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员密集场所应急疏散方案范文

2023-07-15

人员密集场所应急疏散方案范文 篇1

  为了增强同学们的消防安全意识和素质,提高师生的紧急疏散能力,严防在紧急状态下踩踏的事故的发生。学校定于10月31日举行消防安全逃生演练,制订如下演练方案:

  一、演习原则

  坚决做到“安全第一,责任明确,确保有序”。

  二、演习时间:

  20xx年3月27日,早上08:15

  三、演练对象:

  全校师生

  四、组织领导

  1、成立应急逃生演习活动领导小组。

  组长:谭宇协 副组长:张美良

  成员:陈卫建 陆姬 张迎丰 谢秀贤 张美俭 司徒秀姬 黄思红

  职责:全面负责指挥协调突发事件处置工作。

  2、演练分工:

  (1)现场指挥组:总指挥:谭宇协 副总指挥:张美良 陆 姬 陈卫建 李健昌

  负责指挥协调;掌握情况,及时报告;贯彻传达消防逃生演练领导小组命令,组织有关人员按预案程序对现场进行果断处置,并配备必要通讯器材和安全防护设备。

  (2)各班责任人(班主任):

  教给学生逃生、自护知识,确保整队、行走快而不乱,不拥挤,自护动作到位,不喧闹。

  (3)疏散指挥组:

  低年级教学楼 组长:朱秀碧

  一楼南侧楼梯口负责人:周玉梅 二楼南侧楼梯口负责人:杨绮雯

  一楼北侧楼梯口负责人:李锦芬 二楼北侧楼梯口负责人:李娟爱

  八角楼附近路口负责人:周海娥

  四年级教学楼 组长:方艳葵

  一楼楼梯口负责人:覃敏才 二楼楼梯口负责人:黄霭敏

  三楼楼梯口负责人:邱惠慧 四楼楼梯口负责人:劳剑开

  伟伦教学楼 组长:劳祝婷

  一楼中间楼梯口负责人:胡艳华 二楼中间楼梯口负责人:劳兰笑

  三楼中间楼梯口负责人:梁丽冰 四楼中间楼梯口负责人:梁玉玲

  升旗台附近路口负责人:梁爱雁 张穗梨

  伟伦教学楼路口负责人:黄思红 何伟雄

  综合楼 组长:谭银爱

  一楼中间楼梯口负责人:叶小琴 二楼中间楼梯口负责人:陈美娴

  三楼中间楼梯口负责人:关丽萍 四楼中间楼梯口负责人:关翠娟

  综合楼中间楼梯附近路口负责人:谢瑞萍 张瑞娟

  伟伦教学楼东面楼梯附近路口负责人:周素玲 马艳玲

  操场:蒋云英 杨民立 严晓芬

  基本职责:站在楼梯口,维持学生下楼梯秩序,保持楼梯通畅,无拥挤。学生顺利疏散完毕后检查各教室,然后撤离。

  (4)伤员救护组:负责将伤员护送到指定地点,如有需要直接送往医院救治。

  组长:徐素妹 组员:陈美娴 关素灯

  (5)报警通信联络组:张迎丰

  根据事态发展,及时报警,并向上报上级部门,并争取相关部门的支援。

  (6)摄影:李勤仲

  五、消防逃生演练前的准备工作

  各班召开班会进行动员和交代注意事项。要求学生在逃生时要守秩序,严禁争先恐后。

  六、消防逃生演练程序

  1、准备:全体参加演练人员各就各位,做好演练准备工作。

  2、以学校警报声为准,听到警报后全校师生有序疏散。

  3、应急疏散:听到警报和疏散通知后,所有人员按规定路线迅速从各个教室内跑出来,低头、弯腰,用湿毛巾捂住嘴巴和鼻子疏散至操场。

  4、清点整理:疏散时各班级按升旗位置集合好,各班主任维持好学生秩序、清点好人数。向各级组长汇报学生人数,再由级组长汇报给副总指挥,总指挥。

  七、疏散路线

  以班为单位,按早操出队的路线,有序地逃到各班升旗站立的地点集中。

  八、演练要求:

  1、学校制定活动方案,并向全体师生宣布,明确责职。

  2、要严格按照计划和方案要求开展逃生演练活动,不得随意更改具体安排。

  3、救护组准备好纱布、红药水、紫药水、胶带等卫生救护用品。

  4、听到逃生讯号之后,二人一排,有序地从教室中跑出,有组织地按规定的顺序、路线逃出教学楼,到达指定地点(操场)集中、清点好人数逐级上报(班主任、级组长、总指挥)。

