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立冬包饺子心得体会

2024-06-19

迎立冬包饺子心得体会 篇1

  立冬那天,姥姥说要吃饺子,我问为什么,她说因为是个传统的习俗,如果立冬不吃饺子,耳朵会被冻掉的。我哈哈大笑,不吃饺子真的耳朵会被冻掉吗?!这真是个有意思的事情。

  这是我第一次包饺子,只见姥姥把馅儿放在饺子皮的中间,两只手捏着两边,两个大拇指轻轻的往下一压,一个圆溜溜的像个小元宝的饺子就出现在手上。“这么简单,我也行。“学着姥姥的样子,我拿起一块现成的饺子皮,放了点肉馅,使劲的一捏。哎呀,不好,饺子两边漏馅了。”嘿,不信了,再来一个。“为了不露馅,我使劲扯,饺子的中间破了个大口子。没办法,我慌里慌张的又拿了一个皮儿包外边。哎呀,终于把馅包住了,可是我的饺子变成了个“饺子哥”,比别的饺子大出一圈来。姥姥看着我这个“饺子哥”,眼泪都笑出来了。

  我折腾了半天,终于包完了一盘。瞧,我包的饺子花样百出,最大有“饺子哥“那么”威武“;最小的像弹球那么”圆润“;最尖的似乎能把手心扎破;最扁的如同小鸭子的嘴巴;最细的又细又长,像蛇一样弯弯曲曲地躺着;最胖的如同姥姥的身材,敦敦实实的戳在那里……不过没关系,因为外观的丑陋不会对饺子的美味有丝毫改变。况且爱因斯坦说过:”如果箱子比里面的肉好,那可真是太糟糕了。“姥姥看着我这歪歪斜斜或躺或卧的饺子,有预谋的说:“没事,没事,一会自己吃自己包的哈。“

  姥姥在包好的饺子上轻轻洒了一层面粉,我问为什么,她说为了不让饺子粘在一起。我笑了:“这些饺子是不是“扑面而来“啊!“姥姥指了指我鼻子上沾着的面粉:”你不也是“扑面而来”吗!“

  下饺子了,我期待的看着饺子在锅里翻滚着,口水流了一地:“马上就要吃饺子喽。“话音未落,饺子仿佛要跟我作对似的立刻露出了”五脏六腑“。我傻眼了,看着一锅片儿汤,低下了脑袋。

  包饺子让我认识到生活中看似简单的事情,学起来其实真的不简单。

迎立冬包饺子心得体会 篇2

  今天是二十四节气的立冬,天气变化之快让人无从适应,昨天还是二十度的天气今天就要大幅度的降温,大风刮了一天,昨天还想出门拍一下最后的秋天景色,还没来得及拍,今天的大风就把树上的叶子一扫而光了,真正的冬天已经来临了,有点惋惜没能在镜头里留下秋天的美景。

  在我国北方,特别是北京、天津的人们爱吃饺子。为什么立冬吃饺子?因为饺子是来源于“交子之时”的说法。大年三十是旧年和新年之交,立冬是秋冬季节之交,故“交”子之时的饺子不能不吃。所以今天正好赶上周日也就有时间在家包饺子啦,是白菜猪肉馅的,味道还不错啦,不过口味好像有些偏淡,但我向来主张不能吃太咸的食物。看!全家人吃的还是津津有味地,不知道其他地区在立冬这个节气里有什么说法?

迎立冬包饺子心得体会 篇3

  上课铃响了,杨老师大步流星地走进教室,笑眯眯地说:"今天我们要聊冬至包饺子喽!"杨老师的话音未落,教室里顿时炸开了锅,同学们有的一蹦三尺高;有的高兴得手舞足蹈;有的大声喊道:"老师,快开始吧!"

  包饺子前,老师给我们播放了冬至的视频,还给我们讲解了关于饺子的相关知识。如:冬至又称小年,是中国的传统节日,这一天北方吃饺子,南方吃面团。饺子还是中华的传统美食呢!

  这时只听杨老师说:"同学们,看完视频,咱们就开始包饺子吧!"听了老师的话我的心里如十五个吊桶打水——七上八下:我昨天才刚学会包饺子,今天就上“战场”了,这时我眼前仿佛出现了这一幕:我的饺子张开了小嘴,好像在嘲笑我:"你怎么这么笨啊,连个饺子都包不好,你还能做什么事情?"只听杨老师一声令下,大家开始包饺子了。

  首先,我拿起一个软软的饺子皮放在左手上面,再用勺子取出适量的菜馅贴在饺子皮的正中间,按一按,接着把饺子皮中间对折捏一捏,免得馅都露出来,然后我把饺子皮所有的地方都捏了一遍,这样,我的饺子就大功告成了。我想要把它摆在盘子上,可它怎么也坐不起来,就像刚出生的小孩一样赖在“床上”。恰好这时,杨老师过来了,我连忙向杨老师求助,杨老师用她那灵巧的小手一捏我的饺子,没想到饺子乖乖地就站起来了,顿时,我的心里像吃了蜜一样甜!

  这节课我们不仅知道了关于冬至的知识,而且吃到了自己包的饺子,真是受益匪浅!

