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英语的心得体会 篇1
今年九月新开学不久,发现自己所带的一名学生上课心不在焉,烦躁不安,有时还趁机打盹。上课不跟着老师的节奏走,不记笔记,明显没有学习激情。我当时很纳闷,因为我带过的学生还没出现过此类现象。课后,我就查阅了文理分科成绩,使我大为吃惊的是,该学生是一名从重点班考进实验班的学生,位于年级前100名,再仔细一看英语成绩,我惊呆了,30分,排名年级倒数位次,但该同学的理化生成绩均列年级前茅,也就是典型的跛子腿现象。因为这些学生一直要带到高三毕业,我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于是我关切的问他发生了什么事,他没有立刻回答我的问题,而是很无助的问我:“人为什么活着?”突然听到这样话,我预感到问题严重,就马上追问其原因,他犹豫了一会说:现在都高二了,可我的英语怎么也上不去,很努力地背单词,可总是记不住,一点希望都没有了。我对英语没一点信心了。
后来,我就从多方面了解情况,高一的`英语老师告诉我,这个学生英语基础差,没有兴趣,高一学习一直很吃力,他其它学科成绩不错,”后来我又和家长联系,了解其中学的英语学习状况。初一,初二根本没好好学,这学期,他是从重点班考到实验班的,这位同学的情况我不太清楚,后来从多方了解到:他中考英语才考了50分。高二结束后的暑假请家教补课,可几乎没有效果。只是英语差,总分上不去,所以该学生压力很大,才出现了上述情况。
高中词汇的学习是英语学习中的难点,而词汇是英语学习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我感觉自己有责任很重,因为这关系到孩子的前途。所以我就想办法帮他攻克单词关,帮助他提高英语成绩。首先,我给他介绍一些简单、重要且实用的音标知识;第二,教他一些实用的构词法。第三,平时给他布置几个重要的短语和句型,及时督促检查。除此之外,最重要的是鼓励他,让他有自信做好这件事,上课时遇到比较简单的题,我就让他展示,及时发现闪光点予以表扬。这样他坚持了半个月,强化背单词,他变得不再绝望,对自己充满信心。真心祝愿他在高考中,考出自己的最佳水平。
高中英语的心得体会 篇2
中等生具有一定的学业基础,但他们缺少对知识的对比归纳和总结,即知识迁移能力有待提高。他们对教师满堂灌多持欢迎的态度,并希望教师多讲语法,详细讲评练习。而自己的处理作业的时候,却常常忽视对语境题干和篇章大意的理解,心态浮躁,粗心大意。于是,更应该建议他们课后多练题,多提问,多动脑。
待进生基础薄弱,词汇量少,又缺少语法知识,而且学习态度不够端正,只喜欢听老师讲,却不愿意自己多读,多背。其实,他们最大的学习障碍是词汇较少,最致命的弱点是不肯多读。对这一群体学生,学单词、学造句、学翻译是很有效的提高办法。
于是,了解学情,正确处理教学目标与学生需要的关系,是搞好教学工作的`前提,分层次布置练习,分层次要求和面批作业是让不同群体学生学有所得的关键。
第二,语法讲解,注重反复出现,归纳总结。
很多高中生在学习英语语法时,总是抱着“一口吃个大胖子”的希望来学习。但是,这样的想法是极不合理的。首先对于记忆这一关就不可能出现一蹴而就——很少有神童是可以过目不忘的,大多数人的记忆都还是依靠“反复出现,加深印象”的办法来实现的,对于语言学习更是这样。同时,在我们的现行教材中,也充分地体现了这一特点:比如,这个单元学习一个生词,后一个或几个单元就可能出现其派生词汇;又比如,高一上学期就学习过强调句了,而在高二好几个单元的课文或练习中,都又出现了强调句,这就是知识的反复出现。而我们老师教学,更应该注意好这个反复出现的环节,千万不能忽视它。
高中英语的心得体会 篇3
这是我踏上教师岗位以来的第二个年头,而来到任教刚满半学期。好在有学校领导同事的帮助,已经使我很快的适应了这里的环境与工作。由于工作环境的转变以及我还有所匮乏的教学经验,半学期教学中,我感触颇多。在这里,就谈谈我这段时间的教学心得。
首先,了解学情,有的放矢。
本学期刚接到高二(二)、(三)班学生时,无论是老师之于学生,还是学生之于老师,双方感觉都既陌生又新奇。怎样尽快的`了解学生,并使学生适应我的教学方式,是我面临的第一个问题。就此,我从班主任那里得到了两个班上学期的考试成绩表,并分析学生层次,记忆学生名字。在与学生有了一定接触以后,还从班主任那里咨询了部分学生的性格特点、学习态度等情况,以便我更好的了解学生。而另一方面,我尽量在课后多与学生交流,走近学生,表明自己友善的心态。对于教学中对学生的要求,我也会在课堂上反复重复,以加快学生对于老师教学方式的习惯。
然而谈到学情,我们自然而然就会给学生分出层次,如尖子生、中等生和待进生——层次并非“等级”,并不是说要将学生三六九等的区别对待,而是对学生的程度、梯度进行划分,便于老师开展辅差培优的工作。
尖子生具有较强的理解接受能力和一定的自学能力。他们对教师的满堂灌肯定感到不满意,他们希望教师点拨指导,多给他们一些发问和练习的机会,多给一些自主学习的时间,也就是所谓的精讲多练。同时,还要时时注意尖子生的成绩起伏及学习状态,伺时给予鼓励肯定,并帮助其发现改进不足之处。
高中英语的心得体会 篇4
