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假留校学生实地调查及温情互动活动策划书

  一、实践简介篇

  实践主题:

  “让寒假不再寒冷”——寒假留校学生实地调查及温情互动

  宗旨与目的:

  本次实践由复旦大学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学院团委组织,旨在调查寒假留校学生真正的需要,深入调查留校同学的生活状态,为他们结局实际生活中的困难,并送去温暖,尽力为他们提供支持和便利。这次实践是团委对学生真正生活的深入关心和调查,充分体现了团委对学生生活的重视,也体现了团的工作在群众的良好影响力。

  实践内容:

  问卷调查、个案访谈、小组工作

  (一)问卷调查

  形式:问卷发放、问卷收集、数据提取、数据分析

  意义:直接从学生的手中获取数据,从根本上了解学生的真实需求和想法,对今后的相关的工作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和实用性。

  目标:力求科学严谨、客观公正、深入浅出

  (二)个案访谈

  形式:温情访问、dv拍摄(辅以小段文字说明)

  意义:真实客观的反映学生生活,对试图了解寒假留校学生生活的实际状况提供最有力的真实记录,为继续研究提供典型资料。同时,给留校的同学同学带去关怀,送去温暖。

  目标:真实再现、客观反映、真情流露、温情互动

  (三)小组工作

  形式:集体活动,联欢互动

  意义:加强学生之间互动交流,通过一起过节等方式给同学送去最真挚和温馨的关怀,使同学的寒假生活充实而有意义。

  目标:使同学切身感到寒假里工作者带来的温暖,并且引导同学过一个丰富有趣而又充实的寒假。

  二、 问卷调查篇

  “让寒假不再寒冷”问卷分析报告

  (本次问卷共发出110份问卷,有效问卷数为100份,问卷原稿,以及原始数据附于附录中。)

  选择题

  part 1 寒假计划

  1、选择在校期间准备“上培训班“有28人,准备“兼职”的有32人,“在寝室或图书馆看书”43人,“在学校里和同学一起度过”24人,“参加社团等活动”4人,在校期间准备“在同学家度过”6人,“旅游”11人,“为下学期预习课程”9人,“自学课程”20人。还有1人“上网”。

  选择“上培训班“的28人中,选择“英语”的有23人,占82.1%,“二外”7人,占25%,“电脑”10.7人,“职业培训”2人,占7.1%。

  选择“兼职”的32人中,选择“文案工作”7人,“发放问卷”1人,“做家教”10人,还有少数人回答做“超市兼职” 、“翻译”、“礼仪”、“销售”,还有一些可以提高能力、与本专业相关的实习或工作。

  2、希望一起过寒假的人选择是“父母或亲戚”有61人,“男(女)朋友”15人,“好朋友”28人,“一个人”13人,还有个别人选择同事或陌生人。

  3、寒假在校期间如果遇到困难,第一个想到去求助的人,选择“学校”7人,“同学”38人,“父母”34人,“老师”5人,“社会组织机构”2人。还有2人回答会找“朋友”帮忙,4人认为应该自己解决。

  4、回答了解学校等的信息时,选择“看报”有17人,“杂志”10人,“上网”92人,“传单”6人,“辅导员”9人,“辅导员以外的老师”7人,“校园信息公告栏”15人。

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