  5、要求依次、快速、安全下楼,不能抢先下楼,不得推、拉同学,以免发生拥挤、践踏事故。

  6、疏散指挥组届时做好逃生指引,保持道路畅通。

  九、演练总结:

  1.在清点师生人数无误后,领导小组组长进行小结,并宣布本次消防逃生演练获得成功,演练顺利结束。

  2.演练结束后,各班有秩序地回到教室后,班主任就本班参加这次演练活动立即进行分析、小结。通过此次演练,使学生提高防空的安全意识,让学生真正掌握遇到空袭时自救和逃生的基本方法。

人员密集场所应急疏散方案范文 篇2

  为进一步加强人员密集场所安全管理,有效防范各类突发公共安全事故,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工作目标

  全面排查和治理商贸领域人员密集场所各类安全隐患,严格执行各项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建立健全相关单位安全工作责任体系和长效机制,强化安全管理和监督,提高安全保障水平,有效防范公共安全事故发生,促进我县商贸领域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

  二、领导组织

  成立人员密集场所消防安全专项整治行动领导小组:

  三、监管范围

  从事商贸经营行为的大型商场、超市等商贸流通企业。

  四、监管内容

  (一)排查治理各类事故隐患

  1、重点排查治理商贸领域人员密集场所消防疏散通道、安全出口、疏散指示标志、应急照明、消防车通道、防火防烟分区、防火间距、消防设施、灭火器材、装修装饰材料、电路线路老化等方面存在的火灾隐患,加强公共消防设施建设及维护管理。

  2、排查治理商超等人员密集场所是否存放有毒有害、易燃易爆等危险品安全隐患。

  (二)督促落实安全工作责任制

  1、检查督促商贸企业建立并严格落实法定代表人负责制,以及分管负责人、安全管理人员、各岗位人员安全生产工作责任制,明确安全责任。

  2、检查督促商贸企业依法设立安全管理机构或配备专(兼)职安全管理人员,完善技术设备安全管理制度,落实隐患排查治理制度。

  3、检查督促商贸企业加强全员安全教育,严格执行企业负责人、安全管理人员及特种作业人员培训及持证上岗制度。

  4、督促商贸企业建立应急救援预案,定期组织演练,严格落实值班值守制度。

  五、具体实施步骤

  (一)行业部门做好安排部署。行业主管部门要结合实际研究制定商贸领域安全监管工作方案,安排部署各商贸企业按照行业主管部门的要求抓好落实,并要求企业全体职工积极参。

  (二)企业做好自查自改。指导、部署商贸领域全方位做好自查自改工作,必须不定期对本单位进行“拉网式”排查,排查率要达到100%,做到无一遗漏。对自查中发现的问题和隐患必须立即整改。

  (三)行业部门做好督查检查。行业主管部门必须成立检查组对本领域人员密集场所进行不定期的专项督查检查和企业自查整改情况当前隐藏内容免费查看进行督查。

  六、有关要求

  (一)加强组织领导。要从讲政治、促发展、保稳定的高度,提高对人员密集场所安全监管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的认识,把人密场所安全监管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确保监管工作落到实处。行业部门主要负责人是人密场所安全监管工作的第一责任人,负责对本行业(领域)安全监管工作的领导和组织实施。

  (二)加强学习培训。行业主管部门要定期指导商贸企业开展安全生产方面的学习和培训,深入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生产安全事故报告与调查处理条例》等法律法规规章的学习,确保学习、培训取得实效。要加强对消防安全责任人、消防安全管理人和专兼职消防管理人员的培训、教育;重点指导和督促人员密集场所有关单位落实防火巡查制度,制定完善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并定期演练,切实提高单位的自防自救能力。对管理人员、从业人员未做到消防“三懂三会”(即懂得本岗位的火灾危险性、懂得预防火灾的措施、懂得火灾的扑救方法,会报警、会扑救初起火灾、会组织人员疏散)的,必须进行消防安全培训。

