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个人学习心得 篇1
经过教师专业发展的校本培训,给我最大的感受是理论得到提升,观念得到转变,我深感肩上压力的沉重,更感职责的重大。我要不断地思索,不停的探讨,永不停止的实践,把自我的工作落到实处。
一、教师应具备学习精神、敬业精神、奉献精神和创新精神
1、学习精神。知识经济的到来,学习型社会的构成,新课程改革的上场,不得不促使教师们参加到学习中来,继续教育,终身学习。教师要不断地学习,勤奋地钻研,要使自我的观念能够与世界教育发展同步。
2、敬业精神。教师要把办好教育作为自我的一项事业来做,爱岗敬业,热爱学生,严谨笃学,团结协作,为人师表,以高度的职责感做好本职工作,对教学工作精益求精,并能够与时俱进,根据学科的发展,及时调整教学资料,提高专业发展水平。
3、奉献精神。奉献精神是教师的基本职业道德。教师不仅仅要向学生们传授科学文化知识,更要向学生们传承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不仅仅要教会学生们怎样学习,更要教会孩子们怎样做人。教师承担着培养各种本事、塑造完美人格等许多重任。所以,教师的工作是没有止境,也无法用尺寸计量的。他们必须具备一种特殊的精神,默默无闻的劳动来自于对教育事业的执着和对教学的热爱,源于看到学生成长的喜悦,并由此感到个人生活的充实和价值。
4、创新精神。教育改革是学校的生命之所在,是学校发展的必由之路。教师要开展创新教育,首先必须有创新精神和创新本事。这种创新包括教学理念、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学资料等诸多方面协调一致、相辅相成的创新,也包括教师自身的创新素质。
二、转变教育观念,营造良好氛围。
观念转变是课程改革重中之重的问题,是课程改革的重要目标和资料,是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重要条件,新课程倡导“确立学生主体地位,尊重学生、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让学生体验获得知识的过程”的理念。站在学生学习的角度进行教学设计,把教学过程变成在教师指导下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究学习的过程。教师要精心设计学生的学习活动,让学生在多种多样的学习活动中,获取知识、发展本事。
在钻研教材中,尽量发掘教材中的情感和情趣因素,根据不一样的教学资料设计和运用不一样的教学方法,根据不一样的教学方法设计不一样的教学活动,根据不一样的教学活动制作不一样的教具和道具、图像和幻灯片,以最佳的情景、画面、音乐、色彩和语言效果刺激学生的感官,从而到达梦想的教学效果。
三、改变评价观念,注重课后反思。
在指导学生学习的学习过程中,教师及时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给予及时评价,使评价成为教学过程的一部分,以评促学,以评促发展。
课后教师要对教学效果进行反思,要善于发现问题、总结经验,不断改善和提高。进取撰写反思型教学案例,不断地记录和积累教学工作
中的体会、经验和资料,有利于教学工作的深入进行,有利于不断提升自身的理论水平和教学本事。每教完一节课后,教师记下本课的创新“亮点”。找不足之处,写出改善之法。想应做之法,留下瞬间感悟,不断积累成功的经验。
老师个人学习心得 篇2
而学好英语这门语言,对于我们来说,会有如下好处:
第一、 从小培养良好的英语的听说读写的基础,在相关企业迎接更为复杂困难的英语学习大有裨益;
第二、 一旦毕业,选择英语类专业工作将使得我们的成功几率大为增加,比如:除了英语类专业之外,相关专业还有:国际经济法专业、国际贸易类、商务专业、医学专业、国际政治专业、历史专业、考古专业、传媒专业、舞蹈专业、财务专业、文学专业、师范专业、数学专业、工程专业、电子专业、生物技术专业、软件和信息技术专业等,都离不开英语的学习或国外文献资料的查阅,没有良好的英语基础,这些专业领域是不会取得重大建树的。
第三、 对于某些重点学校,或者与国外建立了友好交流关系的学校,只有那些具有优势英语的学生才有可能被录取参加国外友好学校的交流活动;
第四、 即使是有偏科倾向的学生,如果她的英语口语或者写作或者翻译有一技之长,将来即使是没有考上大学,他也会被社会广泛需要的,比如从事翻译、口译、英语教师、幼儿园老师、外贸行业等。
第五、 语言好的学生,其右脑的智商相对更高,反应更灵敏、沟通更快捷易懂、给人印象更深刻,在竞争激烈的社会中,更有优势,更容易夺得一些机会。
第六、 如果你想将来出国,就不会在语言关方面花费很多金钱、时间和精力去补课,而是一站式通达国外,获得更多良好教育的机会,也更容易引起外国机构的青睐,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老师个人学习心得 篇3
缘起
说起来我为啥练瑜伽,起因是很搞笑的,我说出来你们也会觉得可笑。我自小是个体育白痴,说白了就是小脑不发达,一切需要手脚协调的运动对于我都是难题:十几年来我喝了足有半个游泳池的水也没学会游泳,长跑短跑中长跑从来都没及过格,乒乓球接不到,羽毛球发不出去,跳舞象鬼子进村……总之我从小学到大学,体育就没有及格过,枉费我一米七三的身高,我的体育老师们提起我来都恨得什么似的。等到大学毕业后我终于松了一口气:不用考体育了!人生总算有点阳光了!
