皮肤烧伤的特点,防止重大安全事故发生,完善应急管理机制,迅速有效地控制和处置可能发生的事故,保护职工人身和公司财产安全,本着预防和应急并重的原则,制定本预案。

  二、危险性分析:

  1、企业概况:

  我公司位于临朐县冶源镇宫家坡村东,公司占地面积15000平方米,其中库房面积520平方米,车间540平方米,职工50人,生产工人20人,主要生产造纸化学品。

  2、危险性分析:

  本公司所用的化工原料硬脂酸和AKD原粉能够燃烧。丙烯酸对人体有强腐蚀,易灼伤皮肤,眼睛直接接触能造成灼伤。

  三、应急组织机构职责:

  公司成立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指挥部和相应的应急救援工作组。

  1、指挥部组成人员和职责

  总指挥:

  副总指挥:

  成员:

  指挥部主要职责:

  ⑴、组织制定公司安全生产制度。

  ⑵、组织安全检查及时消除安全隐患。

  ⑶、组织制定并实施安全事故应急预案。

  ⑷、负责现场急救的指挥工作。

  ⑸、及时准确报告和生产安全事故。

  2、工作组成员和职责:

  灭火组:负责消防、抢险。

  救护组:负责现场医疗、救护。

  通讯组:负责通讯、供应、后勤。

  警戒组:负责现场治安、疏导、交通管理。

  运输组:负责运送伤员。

  四、预防与预警:

  1、事故预防措施:

  ⑴、建立安全生产制度,落实安全责任制。

  ⑵、定期安全检查,强化安全教育。

  ⑶、加强车间通讯,完善避雷设施。

  ⑷、减少车间存料,原料与电器氧化剂障离。

  ⑸、保证消防器材设施可靠有效使用。

  ⑹、采用便捷有效的报警措施。

  2、报警与通讯:

  公司的消防救援,防护通讯器材确保处于完好状况。

  ①应急电话:

  火警:119

  匪警:110

  医疗急救:120

  ②应急物资:

  干粉灭火器、防火沙、消防泵、防火锨、水桶。

  ③通讯器材:

  固定电话一部、移动电话管理人员人均一部。

  ④防护用品:

  安全帽、防护镜、工作服、胶手套。

  五、应急响应:

  1、事故预防措施:

  ⑴、发现火情现场工作人员立即采取措施处理,防止火势蔓延并迅速报告。

  ⑵、灭火组按照应急处置程序采取适当的消防器材进行扑救,而且首先切断电源。

  ⑶、总指挥根据事故报告立即到现场进行指挥(总指挥不在现场由副总指挥负责指挥)。

  ⑷、警戒组依据火灾类别危害程度级别划定危险区对事故现场进行隔离和交通疏导。

  ⑸、救护组对需要送医院的伤员送至医院。

  ⑹、运输组对急需消防物资和保管员负责运送到指定地点。

  ⑺、通讯组视火情拨打110报警求救,并到明显位置迎接消防车。

  ⑻、扑救人员要保护好自身安全。

  2、化学品皮肤伤处置方案:

  丙烯酸烧伤:

  ①、立即移离现场,脱去被污柒的衣服鞋袜等到。

  ②、立即用清水冲洗创面10-15分钟。

  ③、新鲜创面不要随便涂油膏或红药水。

  ④、视烧伤情况由急救组和运输组送医院治疗。

  ⑤、如果眼睛被伤立即用清水冲洗,冲洗时一定掰开眼皮。

  六、应急结束

热力公司的应急预案 篇2

  州热力有限公司承担着宿州市企业生产用汽和冬季居民采暖用汽,为了能够及时有效的应对影响正常用热的紧急情况,结合本企业供热实际情况,制定此预案。

  一、建立供热故障应急处置系统

  成立供热应急处置指挥部,在遇有紧急情况时,负责重大事件和事故紧急处置的组织指挥工作。

  总 指 挥:总经理 副总指挥:副总经理 成员:总经理助理

  指挥部下设办公室,办公室主任由总经理助理担任。 成员:各部门负责人

  二、事故应急处置方案

  1、供热支线管网设备在运行中突然损坏,影响局部管网运行。责任部门及时汇报事故处置办公室,及时隔离支线管网阀门,降低事故影响或防止发生次生灾害。并联系检修公司组织人员和所需物资、工具进行抢修,尽快恢复热用户用汽。

  2、供热主管道设备损坏、漏汽严重,威胁人身安全或泄露点附近设备安全,责任部门立即汇报事故处置办公室,协调各热用户,联系当班值长关闭相应热网总阀,防止事故扩大,降低事故影响或防止发生次生灾害。联系检修公司组织人员和所需物资、工具进行抢修,争取最短时间恢复正常供热。如城区热网泄漏严重,应及时汇报城管局通知交警采取道路封闭等措施,防止事故扩大。