迎立冬包饺子心得体会 篇4

  今天是“立冬”的节气。我们家要包饺子,我高兴得跳了起来。

  妈妈和好了馅儿,擀好皮,准备包饺子,我一边认真地看一边琢磨起来。怎么才能包好饺子呢?嘿!过了一会儿,妈妈把一个小巧玲珑的饺子包了出来,真像个小元宝。哈哈!该我这个“小厨”上场了,我先拿起一个饺子皮放在手心上,然后加起一堆馅,小心翼翼地放在饺子皮里,接着,把中间对折,两边捏紧,哎哟!饺子露馅了,我赶紧把左右两边握紧,弄得我满手都是油,手忙脚乱的急得我脑门都冒出汗来了。这个饺子好歹包出来了。呀!忽然,面皮被黏在手上了,好不容易包的一个饺子还拿不下来了,我连忙抓来面粉补了一个洞又一个洞,真像个伤痕累累的士兵。唉!真没办法,下一个饺子就认真点包吧。这一次装好饺子馅,我左右开攻,一齐用力捏,好呀!下面没漏可是上面的馅漏出来了。于是,我又把馅往下放,终于进去了,我看不会再漏了,就把饺子使劲地合上了。总算比第一个强点。

  包饺子可真不容易!一看见妈妈包的饺子就胃口大开;一看见自己包的饺子就连吃都不想吃了。妈妈真辛苦啊!以后要多帮妈妈做点家务活。

迎立冬包饺子心得体会 篇5

  冬至,随着这个节气到来,冬天也跟着来了,在这寒冷的季节能吃上热气腾腾的饺子是一件非常非常幸福的事,而对于我来说更是留下了一段美好的回忆。

  冬至这一天,包饺子吃是一个习俗,传说只要吃了饺子,耳朵就不会被那寒冷的北风给冻坏。所以在冬至来临前几天,家人们一有时间就围坐在一起包饺子。虽然大家一起包了十几盘,但是大家都喜欢吃,而且人又多,结果冬至还没来,饺子已经吃完了。为了在冬至的晚上也有热腾腾的饺子可以吃,奶奶再一次准备了饺子皮和馅,大声叫道:“晚上想吃饺子的,赶紧来帮忙,包几个吃几个,不包的没得吃!”我一听,只能乖乖的加入了包饺子的队伍里。

  包饺子对我来说就是大姑娘上轿——头一回。不过,我还是胸有成竹的随手拿了张饺子皮,开始准备包饺子。饺子皮看上去很厚,不过我也没太在意这些,而是照着葫芦画瓢学着大人的样子在饺子皮正中间放了一大块馅,再用手指沾了点水在饺子皮四周涂了一圈,对折,然后使劲捏紧边缘。由于力度没有控制好,这饺子皮有的地方被捏出一个洞来,有的地方厚的好比一层墙。不管了就这样了,我的第一个作品,在我正打算放入盘里时,奶奶眼疾手快,一把把我的手抓住,拎了起来。奶奶仔仔细细地检查了这饺子两遍,过了一会儿,只听见奶奶哈哈大笑。其他人听见奶奶的笑声,也都凑过来看,然后捧腹大笑起来!我一下子被他们莫名其妙的笑声给整蒙了。我上下打量着饺子,这饺子除了凹凸不平、有洞、露馅和皮厚了点外,也没别的不好了啊?我一下子糊涂了,二丈和尚摸不到头脑,不知道他们为何笑的前俯后仰。但是看到大家笑,我也就情不自禁的跟着傻笑着,大家还以为我懂了呢!

  “知道错哪了吗?”突然有个声音从笑声中冒出来。

  “啊,不知道!”我不知情的摇了摇头,奶奶实在看不下去了,拿过我手里的饺子,开始剥饺子皮,一层、两层、三层……谁知这饺子皮不是太厚了,而是有好多层。我点了点头,数了饺子皮的层数,八层!我一共用了八张饺子皮。这是因为这里饺子皮是机器做的,超薄,薄的都快能透光了!而那第一次包饺子的我,依着葫芦画着飘,也不动脑子,一下子拿了八张粘在一起的饺子皮,我一下子恍然大悟了!脑中的谜团慢慢解开了!我的脸刷一下子就红了,大家见我这样,又接着笑开了花!

  就这样,在这寒冷的冬日,我经过了一次又一次的失败、一次又一次的努力,不仅学会了包饺子,而且还留下了一段美好的回忆!那个冬至的饺子特别特别的香……

迎立冬包饺子心得体会 篇6

  今天立冬,放学后我做完作业,就和妈妈一起包饺子。

  妈妈把一碗面粉倒到面盆里,再加上适量的水拌匀,然后揉到一起。和了一会,一碗面粉就变成了一个光溜溜的面球了,我也忍不住下手和了几下,妈妈看我揉个不停,就说:“好了,别揉了,盖上盖让它醒醒吧,咱们准备菜!”

  妈妈拿出一个大白萝卜,把它洗个干干净净,用擦子擦成丝,我看着妈妈擦几下以后又换个面,换了几下以后像一枝削好了的铅笔。我决定试一下,结果怎么也削不动,我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削了一下,削了四五下,就没有力气了,我拿开擦子一看,啊!这可不是丝,是末,我花了这么多功夫都白费了!妈妈说:“没有关系的,反正还要剁,只因为你的力气小才会这样!”妈妈把擦好的丝放到锅里煮一下,趁这一会妈妈把肉拿出来,我把肉放在盆里,在妈妈的指挥下,我放了三勺盐、一勺鸡精、倒了一些味达美酱油、放了一些香油,就开始用筷子搅拌,妈妈让我顺着一个方向搅,说这样拌的馅好吃。我搅匀了,妈妈也剁好了萝卜,我把肉和萝卜都放在一个盆里,就开始使劲地往一个方向搅,直到把它们搅匀了为止。搅完以后,我觉得胳膊很酸,我不得不休息一会。