  (三)加强宣传教育。要充分利用广播、电视、网络等宣传媒体,加大对消防安全的宣传力度,在商贸流通领域营造良好的安全生产宣传工作氛围。要采取多种形式教育,对进入商场、市场等人员密集场所购物的群众进行教育,学习掌握消防安全知识和逃生方法。要发挥新闻媒体的舆论监督作用,对存在重大火灾隐患的单位及时曝光。

人员密集场所应急疏散方案范文 篇3

  为认真汲取近期火灾事故教训,深入推进春夏火灾防控工作,进一步强化人员密集场所消防安全管理,坚决确保全镇消防安全形势稳定,经镇政府同意,镇消防安全委员会决定自即日起至10月底,在全镇集中开展人员密集场所消防安全专项检查行动。制定工作方案如下:

  一、工作目标

  按照政府统一领导、部门依法监管、单位全面负责、公民积极参与的原则,集中开展人员密集场所消防安全专项检查行动,发动全镇人员密集场所普遍开展一次自查自改,综合采取强化检查、严格执法、加强指导、跟踪督办等措施,依法督促整改一批火灾隐患,关停一批不符合消防安全条件的场所,处理一批消防安全违法行为,挂牌督办一批重大火灾隐患,深入推进消防安全标准化管理,全面提升人员密集场所消防安全水平,坚决杜绝重大火灾事故,全力遏制较大火灾事故,有效减少一般火灾事故发生。

  二、检查范围

  1. 公众聚集场所。宾馆、饭店、商场、集贸市场、会堂以及歌舞娱乐、演出放映、游艺游乐、桑拿洗浴等公共娱乐场所;

  2. 医院的门诊楼、病房楼,学校的教学楼、图书馆、食堂和集体宿舍,校外培训机构,养老院,福利院,托儿所,幼儿园;

  3. 公共图书馆的阅览室,公共展览馆的展览厅、博物馆的展示厅;

  4. 劳动密集型企业的生产加工间和员工集体宿舍;

  5. 旅游、宗教活动场所。

  三、检查重点

  (一)行政许可。建筑物或场所是否依法通过消防验收或者进行竣工验收消防备案,公众聚集场所是否通过投入使用、营业前的消防安全检查;使用情况是否与消防验收或者竣工验收消防备案时确定的使用性质相符。

  (二)消防设施。消防设施、器材和消防安全标志是否完好有效,设有自动消防设施的单位、场所是否对建筑消防设施定期维修保养。

  (三)电气安全。电气线路、管路敷设是否符合国家标准并定期检测;电缆井(沟)封堵是否严密;是否对电器产品及其线路、管路进行维护保养;电动自行车是否违规停放、充电;是否及时整改电气隐患问题。

  (四)安全疏散。防火分隔是否符合消防技术标准要求,疏散通道、安全出口、消防车通道是否畅通,防火分区是否改变,防火间距是否被占用。

  (五)装饰装修。是否违反消防技术标准采用易燃可燃材料装修,外墙保温材料是否符合要求,是否违章搭建彩钢板临时建筑,外墙门窗是否设置影响逃生和灭火救援的铁栅栏、广告牌等障碍物。

  (六)日常管理。是否明确消防安全责任人、管理人及其职责,消防安全管理制度是否落实,是否落实常态化自查自纠;是否组织开展全员消防安全培训,员工是否掌握“一懂三会”知识(即,懂本场所火灾危险性,会报警、会灭火和会逃生);是否存在违规焊割、违规用电、违规用火的行为,营业性场所是否存在超员经营现象;是否存在“三合一”现象;属于火灾高危单位的,是否落实更加严格的人防、物防、技防措施。

  (七)值班值守。消防控制室是否符合消防技术标准,值班操作人员是否持证上岗并熟练操作消防控制设备;消防安全重点单位是否按照标准建立微型消防站,严格落实24小时值守制度,达到“三知四会一联通、处置要在三分钟”的要求。

  四、工作措施

  (一)开展摸底排查。各村(居)、各条线部门,组织全面排查学校、养老院、施工工地、商场市场、宾馆饭店、公共娱乐、医院等人员密集场所,彻底摸清底数,逐一查清隐患。消防部门加强对全市人员密集场所消防安全专项检查行动的统筹、指导,同时,严格落实“每日一查”制度,加大对属于人员密集场所的消防安全重点单位的检查频次和力度,重点检查单位消防安全主体责任落实情况;对规模较大、功能较复杂的,要组织技术力量,逐一开展“会诊式”检查。镇区、街道和公安派出所要依法履职,加强消防安全检查,落实网格化消防安全管理,组织对沿街的小场所、小门店,居民住宅区内的小超市、小饭馆、小旅店等场所,以及利用村民自建住宅进行改造的农家乐(民宿),开展全面摸排,提示消防安全,提醒消除隐患。

