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风扬尘事故应急预案

2023-06-23

大风扬尘事故应急预案 篇1

  为切实做好重污染天气条件下建筑工地扬尘防治应急工作,依据《环境保护法》、《大气污染防治法》等法律法规和规范性文件,制定本预案。

  一、适用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全区范围内重污染天气时建筑施工场地扬尘治理的应急处置工作。

  二、工作原则

  坚持以人为本、预防为主,统一领导、分级响应的原则。

  三、应急组织机构

  成立恩阳区住建局建筑工地重污染天气应急领导小组。

  组 长:

  副组长:

  成员:市安监分站、市质监分站、区质安站、建管股、城建股全体工作人员及各乡镇(街道办事处)建管站长组成。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建管股,办公室主任由何鑫同志兼任。恩阳区住建局建筑工地重污染天气应急领导小组负责统一领导全区建筑工地重污染天气扬尘控制应急处置工作,重污染天气预警期间督促建筑工地严格落实施工扬尘控制措施或暂停施工作业、开展专项检查与应急处置工作;传达区重污染天气应急指挥部有关工作部署,通报有关单位应急工作情况,指导有关单位开展应急处置工作;跟踪、协调、督办建筑工地重大施工扬尘污染源处置工作;收集、整理、汇总、分析、处置建筑工地重大施工扬尘污染事件,研究提出有效预防和遏制施工扬尘的措施。

  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根据各自职责,落实监管范围内建筑工地扬尘应急处置措施,并及时上报应急处置工作信息。各建筑施工企业应成立企业内部重污染天气扬尘防治工作组,配合恩阳区住建局建筑工地重污染天气应急领导小组开展建筑工地扬尘联防联治,指导本企业建筑工地各项目部落实应急处置工作。

  四、应急响应程序

  重污染天气预警分四个级别,由轻到重依次为蓝色预警、黄色预警、橙色预警和红色预警。恩阳区住建局建筑工地重污染天气应急领导小组接到预警信息后,立即按照相应级别启动应急行动方案,分级采取应急措施,迅速向有关建筑工地发布预警信息及应急措施要求,督促相关单位严格落实施工扬尘控制措施或暂停施工作业。

  五、应急响应措施

  (一)蓝色预警响应措施

  恩阳区住建局建筑工地重污染天气应急领导小组通过电话、短信、网络平台等方式向各个项目发布预警信息。施工单位各项目部立即启动扬尘污染防治方案中相应的重污染天气应急预案,加强施工现场扬尘控制,采取有效的覆盖措施、增加施工工地洒水降尘频次。搅拌站骨料露天堆场、进料口增加喷淋频次,控制铲车上料产生的扬尘污染。

  (二)黄色预警响应措施

  在实施蓝色预警响应措施基础上,城区内施工工地停止土石方作业(包括:停止土石方开挖、回填、场内倒运、掺拌石灰、混凝土剔凿等作业,停止建筑工程配套道路和管沟开挖作业,停止工程渣土运输),搅拌站停止作业。建筑施工单位各项目部启动应急响应,合理安排施工工序,组织对本工地进行排查,落实施工扬尘防治措施。恩阳区住建局建筑工地重污染天气应急领导小组应组织对建筑工地落实扬尘措施进行巡检抽查,督促落实施工扬尘防治措施。

  (三)橙色预警响应措施

  在实施黄色预警响应措施基础上城区内施工工地停止混凝土浇筑、喷涂粉刷等施工作业。建筑施工单位重污染天气扬尘防治工作组启动应急响应,安排领导带班值班,对各项目部建筑工地开展巡查,落实工地扬尘防治措施。施工单位各项目部在应急响应期间实施小时应急值班,加强施工扬尘管理,实施更加严格的强制性扬尘污染减排措施。恩阳区住建局建筑工地重污染天气应急领导小组成立巡查组,对建筑工地落实扬尘措施进行抽查,督促建筑工地落实施工扬尘防治措施。

  (四)红色预警响应措施

  在实施橙色预警响应措施基础上,预警范围内建筑工地除特殊工艺、应急抢险工程以外,停止所有室外施工作业。恩阳区住建局建筑工地重污染天气应急领导小组实施应急值班制,研究部署应急处置措施,成立联合检查组开展监督检查,督促落实施工扬尘防治措施。

  六、应急终止

  (一)解除应急响应

  区建筑工地重污染天气应急领导小组办公室接到应急终止信息后,通知各项目解除应急响应。

  (二)总结评估

  应急响应终止小时内,恩阳区住建局建筑工地重污染天气应急领导小组负责将应急措施落实情况以书面形式报告区重污染天气应急指挥部办公室。

  七、保障措施

  恩阳区住建局建筑工地重污染天气应急领导小组负责对全区建筑工地重污染天气扬尘控制应急处置工作进行监督检查,并建立建筑工地扬尘控制应急工作通报、约谈等制度。对未按照有关规定落实各项应急措施的相关部门和单位进行通报、约谈及不良行为公示;对因工作不力、效率低下、履职缺位等导致未有效落实应急措施的,依据有关规定追究相关人员责任。