  把馅拌好后,又拿出来和好的面,在面板上揉,我揉呀揉,把面揉成了一条“小蛇”妈妈拿起刀子“嚓嚓嚓“把面切成小块儿,我也试了几下,呀,刀子可真沉,我费了很大的劲才把这条“小蛇”全都切完,我们把切成的小块儿搓成圆柱形,又把它们按成扁的,我擀皮,可是,手怎么也跟不上去,两个手不知道怎么配合,擀好了,可是是个长圆的,之后我又擀成六边形、五边形、小花边,可是就是没有圆圆的,妈妈擀的皮又薄又圆,我觉得擀皮太难了!我们把馅放进皮中间,用食指和拇指把皮提到中间捏在一起,再把两边的捏到一起,一个饺子就成了,我捏的饺子扁扁的,馅有点少;妈妈包饺子是挤的,饺子肚子鼓鼓的,我们一边包妈妈一边对我说:“你知道吗?立冬这一天是白天最短、夜晚最长的一天,过了这一天,白天就一天比一天长了,立冬是我国的传统节日,也是重要的节气之一,这一天,大家几乎都会包饺子,现在还流传一句民谣“立冬不端饺子碗,冻掉耳朵没有人管”的说法,是为了纪念“医圣”张仲景为大众治耳之恩。

  包好饺子,我们把饺子放到锅里开始煮,妈妈说开锅以后要加三次凉水就熟了。很快,香喷喷、热乎乎的饺子就出锅了!

  饺子的味道真好,自己动手做得更好吃!也可能是饿了,我吃了一大盘!真香呀!就是做完以后,觉得胳膊有点酸!挺累的!

迎立冬包饺子心得体会 篇7

  “吧唧,吧唧……啊!”咦?这是什么声音?哦,原来是我们正在教室里吃饺子呢!

  今天是立冬,老师组织我们包饺子。打开袋子,一堆堆白色的饺子皮映入眼帘。我小心翼翼地取出一张圆圆的饺子皮,左手轻轻地托着,就像托着柔嫩的拇指姑娘。接着,我用勺子挖了一块馅儿放在皮上,用手蘸点水在饺子皮周围抹了一圈,上下对折皮儿,圆形的皮儿就变成了半圆形。最后,将饺子皮的边缘捏紧,一松一紧间,饺子皮有了皱褶,就像层层叠叠的花瓣,又像一把折叠扇子,漂亮的饺子让同组的同学羡慕极了。

  大大咧咧的李同学,拿起我包的饺子仔仔细细看起来,谁知,在他的拨弄下,饺子“内脏”很快冒了出来,汤汁溅得到处都是,原本好看的饺子现在变得惨不忍睹。旁边,一向做事冲动的陆同学等不及了,拿起饺子皮,挖上满满的馅儿,皮儿根本没法对折。看来,简单的事情,做起来未必真的简单啊。我招呼他俩停下来看我包:“动作要轻点,馅儿太多,皮儿就破,馅儿太少,饺子吃起来就没什么味道……”在我的帮助下,他俩静下心认真学起来。一会儿功夫,一只只展翅欲飞的饺子出现在我们的桌上。

  我们把包好的饺子交给老师,每组包出的饺子形状各异,大小不一,有的似一片片随风飘荡的柳叶,有的似小兔子耳朵,有的像美丽的蝴蝶,有的像一艘艘白色的小船,有的宛如喝酒的盅子,有的宛如小巧的包袱。

  “咕咚,咕咚”,一只只饺子排队下锅了,像一个个调皮的小娃娃在滑滑梯,“嗖”地一下,滑入锅中,直接潜入水底。过了一会儿,瘪瘪的饺子丰满了起来,渐渐地浮出了水面,同学们馋得直流口水。

  饺子终于熟了,大家一起品尝着自己的劳动成果,我们小脸通红,心里自豪极了!

迎立冬包饺子心得体会 篇8

  今天是立冬,我们家里要包饺子喽!我高兴极了!下了学我就赶紧往家跑,因为我迫不及待的想大显身手。

  到了家,我把书包放好先看爸爸怎么包饺子。爸爸准备好肉馅儿和饺子皮儿,开始包了。

  他先拿一个饺子皮儿放在手心,再用筷子夹一些馅儿,然后对折一捏,最后两边一按再一捏,一个小元宝就诞生了。这简单!轮到我这个“小厨师”了,我信心十足地拿起一个饺子皮儿,用筷子夹起一些馅儿,学着爸爸的样子对折一捏,竟然跟我想象的不一样,我觉得自己肯定会捏出个饺子来,可是馅儿太少饺子形状没被捏出来。最后,我把两边一按再一捏,哈哈,凑合着一个饺子包好了,可我包的饺子不像饺子,趴在案板上像一个“小枕头”。吸取了上一次的经验,我这回要来个真的了。这次我装好馅儿,用力一捏,呀!

  馅儿漏出来了。哎呀,这回馅儿竟然从皮儿中跑出来了。我用手把馅儿往里塞,然后再一按一捏,又一个“小枕头”诞生了。我真是哭笑不得,包饺子真是看着容易,做着难。我还要多练习。

迎立冬包饺子心得体会 篇9

  在人们还在享受秋日的阳光时,时间已飞快地来到了11月,立冬飘然而至。

  立冬,作为冬季的第一节气,今年的11月7日立冬,也就是今天,在民间有立冬补冬之习俗。在我国北方,立冬这天吃饺子 ,特别是北京、天津的人们爱吃饺子。我们聊城这边也吃饺子,为什么立冬吃饺子呢?因为饺子是来源于“交子之时”的说法。大年三十是旧年和新年之交,立冬是秋冬季节之交,故“交”子之时的饺子不能不吃。

  现在的人们已经逐渐恢复了这一古老习俗,立冬之日,各式各样的饺子卖得很火。

迎立冬包饺子心得体会 篇10

  今天中午,妈妈说要吃饺子,我和爸爸都举双手赞成,因为我们都爱吃饺子,而且妈妈说这次的馅儿是我最爱吃的荠菜馅儿,这荠菜还是妈妈春天的时候保存下来的呢,可真难得啊!

