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区高峰期游客安全应急预案

2023-07-27

景区高峰期游客安全应急预案 篇1

  一、指导思想

  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的__大精神为指导,在市委、市政府领导下,在区市旅游局等部门的指导下,进一步加强管理,提高服务质量和服务水平,牢固树立“游客是上帝”的思想,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努力构建“安全、和谐”景区。

  二、组织领导

  为了明确责任,加强旅游高峰期游客安全处置的组织领导工作,景区管理处成立“银川西夏陵区管理处旅游高峰期游客安全处置领导小组”,管理处主任担任组长,管理处副主任担任副组长,综合科、博物馆、旅游公司、艺术馆负责人为成员。领导小组下设协调指挥组,综合科科长任组长,具体负责旅游高峰期旅游客的疏导协调工作。办公室、财务科组成后勤保障办公室,具体负责急救、安防等方面物品、设备的配备工作。

  三、高峰期情况预测

  正值“十一”黄金周10月3日上午10时,参观人数达到3000余人,而博物馆满负荷运转也超不过5000人次,大大超出博物馆当初设计接待能力。博物馆又是游客参观的第一站,这样大批量涌入,势必会导致拥挤、踩踏事故发生,二汽讲解员、保卫人员也无法工作,服务质量受到严重干扰,文物安全也不能得到保证。西夏艺术馆是游客参观的第二站,虽然疏通快,但最大接待量也不过1000人次。三号陵园遗址是游客参观的第三站,也是游客最感兴趣的地方,其神道近千米,宽20米,陵园内建筑遗址显眼紧凑,且缓冲带宽阔,可容纳万人以上。

  四、处置原则

  确保游客安全顺畅参观,防止发生拥挤、踩踏等不确定事件发生,使游客高兴而来,满意而去。

  五、处置方法

  协调指挥组组长立即召集各部门负责人研究游客分流办法。

  1.大门口减缓游客通过闸机的时间,不要让游客扎堆、抢车、拥挤。

  2.电瓶车做好游客接送工作。

  3.艺术馆、三号陵园、博物馆做好游客的讲解接待工作,并实行交叉参观程序。

  4.相关部门保卫人员密切注意接待现场动向,全力做好安全保卫工作。

  5.各部门所有人员停止手头工作,全力以赴做好接待工作。

  六、工作要求

  1.各单位必须保持高度警惕,全面做好高峰期游客的接待工作,一旦发生游客拥堵现象,必须快速反映,调整人员及时疏导。

  2.注意工作方法,避免与游客发生不必要的冲突。

  3.各部门负责人必须听从指挥组,密切配合,坚守岗位,恪尽职守。

景区高峰期游客安全应急预案 篇2

  一、适用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旅游高峰期、大型旅游节庆和其他公众聚集活动出现突发紧急事件时人员的应急救援工作。

  二、突发紧急事件类型

  (一)自然灾害

  主要包括气象灾害、地震灾害、地质灾害、和森林火灾等。

  (二)事故灾害

  主要包括公共设施和设备事故,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事件、治安刑事案件等。

  (三)公共卫生事件

  主要包括传染病疫情,食品安全等。

  二、应急工作原则

  (一)统一指挥,分工负责,相互配合,快速高效。

  (二)救援指挥部指挥、协调,事故发生单位组织救援。

  三、应急救援工作的组织机构及职责

  指挥系统的设置及职责为加强景区突发公共事件应急救援

  工作的组织领导,成立景区突发公共事件应急救援指挥部,协调指挥突发公共事件应急救援工作。

  (一)组成人员

  总指挥:

  副总指挥:

  成员:

  (二)景区应急指挥部主要职责

  1、启动和终止景区突发公共事件的应急救援预案;

  2、组织实施景区突发公共事件应急救援方案;

  3、统一调配救援人员,景区救援指挥部下设办公室,主任由兼任,人员从各成员单位抽调。

  (三)办公室及下设各工作组、成员单位职责

  1、办公室职责

  (1)负责处理应急日常协调事务;

  (2)负责向各组传达指挥部指令;

  (3)负责与各组的联系,督促各组工作;

  (4)报告各组救援工作的重大问题;

  (5)负责事故应急救援工作情况的汇报和上报;

  (6)承办指挥部交办的其他工作。

  2、安全组:组长由安全部兼任。

  (1)负责提供并划定事故的高危险区、危险区、缓冲区和安全区;

  (2)负责协助查明事故的直接原因和责任;

  (3)负责组织事故现场保护、维护事故现场和区域治安交通秩序;

  (4)负责疏散事故区域内的无关人员;

  (5)负责处理与事故有关的其他治安问题;

  (6)承办指挥部交办的其他工作。

  3、各成员单位职

  (1)综合管理办公室负责通知救援指挥部各成员单位启动预案,综合协调各成员单位、事故发生单位组织实施救援;

  (2)景区安全部负责组织事故现场的安全警戒、人员疏散、交通管制、受害人员营救、火灾扑救、现场及周围地区治安秩序维护。

  四、运行机制

  1、预测预警

  景区管理处负责开展突发公共事件的日常监测,建立常规数据监测、风险分析与分级、值班等制度,向社会公布值班电话,安排专人负责突发公共事件报告和相关信息的收集、分析。对可能发生和可以预警的突发公共事件应按照规定的程序和时限及时上报,按照预警的方式、方法、渠道做好预警工作。

