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线战疫感人事迹学习心得总结

2023-03-01

一线战疫感人事迹学习心得总结 篇1

  2月3日,在疫情防控阻击战的关键阶段,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组部部长陈希在电视电话会议上强调,党员干部应挺身而出、英勇奋斗,坚决防止高高在上、浮在表面、空喊口号的形式主义作风。疾风知劲草,烈火炼真金,疫情防控的一线就是广大党员干部的“试金石”,唯有扎实工作,敢担当、善作为,方可在疫情防控的战场上守好一方土,撑起一片天,向人民交上一份重实效、负责任的答卷。

  要挺身而出、英勇奋斗,勇当防控阻击战中的“先登卒”。想要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全体党员干部必须怀有“逆行战‘疫’,舍我其谁”的决心与勇气,将红旗插在前线、堡垒筑在火线,争当防控一线的排头先锋,遇事不推诿,攻坚不退缩,在阻击战中与病魔“短兵相接”。领导干部应将指挥部设在战线前沿,深入一线发光发热,敢作为、真作为、有作为,用实际行动当好疫情防控的“领头雁”;将防控责任扛在肩上,真正做到哪里有疫情、有群众,哪里就有党组织坚强有力的领导,哪里就有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要鼓舞斗志、凝聚力量,做好防控阻击战中的“司号员”。面对疫情,信心比黄金更重要。从98年的抗洪抢险到08年的援助汶川;从03年的抗击非典到如今的疫情防控,党和国家都用自己的昂扬斗志,鼓舞全体中华儿女积极向上,共克时艰。每位党员都是宣传片,每个支部都是宣传点,防控疫情不仅要在一线工作中奋勇当先,也要在精神高地上吹响号角。全体党员要时刻具有榜样意识,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将党密切联系群众的优势转化为疫情防控的工作优势,鼓舞群众,凝聚群众,做好疫情防控中的“司号员”“战鼓手”,团结一切可团结的力量,坚定信念,不畏风雨,发动一场党群齐心的人民战争。

  要擦亮双眼、求真务实,敢为防控阻击战中的“排雷兵”。在疫情防控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不切实际、盲目乐观等问题,都是战场上务必重视的“雷区”,是党的大敌、人民的大敌,一旦触碰,不但会犯错误,更可能出人命。靠前指挥并不是握握手、拍拍照,扎实工作也不是填数据、喊口号;大话空话只会扰乱军心,过度乐观极易贻误战机。战斗堡垒不能留蚁穴鼠患,防控红旗务必要深插真埋,每位党员干部都要敢做防控阻击战中的“排雷兵”,对于诸如“办一件事,填六七张表”“走访6小时,填表两小时”的“暗雷”,要第一时间引起警惕、迅速行动。要做到“不埋雷”“能探雷”“敢排雷”,抓实工作、落实责任,扫清疫情防控中的“雷区”,将疫情阻击在防线之外,将这场战“疫”打赢、打实,打到位。

一线战疫感人事迹学习心得总结 篇2

  昨日入睡前,笔者在关注疫情之余打开“微信运动”,本以为在全民“禁足”的特殊时期运动步数会全部“飘绿”,可是没想到依然有30多位好友运动步数达到了万步以上,仔细一看几乎全部都是身处街道、社区等防疫一线的同事们。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疫”中,如果说医护人员是冲锋在前的“急先锋”,那么基层干部便是安定后方的“后勤兵”,正是他们不停地冒险奔走,才换得人民群众安心“宅家”。

  进门入户宣传排查,是他们给群众吃下“定心丸”。前几日,500万武汉同胞散居全国各地让国民忧心忡忡,抢购不到口罩、酒精和双黄连口服液让大家惴惴不安,面对来势汹汹的疫情,恐慌的氛围在全社会弥漫。这时,基层干部们迅速行动,进门入户科普“戴口罩、不出门、勤通风”等疫情防控的正确做法,将专家学者的意见建议编成顺口溜、制作成快板唱词,用通俗易懂的乡话、土话为群众解惑释难,反击谣言中居心叵测的“伪科学”,引导广大群众自觉“禁足”家中,动员武汉返乡人员主动登记,这才有了街道空荡、广场无人的“壮观”场面。

  寒风凛冽坚守岗哨,是他们为群众守在“阵头上”。新春佳节期间,不少人抱有侥幸心理,冒险走亲访友,大大增加了聚集性疫情发生的概率,为疫情防控增加了很大阻力。为此,基层干部们在街头村口、小区门前设置劝返点和体温检测点,核实进出社区、村庄的人员信息,劝阻试图走亲访友的居民,为确实有需要进出的人员测量体温、记录信息。尽管寒风吹散了他们的鬓发,路灯拉长了他们的身影,有时甚至还会遭受少数群众的不满和指责,但是他们始终坚守在疫情的防控的“阵头上”,一遍又一遍地劝阻着那些耐不住寂寞的人们,看似不讲情面,实则大爱无边。

  走街串巷送水送菜,是他们替群众装满“菜篮子”。在倡导全民自我隔离期间,食物储备不足是困扰一些留守家庭和武汉返乡人员家庭的重要问题,为了既从严落实隔离制度,又不让隔离群众口渴挨饿,基层干部们便自告奋勇当起了“送菜工”,他们手拎“菜篮子”,奔走在街巷中,将米面粮油、瓜果蔬菜挨家挨户、准时准点送到隔离群众手中。他们用一棵棵蔬菜、一粒粒大米向落实隔离措施的群众传递战胜疫情的信心,坚定他们落实隔离制度的决心,从而构筑起全民群防群控的严密防线,为打赢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凝聚了强大合力。

一线战疫感人事迹学习心得总结 篇3

  邢云堂、刘晓燕、于本蕃、阿西阿呷、孟照林、张波、吴亚东、陈志强、周荣亮、亚库甫·阿沙木都等10位先进个人和武汉站“头雁”党团员突击队1个先进集体,是铁路行业300余万干部职工的优秀代表。他们奋斗在铁路工作基层一线,有的潜心钻研高寒高铁操纵方法和作业标准,填补了世界相关技术领域空白;有的年纪轻轻就成为“工匠达人”,用勤学苦练证明“90后”不是“娇滴滴的一代”;有的坚守在海拔4800米的唐古拉站区,用工作“零误差”保障青藏铁路安

  全畅通;有的长年在“慢火车”上为彝族老乡服务,被誉为大凉山美丽的索玛花;有的精准服务铁路疏港运输,在疫情防控常态化条件下促进货运增量;有的将青春献给铁路科研,助力复兴号关键系统核心技术达到国际领先;有的投身“智慧京雄”建设,让雄安站熠熠生辉;有的矢志不渝科技攻关,为高铁装上“智慧大脑”;有的从警15年,用慧眼和铁腕守护铁路车站安全;有的在贫困村扑下身子一干6年,展示了铁路扶贫的“铁担当”;有的在疫情最严重的时候坚守武汉站,成为防疫物资转运的“头雁”……他们以实际行动诠释了人民铁路为人民的根本宗旨,践行了交通强国、铁路先行的历史使命,集中展示了铁路人的先行风采、服务本色、担当品格和奋斗精神。

  发布仪式现场播放了“最美铁路人”先进事迹的视频短片,从不同角度讲述了他们的工作生活感悟和价值追求。中央宣传部、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负责同志为他们颁发“最美铁路人”证书。

  “最美铁路人”获得者表示,新时代中国铁路领跑世界,奋斗其中,倍感自豪,面对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立足岗位、笃定前行,积极投身交通强国铁路先行生动实践,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展现新作为、做出新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