  如遇到节假日发生事故,值班人员按照上述预案负责指挥事故处置,并及时汇报公司领导。

  三、事故调查处理

  开展事故调查、分析事故原因,接受事故教训,杜绝事故发生。在调查处理事故中,对玩忽职守、滥用职权、徇私舞弊、有意毁灭证据及现场者,应追究其行政责任,触及刑律的,追究刑事责任。

热力公司的应急预案 篇3

  1总则

  为了加强和规范我公司在环保设施运营管理中,对企业环境污染事故应急预案工作的管理,预防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提高本公司处置突发环境污染事件的能力,最大程度地预防和减少环境污染突发事件及其造成的损失,维护本公司及企业的稳定,保护环境,促进公司、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国家突发环境污染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和《广东省人民政府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及相关的法律,行政法规,制定本预案。

  2使用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应对本公司在运营管理中发生废水、固废处理系统的突发环境污染事故以及各类事件应急措施。

  3应急组织机构与职责:

  突发环境污染事件应急处置体系由应急领导机构、综合协调机构、应急救援队伍组成。

  3.1领导机构

  突发环境事件应由领导小组负责领导、组织和协调公司运营管理中的突发环境事件应急工作。企业法人或者总经理任组长,运营管理主任副组长,其他技术、生产、工程等部门的主要负责人为成员,应急领导机构设在公司办公室。应急领导小组负责应急指挥部的日常工作;协调联络应急指挥部各部门;遇到重大突发事件时,及时了解情况,向应急指挥部报告并提出处理建议;按照应急指挥部下达的命令和指示,组织协调、落实全公司的突发环境事件应急工作。本司应急小组成员组织图见附表。

  3.2各成员职责

  应急指挥中心负责统一协调突发环境污染的应对工作,各专业部门按照各自职责做好相关专业领域突发环境污染应对工作,必要时应与客户,当地政府沟通合作,寻求最适处理方法。

  遇到重大和特大突发环境事件发生时要马上联系当地省或市环保局,由该部门负责指导、协调、组织。

  3.3综合协调机构

  突发环境污染事件应急管理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作为突发环境污染应急管理的综合协调机构。负责履行值守应急、信息汇总和综合协调职责,发挥运转枢纽作用。

  3.4应急救援队伍

  应急救援队伍由环境科组织成立,其主要只能:

  (1)负责定期宣传、培训与演练环境应急领导机构及相关部门应加强环境保护科普宣传教育工作。

  (2)负责专业技术人员日常培训和重要目标工作人员的培训管理,培养一批训练有素的`环境应急处置、检验、检测等专业人才。

  (3)定期组织不同类型的环境应急实战演练,提高防范和处置突发环境事件的技能,增强实战能力。

  (4)善后处置在处理好污染、维修好设备后,组织有关专家对污染范围进行科学评估、分析最可能原因。针对于此对设备进行加装或改造避免下次有类似事件发生。

  4预防和预警

  4.1信息处理

  环境应急领导小组的有关成员,要针对各种可能会在公司内发生的环境污染突发事件作出完善的预测预警机制,要按照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置的原则。

  4.2预防工作

  开展普查,掌握公司内危险污染源的种类、危害及地区分布情况。了解国内外由于该污染而引发的事件以及对应方法和现今对该污染的处理技术信息、进展情况和形势动态。

  开展突发环境事件的假设、分析和风险评估工作,完善各类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

  4.3预警及措施

  按照突发事件严重性、紧急程度和可能涉及的范围,将突发环境事件的预警分为四级,预警级别由低到高,颜色依次为蓝色、黄色、橙色、红色。根据事态的发展情况和采取措施的效果,预警颜色可以升级、降级或解除,突发环境事件的预警的发布由应急领导小组委任各相关部门负责人负责。收集到的有关信息证明突发环境事件即将发生或者发生的可能性增大时,按照相关应急预案执行。

  进入预警状态后应急领导小组,应当采取以下措施:

  (1)立即启动相关应急预案,采取措施处理事故

  (2)发布预警公告,通知各相关部门。

  (3)转移、撤离或者疏散可能受到危害的人员,并进行妥善安置。

  (4)指令各环境应急救援队伍进入应急状态,立即开展应急监测,随时掌握并报告事态进展情况。

  (5)针对突发事件可能造成的危害,封闭、隔离或者限制使用有关场所,中止可能导致危害扩大的行为和活动。

  (6)调集环境应急所需物资和设备,确保应急保障工作。

  5应急响应

  按突发环境事件的可控性、严重程度和影响范围突发环境事件的应急响应分为特别重大(I级响应)、重大(II级响应)、较大(III级响应)、一般(IV响应)四级。超出本级应急处置能力时,应及时请求上一级应急救援指挥机构启动上一级应急预案。