  2、信息报告

  景区要建立健全突发公共事件快速应急信息系统。信息采集、报告、核实、反馈要全面、真实、准确,突发公共事件发生后,事故发生单位要及时向总经理报告。

  3、应急处置

  (1)先期处理

  突发公共事件发生后,景区救援指挥部和事故发生单位要立即采取措施控制事故事态发展,组织开展应急救援工作,并及时向上级报告;

  (2)应急响应

  突发公共事件发生后,驻景区救援单位要按照指挥部的要求积极响应,做好各自的工作;

  (3)指挥与协调

  景区突发公共事件指挥部全面指挥、协调事故的处置工作;

  (4)应急结束

  重大突发公共事件处置工作结束,或者相关危险因素消除后,现场指挥机构予以撤销。

  4、建立突发公共事件报告制度

  景区内凡涉及突发公共事件,事发单位及知情人不得隐瞒不报、谎报、阻挠上报,必须立即向应急救援指挥部报告。

景区高峰期游客安全应急预案 篇3

  为切实保护好武当山风景名胜资源,使风景名胜资源达到有效利用,做到以最快的速度到达现场,以最佳的方法灭火,把火灾所引起的损失减少到最低限度,根据武当山风景区目前的管理职责分配情况及实际需要,特制定本预案:

  一、指挥系统及其职责

  1、火灾总指挥部

  总 指 挥:刘建平(6666)

  副总指挥:姬富国 (6888) 张刚(6988)

  成 员:局办及各部门有关负责人

  职 责:全面指挥救火安全过程

  片区指挥:太子坡景区 李强(6122)

  南岩景区 曹树清(6707)

  琼台景区 尚 超(6199)

  金顶景区 肖兴群(6588)

  职 责:根据火灾发生的天气、发生地的地形及扑火资源等情况,迅速组织扑火力量进行扑救。

  通 讯:移动电话、座机、对讲机、广播,要求全天候保证畅通。

  2、火灾现场指挥部

  总 指 挥:姬富国 (6888)

  职 责:审查扑火方案,动员和组织扑火力量赶赴现场,向上级有关部门报告及向邻区呼援。

  参 谋:周国锋(6708)

  职 责:研制适合实际情况的扑火方案,并依据当时的气候、地形、扑火力量等情况来确定扑火的具体措施,及时把火灾现场的发展情况汇报给总指挥部。

  3、扑救组

  组 成:景区护林防火大队、辖区各中队、村组防火应急分队 负 责 人:刘锋(6388)

  职 责:按照防火指挥部的要求,组织现场人员合理科学的扑救森林火险。并根据实际情况,及时组织受森林火灾威胁的居民和财产转移。及时把现场情况通报指挥部。

  4、交通组

  组 成:武当山旅游车队、景管局、索道公司各确定1人。 负 责 人:薛华军(6112)

  职 责:服从总指挥部调度指挥,负责调集车辆和索道,及时输运扑火力量,并要求协助医疗组运送伤员、食物等。

  5、医疗组

  组 成:特区红十字会、特区医院、景管局、并至少配备2名医护人员。

  负 责 人:张正东(6638)

  职 责:服从总指挥部调度指挥,配备必要的医疗器具、药品等救护车赶赴现场,负责救护伤员。

  6、宣传组

  组 成:护林防火大队、政策法规科、各配备2名人员 负责人:王华(6333)

  职 责:服从总指挥调度指挥,动员现场人员投入扑火行动,及时向指挥部传递现场情况,负责现场秩序及治安。

  7、后勤组

  组 成:景区各经营单位、个体经营户

  责任人:邓永林(6188)

  职责:服从总指挥部调度指挥,协助车队运送前线食品及其他用品。

  8、善后组

  组 成:火灾发生地所属片区中队全体成员、景管局

  负责人:张刚(6988)

  职 责:负责火灾调查及处理,如有人员伤亡,则还要负责做好安抚工作,并拿出处理报告。

  二、具体实施方案

  一旦发现火情,应立即拨打火警119,同时还要通知护林防火大队及火灾发生地所属片区责任人,报警及通知人员应快速准确地报告发生火灾的地点及具体位置、火势大小及火源情况。

  1、如果是森林火灾,灭火人员必须马上成立临时指挥部,调动一切救火专业人员、干部群众及现场人员。除用灭火器材对火势进行控制外,要立即对火势、风势、火灾发生地地形及现场可进入性作出较准确的判断,然后分小队进行隔离带的选择与建立。积极配合消防队的工作,如果火势得不到有效的控制,则应该向上一级部门报告。

  2、如果是建筑性火灾,首先要确定是否有人员被困,同时通知护林防火大队及火灾发生地所属片区负责人,并带上由2到4人组成的医疗救护组。在专业灭火人员未到达时,应立即组织现场人员进行火势控制,如果是文物着火应尽量抢救未被毁坏及即将遭到毁坏的文物,如果火势加大,除用建筑物附带的干粉灭火器使文物隔离大火外,还要充分发挥蓄水池的作用。

  3、如果是电失火,则不能慌忙灭火,首先要查明起火点,并找到电源开关,然后关掉电源,再组织现场人员进行灭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