  (二)落实隐患整改。对一般火灾隐患实行“清零”管理,逐一明确整改措施、时限和责任单位、责任人,确保动态隐患随时消除,静态隐患见底归零。对重大、区域性火灾隐患实行综合治理,根据市政府统一部署,牵头和配合整治的地区、部门要加快落实整改方案、责任和资金,确保隐患按期整改销案。对一时难以整改的,依法予以查封、关停或落实超常规防控措施,督促单位加强巡防看守,切实降低社会面火灾风险。对符合失火罪、消防责任事故罪“两罪”立案条件的,依法立案查处,倒逼责任落实。

  (三)实施约谈曝光。各行业主管部门对工作措施不落实、存在严重火灾隐患的,所属行业系统单位的主要负责人要组织进行约谈,督促依法履职、整改到位。公安机关和消防部门全面约谈消防安全重点单位责任人、管理人,告知法定职责,明确工作要求,督促作出消防安全承诺。组织主流媒体集中曝光一批久拖不改的火灾隐患和消防违法行为,通过跟踪报道、明察暗访等形式对火灾隐患整改情况进行“回头看”,选取典型案例制作警示教育片,充分发挥强大警示震慑作用。

  (四)组织培训教育。充分利用微信、微博、广播、电视、短信、楼宇视频、户外大屏、宣传橱窗等媒介,提醒群众安全用火用电用油用气,掌握正确的逃生方法。开展“趁热打铁”警示教育,发生有影响的火灾后,要通过现场会、媒体采访等方式,对社会广泛开展警示性宣传。组织对人员密集场所消防安全重点单位消防安全责任人、管理人进行集中培训,督促社会单位对全体员工开展教育培训,所有员工必须全部培训一遍,新进员工必须经消防培训合格,消防控制室值班操作人员能够熟练操作自动消防设施。

  (五)固化常态管理。开展消防安全标准化管理达标建设评定活动,督促人员密集场所对照评定细则逐项开展自评,监管部门按照一定比例开展进行抽查,并将评定结果纳入部门评星、评级、年检等工作内容。10月底前,全市人员密集场所消防安全标准化管理创建达标率不低于70%,年底前不低于95%。对未创建达标的单位,纳入消防安全监督检查的重点对象,加大检查指导力度,对存在消防安全违法行为,依法从严查处,并纳入信用体系实行联动惩戒。推广应用单位消防安全管理平台,通过信息化手段,固化单位消防安全管理模式和检查内容。鼓励、引导公众聚集场所和生产、储存、运输、销售易燃易爆危险品的企业投保火灾公众责任保险。持续推进建筑消防设施联网监测系统、独立式感烟火灾探测器、简易喷淋、智能电动车集中停放充电点、电气火灾监控系统等物防技防手段应用,有效提升消防安全设防等级。

  五、工作要求

  (一)提高认识,加强领导。各村(居)、各部门要深刻汲取近期省内外火灾事故教训,清醒认识当前严峻的消防安全形势,按照镇消委会统一部署要求,立即组织开展人员密集场所消防安全专项检查行动,始终保持排查整治火灾隐患的高压态势。要逐级成立组织机构,主要领导亲自组织研究,分管领导亲自督办,加强组织领导和调度指挥。

  (二)严格监管,形成合力。各相关部门要按照“管行业必须管安全、管业务必须管安全、管生产经营必须管安全”的要求,各尽其职,各负其责,加强对本行业本系统人员密集场所的火灾隐患排查整治,及时消除火灾隐患。要建立健全信息共享、情况通报、联合查处、案件移送等机制,形成人员密集场所消防安全监管合力。

  (三)强化督导,落实责任。镇消防安全委员会将组成督导组,采取“四不两直”的方式,明查暗访工作任务落实情况。对组织有力、成效明显的,提出表扬;对工作不落实、进展缓慢的,通报批评;对发生较大以上及影响的火灾事故的,严格按照有关法律规定,实施责任追究。

  各村(居)、各条线部门人员密集场所消防安全专项检查行动开展情况请及时上报镇消防安全委员会办公室,10月23日前报送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