  为了美食,我也自愿加入了包饺子的行列。妈妈对我和爸爸分别进行了明确的分工,妈妈负责的工作最多也最辛苦,她负责买肉、剁馅儿、调馅儿、和面、揉面等等,我负责擀皮儿,爸爸负责包饺子和煮饺子。我第一次知道了,原来包饺子要这么多道工序啊!妈妈真是辛苦了!

  其实这些还都是准备工作,真正的包饺子过程还没开始呢。只见妈妈切下一大块面团,在案板上搓成长条,用刀切成一个个大小均一的小面团,再撒上干面粉,用手掌把小面团按扁。接下来就是我和爸爸显身手的时候了。我早就洗干净小手,迫不及待地要大干一番了,擀饺子皮儿可是我的强项,记得以前冬至包饺子,我都练习过好几次了。我和爸爸妈妈分工明确,配合非常默契,妈妈把按扁的小面团传给我,我再把擀好的皮儿传给爸爸,我拿起擀面杖就赶紧擀皮儿,生怕做的慢了影响爸爸包饺子的速度,可让我没想到的是,爸爸包饺子的速度根本没我擀皮儿的速度快,不一会儿案板上就积了很多饺子皮儿,他们都夸我能干呢,哈哈!

  我终于把所有的皮儿擀完了,可是爸爸还没包完,这时候为了统筹安排时间,妈妈先把热水烧上,等水开的时候,饺子也就全包好了。饺子还没出锅我就感觉到阵阵香气扑鼻而来,伴随着”伙夫“的走来,我感觉屋里已经香气弥漫了,我赶紧尝了一口,真香,想想饺子皮是自己擀的.,我就很有成就感。

  此刻,想着外面的大太阳,我们在屋里吹着空调,吃着美味的饺子,真是惬意啊,美哉!

迎立冬包饺子心得体会 篇11

  今天,是冬至。你们还不知道冬至为什么吃饺子吧?“冬至吃水饺是因为每年农历冬至这天,不伦富贫,饺子都是必不可少的节日饭,冬至也是一年当中时间最短的一天。”所以人们都流传了一个谚语“十月一日冬至到,家家户户吃水饺”。这种习俗是为了纪念“医圣”张仲景冬至舍药留下的。

  好了不说这些了,在今天晚上我也吃上了饺子,而且是三色水饺:第一种是绿色水饺。把菠菜榨成汁,再把汁撒到白面里和,让它们汇成一体,就成绿色的了,然后用绿色面包住白色面再擀成皮,包出的饺子像白菜一样绿色的叶子白色的菜帮,好看又好吃。第二种是红色饺子,是用胡萝卜汁和面就成了红色的了,美味极了。第三种是白云饺子,是不加任何的东西,用白面和的,一个个饺子就像云朵一样。

  面和好了,陷儿也拌好了,我们就开始包饺子了。奶奶擀面皮,爷爷和我包,我按照爷爷教我的方法认真地包起饺子,可惜我的饺子里面装的陷儿太少了。爷爷教我包了各种各样的饺子有的包成了“狗耳朵”、有的包成了“太阳花”、还有的包成了“相公帽”,真的有趣极了。

  饺子终于包好了,下饺子喽!我好期盼可以吃到我自己包的饺子啊!应该很好吃吧?饺子下锅后我就守在旁边看着,当锅里的水开了的时候,那一个个的小饺子就像舞蹈演员一样在锅里跳个不停。又过了一会儿,饺子终于出锅了,啊!真香!我馋的直流口水。忍不住吃了一个味道美极了。

  今天我好开心呀,吃到了色香味俱全的饺子。大家也要记得吃饺子哦!不然可别把耳朵冻下来啊!哈哈……

迎立冬包饺子心得体会 篇12

  昨天立冬,立冬吃饺子有好几种传说,一是,吃了立冬饺子,冬天不会冻耳朵;二是,秋收冬藏,这一天,改善一下生活,就选择了“好吃不过饺子”;三是,为了不忘医圣张仲景救济穷人的羊肉、辣椒和一些驱寒药材的“祛寒娇耳汤”之恩。不用考究为什么,我家按照习俗这一天就应该吃饺子。

  姥爷早早的准备好了饺子馅:大白菜、韭菜、海虾米,我下班后和面,现在家里厨房的小电器多了,用和面机和面特别省劲儿,只是往里面放入面和水就不用管它了,没一会儿劲道的面团和好了。

  家里一共4个半人,包了80个饺子,全部吃光光。已经在幼儿园吃过饭的小毛头也吃了5个大饺子。今年冬天我家人的耳朵不会张冻疮。

迎立冬包饺子心得体会 篇13

  今天是10月22日星期六,也是冬至。一大早我就听见妈妈切肉的声音:“咚、咚、咚。”真的,我都睡不着了,拿起手机看了一下,已经9:23了。

  我穿上衣服,走进厨房,看到妈妈正在包着饺子,我说:“我也要包。”妈妈说:“好,你先去把手洗一下。”“是。”我说。

  洗完手我又回到厨房,看到妈妈包好的几个饺子特别漂亮,也拿起饺子皮儿,用勺子把肉放到饺子皮里,包上后,肉都溢出来了,看来我放的肉太多了。第二个饺子放了1/3勺的肉,感觉还差不多,不过还是不好看,就像一个垃圾袋儿一样。第三个饺子只放了1/5的肉,结果太少了,像里面没有肉似的。