可是实际上我还是想要运动的,也许这是骨子里的遗传吧,我老爹每天5点起床去长跑,刮风下雨就在阳台原地跑;我老妈当年横渡过长江,是一等一的游泳健将。我一直想找到一个我喜欢的,可以坚持下来的运动,不然想想下半辈子不是坐着就是躺着,最多逛逛街,那也太恐怖了。
为啥选择瑜伽呢?嗯,并不是看了啥宣传啥大师的书籍,而是因为:第一,它和其他激烈运动相比貌似对小脑没有太大要求;第二,它是赤脚的。。。。。。我脚大哇!买鞋难啊!女式运动鞋没有我的码,男式的我穿着蠢死了!而它,是不用穿鞋的!于是,我就跑去报名,开练了!!
过程
我第一次上课应该是在23岁?或24?练习了一年,以高温瑜伽为主,说来惭愧,那时候认为高温瑜伽减肥。其实瑜伽真和减肥没有半毛钱关系,底下我会详细说这个事情。后来搬了家,附近没有好的瑜伽馆,就停了;中间找到一个小瑜伽馆,又练了半年,后来对其环境实在不满意,也就放下了;在家里自己有时也跟着慧兰瑜伽做一做,但说不上多么持之以恒;一直到来了上海,经过地点价格时间教练的一个综合考虑,找到了一个健身房,正式重新捡起了我的瑜伽练习,这一练,就是两年半,其中因为疾病中断过三个月,基本上是保持着一周两到三次的上课频率,主要以流瑜伽和阿斯汤加为主,偶尔也上上高温瑜伽。
练习频率其实很重要的,起码要保持一周一次,因为我是专挑自己喜欢的教练的课,所以上的不算勤;有一个和我差不多同期练习同等水准的女孩子,她是跟着自己喜欢的教练满上海的跑(她是通卡),上课频率比我高多了;我眼看着她一步步超过了我,现在可以做很多高难度的动作。所以,如果有条件的话,还是多去上上课吧,嗯……
心态
我不算多么专业的练习者,也没系统学过解剖啦、肌肉啦、骨骼方面的知识,所以,我只能以一个业余爱好者的角度给出我的一些建议,其中我第一要说的,而且重点要说的,就是心态问题。
我第一次上课时,老师并没有注意到我,也没有特别指点和鼓励我,说实话,我的入门和老师没啥太大关系。第一次站在瑜伽垫上的时候,我做的很差,很差,很差。反正你能想象到一个体育从来没有及格过的胖子能做到多差,就有多差。但是当课程结束的时候,我已经决定,要练下去了。为什么?因为我觉得身体很喜欢它,我的心也很喜欢它。就这么简单,我 喜 欢 它。
你一定要喜欢它,才可能坚持练下去;如果你尝试了许多教练的各种课程,还是一想到要去上课就觉得头疼,跟完成任务似的,我劝你,放弃吧,没啥大不了的。运动有很多种,去找一个适合你的,你喜欢的,你才会坚持下去,才会取得进步,真没必要和瑜伽死磕,这又不是练了就能百病不生长生不老!!
说到这里,我多啰唆两句,也许对于真正意义上的瑜伽来讲,其实我还是个门外汉,瑜伽最重要的一个环节:冥想,我始终做的不好。许多资深瑜伽教练和大部分瑜伽书籍,都在说瑜伽是一项很高级别的心灵运动,导致很多人不是把它看得玄而又玄,就是很容易将其妖魔化。我只是觉得,做为运动本身来讲,并没有高低层次之分,并不是说你去练瑜伽了,练好了,你就可以傲视跳健身操的、跑步的、游泳的其他锻炼者了。相反,我觉得长跑者很可敬、舞蹈者很优美、游泳者是浪里白条、打球者积极主动、习武者威风凛凛……都是很好很好的,就象我前面说的,如果你和瑜伽没有共鸣,没关系,还有那么多选择在等着你,你一定能找到你的真命天子!--我是在说锻炼吧?
总之,放平心态,可以去尝试,但,不要勉强;人生几十年,勉强自己长期去做一个不喜欢做的事情,真是不划算;也不要抱着多么功利性的心态,那么就算你坚持下来了,也很容易出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