  本预案自印发之日起实施。

大风扬尘事故应急预案 篇2

  为治理大风天气扬尘污染,改善提高市区空气环境质量,特制订应对四级以上大风天气(含四级,下同)扬尘治理应急预案。

  一、适用范围

  市内五区及高新区清扫保洁范围的所有道路,以及市区内所有开槽出土的施工现场、建筑拆除工程现场。

  二、启动程序

  市区风力达到四级以上时,启动大风天气扬尘治理应急预案。

  (一)市城管部门和建设部门要与气象部门建立气象信息通报机制,当遇到四级以上大风天气时,第一时间通过电话、传真或电子邮件发布预案指令,通知市内各区启动应急预案。

  (二)市内各区接到通知后1小时内启动相应的大风天气扬尘治理应急预案防治措施。

  (三)启动应急措施后,市城管部门和建设部门立即对各区落实情况进行督导检查。

  三、防治措施

  (一)市区主要街道和重点区域每天机械化清扫作业2次以上,洒水3次以上,同时实施不间断喷雾降尘。

  (二)市区“四横八纵”主干道、二环路、省市行政中心、火车站、汽车站等重点区域多功能洗扫车不间断洗扫作业;市区次干道、出入市口等道路进行道路冲洗作业;市区小街巷等停止人工清扫作业,加大沿街垃圾收集、捡拾和清运力度。

  (三)全市环卫作业人员全员上岗,增加早、中、晚快速保洁人员,重点收集、拾捡隔离带、墙根、机非隔离栏等部位的各种垃圾袋、落叶等零散垃圾,延长垃圾转运站工作时间,增加落叶、垃圾清运频次,确保6小时内清运完毕;严禁焚烧树叶等。

  (四)除应急抢险施工外,市区所有开槽出土的建筑工地、建筑拆除工程一律暂停施工,渣土车一律暂停运输渣土;混凝土搅拌站和预制砂浆企业一律暂停生产作业;对施工沙、土等物料实行严密覆盖。城管和建设主管部门要加强执法巡查,及时纠正违规施工作业行为。

  (五)各区要组织办事处动员辖区机关、学校、企事业单位、沿街商家按照“门前三包”环境卫生责任制的要求,迅速清理责任区内的各种垃圾袋等零散垃圾。

  四、工作要求

  (一)加强组织领导。市内各区要成立大风天气扬尘治理应急工作小组,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并做好本辖区所有道路、开槽出土的建筑工地以及建筑拆除工程防治大风扬尘应急方案的制定和落实工作。

  (二)加大宣传力度。新闻单位要广泛宣传大风天气扬尘污染防治工作的重要意义和正面举措,有针对性地制作公益宣传广告,引导广大市民养成文明习惯,不乱扔烟头垃圾,号召社会各界支持、参与省会扬尘治理工作,形成齐抓公共管、全民参与的浓厚氛围。

  (三)严格督导检查。市政府将对各区以及有关部门的工作情况进行检查验收和评比,对工作成绩突出、效果明显的单位和部门进行表彰;对工作不力,效果不明显的单位进行通报批评,并通过新闻媒体进行曝光。

大风扬尘事故应急预案 篇3

  为了确保突发事件处理妥善,抢救有序,措施得力,最大限度的减少不必要的损失,特制定如下紧急预案:

  一、组织机构:

  1、公司安全生产突发事件紧急救助领导小组:

  组长:李凌国、崔克臣

  副组长:崔克臣、李凌申

  组员:魏九生、李伟、魏建、李志胜、范文龙

  2、车间安全生产突发事件紧急救助领导小组:

  组长:李伟、魏建

  副组长:李志胜、范文龙

  组员:孙庆友、僬胜杰、李文川、张东颖、刘金平

  3、后勤安全生产突发事件紧急救助领导小组:

  组长:李凌申

  副组长:崔克臣

  组员:于韦水、孙庆坤

  二、职责:

  1、报警:凡在生产岗位发生的安全隐患,报各部门负责人或组长、副组长。如果各部门负责人不在,视危险情况可以自动报警(火警:119;急救:120)与此同时,要报告组长、副组长。报警时,要报明出事地点、单位、电话、水源地点,并询问消防或救护人员到位时间,及时接警。

  2、现场抢救:将遇难人员抢救到安全地带,并实施抢救;留出救援通道,尽快关闭设备总闸及电源。

  3、现场维护:由出事部门的组长和组员维护现场,以免火源或隐患继续扩大。

  4、为消防人员带路,协助消防人员灭火。

  5、积极参与事故现场的调查取证。

  6、维护现场秩序,及时通报现场情况。

  7、调查结果的处置。

  三、人员分工:

  1、报警:发生事故后,由业务部经理或安全生产领导小组组长、副组长报警。

  2、救助:总务处处长负责;

  3、现场维护:车间主任及安全生产领导小组组长或副组长负责。

  4、现场联络:办公室、业务部、财务部协助消防单位通报现场情况;

  5、调查处置:安全生产领导小组全体成员合作完成。

  四、疏散引导组职责:

  1、熟记安全出口位置和疏散指示标志。

  2、了解出口宽度及结构形式,掌握人员疏散时间。

  3、火灾发生后,根据灭火方案确定疏散路径。

  4、发出疏散信号,疏散引导组人员要定点定位,指挥疏散,维护秩序。

  5、人员疏散完毕后,应再检查一次,确保人员全部撤离现场。

  五、安全防护救护组职责:

  1、首先抢救人员,其次抢救贵重物品。

  2、配合消防人员进行现场灭火。

  3、做好警戒,维护好火灾现场秩序。

  4、对抢救出的伤员,要迅速与医院联系进行抢救,对抢救出来的物品要看管好,不得遗失。

  5、保护失火现场,无关人员不得进入。

  六、紧急预案的资源保证:

  1、消防器材定期检查、维修,存放易发现的固定地点;经常疏通水源管道。

  2、突发事件的联络电话要上墙,并保证全体员工都牢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