  我正打算包最后一个的时候,想起来看一下妈妈是怎么包的,照着妈妈的样子包出来一个不大不小、不宽不扁的饺子。妈妈看到了,连声说:“太好看了!”这让我又有了信心,继续包下去,又包了几个漂亮的饺子,还在里面放了几个硬币呢。

  最后妈妈把所有包的饺子放进了锅里,煮了一段时间。煮熟后端上桌,吃着吃着,我听见“咣”的一声,原来是姐姐吃到硬币了。之后,我也吃到了几个硬币,可是妈妈没吃到。

  那天是我们最高兴的一天,可惜爸爸不在家,不然我们会更高兴的。

迎立冬包饺子心得体会 篇14

  立冬为什么吃饺子?老理儿对此有两种讲法:一是立冬不端饺子碗,冻掉耳朵没人管。仔细看看那两边翘翘,中间圆滚滚的饺子,长的是不是有点像咱身体上的某个器官?没错,就是耳朵。据说,这饺子早在三国的时候就有了……

  饺子原名“娇耳”,是我国医圣张仲景首先发明的。他的“祛寒娇耳汤”的故事至今还在我国民间流传着。

  二是立冬吃饺子——交子之时。这个说法意思更简单。“交”就是交替、交接、交换的意思。您想啊,这饺子一般都什么时候吃啊?立冬、大年三十,这可都是新旧两个东西交接的时候啊。大年三十是旧年和新年的交接,而立冬则是秋天和冬天交接的时节,所以,“交”子之时的饺子是不能不吃。

迎立冬包饺子心得体会 篇15

  “我和我的祖国”在这欢声笑语的歌声中,同学们伴随着歌声,兴奋不已的来到学校的食堂。

  一进去食堂,就看见好几位家子在等着我们,他们准备了饺子皮、饺子馅、水和面粉。分完组,同学们就开始包饺子了。

  首先拿一张饺子皮放在手上,用勺子挖一点点肉馅,再用手蘸一点水,抹在饺子皮的周围,把饺子皮对折捏紧,然后把饺子皮的两边也一点一点都收拢捏紧,一个饺子就包好了,当我看到别的`小朋友包的饺子,什么奇形怪状的都有,有的是三角形的,有的像小包子,有的像一朵小花,还有的像小汤圆一样。我就有点沾沾自喜,觉得自己包的饺子白胖白胖的,比他们包的都好。

  同学们吃到自己亲手包的饺子,真美味,希望下次还能参加这种实践活动。

迎立冬包饺子心得体会 篇16

  “吃饺子喽!但是,药箱吃饺子,就要包饺子!”一听到这句话,我就响起了小时候包饺子的情景。

  那时候,我见到奶奶和爸爸妈妈还有爷爷都在包饺子,我也吵着要包。没办法,他们只好答应了。

  他们教我,我也不认真学,他们擀好了饺子皮,帮我盛好了馅儿,我就开始包了。我先找了个中心点捏紧了就卷起来,没想到竟把饺子的“头发”给捐掉了,成了“无发饺子”,我又开始包另一个,洗去了上次的教训,我就卷一段捏一段,结果我包成了一个“被烫了发的`饺子”。我怎么包也包不好,急的快要哭了,妈妈安慰我,说:“不要灰心,振作起来,认真学学,我们是怎么包的。”听了妈妈的话我振作起来,仔细的学大人是怎么包的,终于包出了一个像样的饺子,我乐得又蹦又跳……

  现在想起小时候包饺子的场景,真是好笑。

迎立冬包饺子心得体会 篇17

  今天,妈妈教我包饺子。

  先把面皮放在手上,再沾一点水,然后放上肉陷,最后按住两边,这样一个饺子就做了。可是,我放上去的肉陷好象很不听话,我按住左边时,右边的肉陷冒了出来,按住右边时,左边的肉陷又冒了出来,我双手同时按住,哈哈,肉陷可别想再跑出来了,正当我得意时,饺子的“肚子”破了,肉陷好像对我说:“你是包不住我的!”我只好赶紧再拿一张面皮,给饺子再穿一件“衣服”,这样我包的第一个饺子就做好了。看看妈妈包的饺子,再看看自己包的,简直就是天壤之别呀!

  经过我的反复练习,在妈妈的帮助下,我也总算能包出一个像样的饺子了。

  我相信,只要认真地、不懈努力地做一件事,就一定能做好。

迎立冬包饺子心得体会 篇18

  我今年10岁了,常听老人讲,过去吃饺子是过年过节的事。现在吃饺子已经成了家常便饭。可是,以前我只会吃饺子,却不会包饺子。

  一天放学回家,正赶上妈妈包饺子。我就凑上去学着包。只见妈妈包出的饺子一个个圆鼓鼓的,活像一排排小元宝。我怕包不好,就先拿擀面杖擀饺子皮。我从桌子上取个面团,先往桌子上摁了一下,面团变扁了,再用擀面杖把它擀成圆片,虽然不那么圆,也能把面团擀薄了,再往面片上放一些馅,用手把面片对角一折,从头到尾揑到一起,哈哈,像新月一样的小饺子包成了。

  但是,它的形像与妈妈包出来的饺子比可丑多了,像挨了几天饿的“小老鼠”。不行,再来一个!这回我多加了馅,饺子也变得丰满一些!我一个个不停地包了起来,一个比一个漂亮,花边整齐,亭亭玉立……我心中那高兴劲就不用提了,妈妈也表扬我学的快,包得好。

  饺子下锅了,盖莲上的饺子像一群大白鹅扑腾腾地飞入水中。我站在锅边,看妈妈煮饺子。妈妈一会儿盖上锅盖,一会又打开。锅里的水开了几个开后,饺子漂起来了,一个个都鼓满了气,活像一个个小舢板在沸水中游。当一阵阵香气钻到我的鼻孔时,我急不可耐地先尝了一个,嗬,这饺子比哪天包的都香,真像我吃的是大白鹅肉馅的饺子呢!