在过去一年的英语教学中,作出如下几点总结:可利用上半学期的时间从语言、词汇、语法、句型等方面系统复习。要尽快使学生适应高中英语教学,具体做法是:培养学生课前预习、课后复习的良好学习习惯;坚持用英语授课,要求并鼓励学生用英语思考问题、回答问题;根据高考要求,从高一年开始就需要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教会学生一些阅读技巧,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另外,课后要多与学生接触,尽快和学生熟悉。高中英语教学要始终贯彻交际性原则,强化学生主体意识“让游泳者到水中去。”这是交际语言教学理论的思想核心。语言学家毛鲁(ke morrow)曾说过:
do you think this unit is difficult for you? what do you think is the most difficult point?或者what’ s your suggestion on how to deal with the next unit?坚持这样做一段时间后,学生会主动向教师反映上一个单元中还没有弄清的教
学内容和在新课文预习的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这样,就能做到因材施教、教学相长。交流师生感情促进学生求知人的心理结构是有智力、意志、情感三个基本因素组成的。情感因素在培养学生学习兴趣,促进学生积极主动接受知识的.过程中起到关键作用。教师应采用教学情感性若干策略:①激励性。善于发现学生的优点和特长,正面诱导。②支持性。给遇到困难、丧失信心、情绪低落的学生以必要的心理援助。③愉悦性。相互信任、彼此融洽的师生关系,可以使教学取得更加满意的效果。师生书面语言的交流是中学阶段师生情感交流的最佳方式。通过长期的师生书面交流,能够使学生对本学科学习兴趣盎然,使教师课堂内外教学得心应手,达到教与学的高度配合.通过以上这些教学的方法,让我这在教学中接触到的学生可以让他们的口语;书面表达有一定的提高.当然高中英语教学还有许多地方仍然需要摸索然后进步,总之,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高中英语的心得体会 篇5
就拿强调句来说,高一第一次遇见这种句型的时候,相信每个老师都会把它作为重点,进行透彻的讲解,并一一举例练习。而当高二再次出现同样句型的时候,是不是就略为带过,稍作提示就完了呢?我想,这时也许是更应该强化巩固的时候了吧。因为往往学生在第一次接触一个知识的时候,都觉得陌生,不易理解,而当第二次见面时,又觉得好像什么都“知道”了一样。不过,这样的“知道”只是记忆中残存的一点印象,只是一知半解——尤其对于基础不很扎实的学生来说,也许第一次接触就没吃得透彻,所以此时更应该抓住他们似懂非懂的心理进行练习回顾。当然再次重现,不需要像第一次见面那样全面见解——那样既花时间,学生也不耐烦。所以要把握讲解的尺度,作好归纳总结的`工作。
比如再讲强调句,那我认为首先要简单回忆it is/was ... that/who ...的基本结构,什么时候可以用who,这几个词在句子中不充当成分的内容。然后,举一个简单的句子,让学生分别对它的主语、宾语、状语进行强调,换成强调句,进行练习。而后,再用练习回顾强调句的特殊疑问句和一般疑问句的语序,以及l这样的特殊结构变为强调句的用法。真正做到保证语法讲解有条理,不啰嗦,就练习归纳总结语法规则,帮助学生记忆。
第三,帮助学生找方法,取巧入门。
在与学生的接触交谈中,我发现很多学生对于自己的学习状态不清楚,更谈不上什么学习方法——反正老师教,他们学,课后做作业,从来没有去思考过为什么要这样学,怎样学更好这类问题。于是,学习上盲目,没有目的性,加上懒惰思想的滋生,自控能差的特点成为学生学习就此搁浅的主要症结。
相反,如果我们老师能够走近学生,而不要高高在上的一味灌输知识,更多的站在学生角度,了解学生的思想思维,帮助他们找方法,找巧门,带着他们英语入门,也许更能带动他们学习的兴趣和热情。
高中英语的心得体会 篇6
对于英语语言学习,最大的拦路虎就是词汇、短语的记忆。要谈记忆的方法,不仅抽象又乏味,那不妨尝试一下看似简单幼稚的记忆思维。例如,pull和push这两个词很多学生到高二了还分不清,怎么办?看啊,pull的`“l”不像钩子吗?就是钩过来,“拉”的意思咯,由此区别push的“推”。又例如,be in charge of和be in the charge of,一个是“负责”,一个是“由……负责”,要记忆怎么办?对比啊,后者比前者多一个the,而后者的汉语意思比前者多一个“由”字,有被动的意味。多一个单词,就多一个汉字,多一个意味,不是就好区别了吗?再如,out of question和out of the question,怎么记?我说“有the就有问题,没the就没问题”,可不是吗?前者意为“没问题,办得到的”;后者意为“不可能,办不到的”。
这样只看单词或短语的形来记忆它们的方法,看似笨拙幼稚,但是也许更能帮助一部分学生记忆,提高兴趣。毕竟高中学生的思维模式还处于发展之中,而要让他们接受一些抽象的知识,何不将它们具体化呢?
以上,是我近期教学中的一些感触和想法,难免浅显片面。但本着“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的信念,我会在以后教学中悉心听取学生的反馈意见并虚心接受老教师的指导,以竭尽所能提高教学的质量,对学生的学习真正起到指导、帮助、影响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