  5.1信息报送与处理

  突发环境事件报告时限和程序

  突发环境污染责任部门和责任人发现废水、危险固废处理等的突发环突发环境环境污染事件后,应在1小时内向环境应急领导小组报告,同时向厂环境主管部门报告,并立即组织进行现场调查。紧急情况下,可以越级。

  突发环境事件报告方式与内容

  突发环境事件的报告分为初报、续报和处理结果报告三类。初报从发现事件起1小时内上报;续报在查清有关基本情况后随时上报;处理结果报告在事件处理完毕后立即上报。

  5.2指挥和协调机制

  (1)指挥和协调机制

  环境应急指挥中心成立环境应急指挥部,负责指导、协调突发环境危险废弃物的泄漏、废水的应对工作。

  环境应急指挥部根据突发废水、固废等环境事件的情况通知有关部门及其应急机构、后援人员和事件所在地生产部门调查出污染源、污染种类、物质。各部门接到事件信息通报后,应立即派出有关人员赶赴事发现场,在现场救援指挥部统一指挥下,按照各自的预案和处置规程,相互协同,密切配合,共同实施环境应急和紧急处置行动。

  发生环境事件的部门要及时、主动向环境应急指挥部提供应急救援有关的基础资料,环保、交通、水利等有有关部门提供事件发生前的有关监管检查资料,供环境应急指挥部研究救援和处置方案时参考。

  指挥协调主要内容

  ①提出现场应急行动原则要求

  ②派出有关专家和人员参与现场应急指挥部的应急指挥工作

  ③协调各部门力量实施应急支援行动

  ④协调受威胁的周边地区危险源的监控工作、

  ⑤协调建立现场警戒区和交通管制区域,确定重点防护区域

  5.3废水、处理设备故障

  污染事故设备故障导致的废水处理系统不能正常运行,要采取应急措施

  ⑴废水设备处理应急措施

  ①处理设施因设备故障等原因,而导致废水处理系统不能正常运行,操作人员应及时报告维修部门进行抢修,并及时上报。

  ②废水处理设施出现故障时,尽量减少污染的排放,使废水排放量减小,同时采取人工的方法进行处理。

  ③操作人员应及时对设施进行检查,对出现异常现象或隐患,应及时解决或重点监视。

  5.4信息发布

  根据突发环境事件的分级,由各级环境应急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本级突发环境事件信息对外统一发布工作。突发环境事件发生后,要及时发布准确、权威的信息,让员工做好防止、准备工作。

  5.5应急人员的安全防护

  现场处置人员应根据不同类型环境事件的特点,配备相应的专业防护装备,采取安全防护措施,严格执行应急人员出入事发现场程序。

  应急终止的条件

  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即满足应急终止条件:

  ·事件现场得到控制,事件条件已经消除;

  ·污染源的泄漏或释放已降至规定限值以内;

  ·事件现场的各种专业应急处置行动已无继续的必要;

  .2)应急终止的程序

  ①现场救援指挥部确认终止时机,或事件责任单位向现场救援指挥部提出申请;

  ②经过专家讨论,取得一致意见,经现场救援指挥部批准;

  ③现场救援指挥部向所属各专业应急救援队伍下达应急终止命令;

  (3)应急终止后的行动

  ①环境应急指挥部指导专家部门及突发环境事件单位查找事件原因,防止类似问题的重复出现。

  ②环境专业主管部门负责起草特别重大、重大环境事件总结报告,于应急终止后上报。

  ③由应急领导小组办公室组织有关专家,会同个相关部门领导人进行商讨,做出应急过程评价及应急预案。

  6后期处置

  6.1善后处理

  在处理好污染、维修好设备后,组织有关专家对污染范围进行科学评估,分析最有可能原因。针对于此对设备进行加装或改造。避免下次有同类事件爆发。

  .不按照规定制定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拒绝承担突发环境事件应急准备义务的;

  .不按规定报告、通报突发环境事件真实情况的;

  .拒不执行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不服从命令和指挥或者在事件应急响应时临阵脱逃的;

  .盗窃、贪污、挪用环境事件应急工作资金、装备和物资的;

  .有其他对环境事件应急工作造成危害行为的。

  7实施时间

  本预案自印发之日起执行

  7.1预案解释

  本预案由本公司环境应急领导小组负责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