  后来,我悟出来一个道理:自己亲手包出的饺子比吃现成的更有滋味,自己亲手做的事比别人代替干更有意义。

迎立冬包饺子心得体会 篇19

  大家身边的大事小事处处都是,我亲生经历了一件小事,我想这个小事人人都做过。这是一个吃的,冬至这天人人都要吃的,是什么呢?鱼、可乐还是西瓜……答对了是饺子。

  我告诉大家一件事,我本来就在课堂上坐不住,听老师一说周五下午包饺子,就更加坐不住了。

  盼啊盼啊,冬至这一天终于来了。周五下午第一节课老师给我们讲了饺子的来历之后让我们去洗手,然后去活动室包饺子。在包饺子的时候,我一只手拿着一张饺子皮另一只手用勺子挖馅正包起来的时候可哪馅儿就是不听我使唤,不是从左边冒出来就是从中间冒出来。我抬头看了一下其它家长和同学他们都包了那么多饺子了,那些饺子形态各异,让人看了不流口水才怪呢!我看着家长们包出的饺子这么精致就对一位阿姨说:‘阿姨,请教我包饺子吧?’阿姨一边示范一边给我讲包饺子的方法和应该注意的事项。我又重新拿起一张饺子皮按照阿姨的方法去做果然真有效。不一会儿大家把饺子包完了,各种各样的饺子让我看着直流口水。

  水开了,煮饺子啦!爷爷说:大家赶紧把饺子放到水里,等饺子出锅的时候我心里美滋滋的。终于等到热腾腾的饺子出锅了,我一口气吃了很多,品尝到自己包的饺子,感觉快乐极了。

  冬至快乐!感恩老师,让我学会了包饺子、让我在学习中不断成长!

迎立冬包饺子心得体会 篇20

  夏天的暑假里家里包饺子。外公买来饺子皮,拌好饺子馅,叫大家都来包饺子。

  我也高兴地挤了进去,拿了一块饺子皮,学着大家的样子挑了一些肉馅,放在饺子皮中间。下面该怎么包呢?我要妈妈教我,学不会;要爸爸教,还是学不会。

  唉,看来我只能袖手旁观了,就在我转身离开的时候,我想起曾经学过的《充气雨衣》这篇课文,想到小林不怕失败、坚持不懈的精神。我觉得应该向他学习,就又留在了桌子旁,学着妈妈的样子,左手托着饺子皮,在中间放上肉馅,然后将饺子皮对折合拢,用右手打拇指和食指捏住饺子皮的一边,慢慢地往前推,打一个又一个褶皱,最后把口封住。

  一个漂亮的饺子终于被我包好了!真是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啊!

迎立冬包饺子心得体会 篇21

  今天中午,家里人一致要求吃饺子,可是姥姥最不爱包饺子,我突然间说:“姥姥我帮你包饺子。”姥姥很惊讶、满脸笑容的说:“好!”

  姥姥开始准备包饺子的佐料等,我也准备好了擀面杖。

  姥姥把揉好的面变成一个个小饼,我拿起手中小小的擀面杖将饼擀成片,平时看是很简单,我做起来却很难。擀的七扭八歪的,逗得他们捧腹大笑,我很急,心想我一定要擀好,经过一翻手忙脚乱,终于擀成了好点的片了,手膊累的酸痛。有的擀的很大,大的给姥爷包,包好像个“胖将军”;有的擀的很小,小的给姥姥包,包好后像个“瘦老头”。

  终于在嘲笑中包完了饺子,看了出锅饺子的形状,自己不禁笑了。家人吃着饺子说:“禹辰你真棒,这是我们吃的最香的饺子。”听着大家的表扬,我心里也很自豪。

  包饺子让我品尝到了成功的喜悦与自己小小的责任。我更体会到了动手实践的能力;体会了父母们做家务的辛苦。因此,我要养成天天做家务的好习惯(如:洗碗、擦地等),为父母们多分担!

迎立冬包饺子心得体会 篇22

  今天,我看见妈妈在包饺子,心里:以前都是妈妈包饺子给我吃,要不今天我来帮妈妈包吧。于是,我加入了包饺子的队伍。

  我拿过一张饺子皮,往里使劲夹馅,两手一挤,结果把饺子皮挤破了,馅都露出来了,饺子好像在开口笑我。我羞愧极了,恨不得找个地缝钻进去。妈妈走过来,对我说:“馅不能放多了。”我赶紧解救,用另一张饺子皮铺在上面,这才算堵住了漏洞。看着这个大肚子饺子,我不好意思地脸红了。

  我停下手里的.活,仔细地看着妈妈怎样包饺子,然后学着妈妈的样子,先拿起一张饺子皮,然后放上适合的馅,接着两边对齐轻轻的一捏。这样一个圆圆滚滚的饺子便诞生了,就这样我的手法,越来越熟练,动作越来越快,不一会儿,我和妈妈就包了很多饺子。

  晚上吃饺子的时候,我觉得越吃越香,因为饺子里有我的劳动。这件事使我明白了,万事开头难,只要坚持下去,一定能成功的。

迎立冬包饺子心得体会 篇23

  星期三,我们学校举行了一次包饺子活动。活动前的几天里,我可是高兴得一蹦三尺高啊,和家里人说了一遍又一遍。

  下午,我和同学们怀着激动的心情,来到食堂,带上一次性手套,包起了饺子。我先用勺子舀了一勺肉,再用水涂了一下饺子皮的边缘,然后我小心翼翼地把饺子边对折,用手指捏出了一个个花边,仿佛我也成了一位名气高高的大厨师呢!包了好一会儿,有一组已经包好了。我看了看我们组袋子里的饺子皮还剩好多呢,急得直跺脚,之后我就一个劲儿地包饺子,手的动作早已练熟了。终于饺子包完了,我们耐心地等着饺子出锅。我们吃着饺子,心里的成就感就写在脸上,那可是我们自己包的'饺子呀!

  我们自己包的饺子可真好吃呀!我可吃了不止两碗呢!

迎立冬包饺子心得体会 篇24

  我们全家都喜欢吃饺子,妈妈更是练就了一手包饺子的绝活。今天妈妈终于答应教我包饺子了。

  只见妈妈拿着一张饺子皮平摊在手上,又麻利地用右手夹了一团肉馅,放在饺子中央,接着在饺子皮的边缘轻轻抹了一点点水,然后两手翻飞,最后摊开,一个像小船似的饺子就完工了。

  我学着妈妈的样子,拿起一张皮,用筷子夹了一大团的肉馅儿包了起来。谁知那饺子皮根本不听我的指挥,我刚把饺子皮对折,那肉馅却调皮地从两边钻了出来,更可恶的是,我还没怎么捏,饺子皮却撑破了。我气急了,扔掉这个“破皮”饺子继续开工。这次,我吸取了教训,夹了一小团肉馅包了起来。这回倒是没破,可是包好的那个饺子肚子瘪瘪的。妈妈笑了:“这只饺子饿坏了!”

  算了,这么麻烦,不包算了!”我开脚想溜。妈妈笑眯眯地看着我,我不好意思了,厚着脸皮向妈妈请教,妈妈说:“你呀,太缺少耐心了,刚才的馅儿不是多了就是少了,更何况不管做什么事都得多练习才能做好……”在妈妈的唠叨声中,我耐下性子,听从妈妈的指导,一步一步地慢慢来。果然,一个元宝似的饺子在我的手中诞生了。我把它当作宝贝似的捧在手里,得意地向妈妈展示,向爸爸炫耀。饺子终于出锅了,吃着自己包的饺子,我的心里乐开了花。

迎立冬包饺子心得体会 篇25

  为了培养孩子们的动手能力和大家庭的温暖亲情,近日,双沟中心幼儿园大二班的幼儿与家长在老师的组织下进行了一场以“亲子同乐促进家园共育”为主题的亲子活动,家长和孩子们一起“包饺子”。

  整个活动在老师的组织下,家长的配合下井然有序。孩子们个个学得有模有样,有揉面的、有擀皮的、有包饺子的,俨然一个个小厨师。孩子们还创造了很多很特别的饺子:有的像太阳,有的像元宝,有的像月亮……家长们看到后高兴得合不拢嘴,现场其乐融融,幸福的笑容洋溢在每一个人的脸上。

  通过本次活动,不但提高了幼儿的生活服务能力,也培养幼儿爱劳动的好习惯。孩子们体验到了自己动手包饺子的乐趣,提高了幼儿的`动手能力,培养了幼儿爱劳动的好习惯,发挥了幼儿的想象能力。还使幼儿体会到了父母的辛苦,并把自己包好的饺子煮熟后,亲手喂给爸爸、妈妈吃,让孩子有颗“感恩的心”。

迎立冬包饺子心得体会 篇26

  童年就像一首歌,童年有欢乐,也有悲伤,更有追逐打闹,但最让我难忘的是包饺子。

  我们先进了活动室,眼前的景色令人眼花缭乱,有乳白色圆圆的饺子皮,有金黄色的饺子馅,还有各式各样工具,小白老师先向我们讲述了黄帝把饺子流传至今,每到逢年过节都要吃香喷喷的饺子,这意味着喜庆和团圆。然后小白老师给我们做了示范,先把饺子皮放在手里,三下两下就把馅塞进了皮里,一转眼的功夫,圆鼓鼓的饺子就做成了。

  我们也跟着争先恐后地抢饺子皮,先把皮托在手中,然后拿着勺子盛了一点金黄的馅,接着用食指和拇指把饺子捏合,再用其他手指把饺子皮封住,就这样,一个微笑饺子就包成了!

  一个个小巧玲珑的饺子就趴在面板上,似在促膝长谈,仿佛在排列军训,也向我们此刻在认真聆听不一会儿,小饺子们都换上了泳装,仿佛是一个个游泳健将,跳入水中,有的溅起一个个小水花,有的掀起了一层大波浪,瞧!他们有的自由泳,有的在水里翻滚,还有的在潜水呢!诱人的饺子香吸引着我,我迫不及待的捞起一个小小的饺子,细细品尝着,它的枝叶蔓延在每个人的口中。看着看着,我仿佛也变成了一个小饺子,在水里畅游着,也将起一朵朵水花,也躺在妈妈的怀抱里,让他们感到无限的温暖。

迎立冬包饺子心得体会 篇27

  “云云,今天我们吃饺子吧!”妈妈在厨房里对我说。我随声应和着,不一会厨房便传来哗啦啦的声音,妈妈似乎已忙得不可开交了。听到这声音,我坐不住了,真想跑过去凑凑热闹。

  平常都是妈妈包好饺子我直接吃,包饺子我可一次都没包过,好奇的我还真想试一下。好!说干就干。妈妈做起了我的师傅,首先学擀饺子皮。看起来很简单,要做起来,还真是有一些难度,妈妈擀出来的饺子皮又圆又大,还中间厚两边薄呢!真让我羡慕。

  但那一系列的动作在我手里就僵化了,擀出来的饺子皮又薄又长,妈妈说:“这样的饺子皮下到锅里就会破。”尝到苦头的我想要放弃,妈妈似乎看出了我的心思,她开始手把手地给我教,学得虽然还不太顺手,但比刚开始好了很多,成功的动力让我的兴趣大增,经过一番再接再厉后,我的水平大长。接下来该学包饺子了,妈妈把饺馅包在了面皮里,两手一合,饺子就包好了,圆鼓鼓的活像个大将军,而我包的却像个瘦老头还耷拉着,但此时我却没有轻言放弃,耐心地琢磨着、思索着,功夫不负有心人,一番刻苦努力后终于学会了,虽然脸上沾满了面粉,但心里却是美滋滋的。一个简单的包饺子,却蕴含着无数哲理,在这儿我想说,其实第一次就是成功的开头,只要你勇敢地迈出步伐,就会有成功的可能。

迎立冬包饺子心得体会 篇28

  爸爸壹大早就出动了。我和表哥觉得奇怪。爸爸平时总是起得很晚,今天怎么这么早就出去了。于是,我就去问奶奶:“奶奶,今天爸爸怎么这么早出去了?”奶奶笑着对我说:“不要急,壹会儿,他回来了,你不是就知道了。”

  过了壹会儿,爸爸回来了。他手上提了许多小菜。我连忙迎上去问:“老爸,买这么许多东西干什么,是不是有谁过生日?”爸爸边走边回答:“今天没有人过生日,是我想要给你们包饺子吃。”说完,他便从壹只黑色袋子里拿出壹大块肉。他又拿了壹把锋利得菜刀切了起来。

  我从厨房跑到自己得房间跳到床上翻来滚去,好不高兴。才闹了壹会儿工夫,爸爸就来叫我们壹起帮他包饺子了。

  我对表哥说:“不如我们来壹次包饺子比赛,怎么样?谁赢了,别人就听他得。”表哥爽快地答应了。好在他不知道我有壹个包饺子得模型,只要把饺子皮放在里面,再放壹些肉,两边壹压就好了。所以我想这次比赛我准赢。

  随着爸爸得壹声口令比赛开始了。我用模型压制饺子,壹个接壹个,非常快。表哥用手包饺子,好象老牛拖破车十分慢,壹分钟才做好壹个。

  比赛结束了,不用爸爸数,肯定是我第壹,表哥比我慢。爸爸当众宣布:“朱莉红得第壹,获得包饺子比赛得胜利。”啊,我第壹,我高兴得跳了起来。

迎立冬包饺子心得体会 篇29

  清晨,当我还在床上打盹的时候,一个声音把我吵醒了。我连衣服鞋子都没顾得上穿,光着脚跑到客厅,一声大喊:“是谁呀,我还要睡觉呢。”

  原来,我的朋友廖子鑫喊我去和他一起包饺子。我望了望我奶奶,给了他一点暗示。要知道,这个寒假都要被妈妈锁在家里的。他立马懂了,立马跑到我奶奶跟前,让她放我和他一起去包饺子。奶奶看着他那幅可怜巴巴的样子,可算是同意了。

  我来到厨房说:“你去帮我倒盆水,再把饺子馅和皮拿过来。”

  “好。”

  我们两个熟练地包着饺子。拿到饺子皮后,先用手指沾点水。粘在饺子皮的四周,千万千万不要将水粘在饺子皮的中间,不然馅就会粘在一起的.。粘好以后,将馅放在中间,手将饺子皮往上一哪,饺子皮粘在一起了,这就是水的作用了,能使饺子皮不会脱落,再反复捏紧,饺子就能下锅了。

  我终于学会做饺子了。我们吃着自己做的饺子,非常美味。

迎立冬包饺子心得体会 篇30

  每年大年三十,外婆家有一个传统——包饺子吃。今年也不例外,外婆早早就买来许多面粉,还有白菜、韭菜、瘦肉、香葱和生姜,开始动起手来。外婆在饭锅里和好面,又把瘦肉剁成末,再把煮过的菜切成小块放入肉里,继续剁碎,然后加入香油、盐、鸡精、葱花、生姜末和打糊的鸡蛋,最后搅拌成肉馅。

  我在一旁看着,对外婆说:“能让我学着包吗?”外婆说:“你还小,学不会。”我着急地说:“不就是包饺子吗?我肯定能学会。”外婆听了只好说:“好,好。”

  外婆把面团撮成条,切成大小均匀的块,然后擀成皮,把面块按成小圆饼,一张张饺子皮就摆在桌上了。外婆让我把手洗干净,准备包饺子啦!我迫不及待地拿出饺子皮,圆圆的面皮,捏在手里软软的。外婆先把面皮放在手心,馅放在面皮中间,再把饺子皮对折一下,用双手的拇指和食指熟练的一捏,把它捏成半圆形,这样,一个饺子就做好了。我按照外婆的样子做了一个,外婆笑着说:“你做的饺子就像一个小懒虫。”我一看,呀!我做的饺子“肚子”扁扁的,躺在那里,像在“睡大觉”,而外婆做的像一个个精神抖擞的“士兵”,整齐地排着队伍。外婆又拿起一张饺子皮,慢慢地教我包饺子。我认真地看着,再次包了起来。第一个饺子的样子依旧很难看,但总算有点模样!接着就是第二个、第三个,功夫不负有心人,包得一个比一个好。外婆高兴地说:“有进步!”受到外婆的表扬,我又再接再厉,包了好几个。虽然脸上沾满了面粉,但心里却是美滋滋的。晚上年夜饭我吃得可香啦!

  一个简单的包饺子,却含着一个道理,其实第一次就是成功的开头,只要你勇敢地迈出步伐,就会有成功的可能。因此,我要感谢亲爱的外婆,是她教我学做包饺子,也让我懂得了这个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