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个教师节慰问信 篇1
尊敬的全院教职员工:
九月金秋,杏坛飘香。值此第40个教师节来临之际,谨向全院教职员工致以节日问候和崇高的敬意!
过去一年,学院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和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广大教职工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秉承“正大气象,厚德载物”校训,积极推动学院改革发展,学院各项事业取得可喜成绩。
学院成功举行建校40周年活动,内涵建设不断深化,迎接教育部本科教学水平评估工作扎实推进,学科专业结构不断优化,校校合作、校企合作取得新的突破,党建思政工作迈上新的台阶,校园文化丰富多彩,人才培养水平稳步提升。这些成绩,是各级党委、政府和社会各界关心支持的结果,是全院教职员工勇于担当、团结拼搏、乐于奉献的结果,在此向老师们同志们表示衷心的感谢!
老师们、同志们,新的学年,学院将全面完成“十二五”发展规划并启动“十三五”规划,这也是学院迎接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的冲刺之年,今年教师节的主题是“带头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学院希望全院教职员工紧紧围绕立德树人这个根本任务,进一步树立职业荣誉感和神圣使命感,爱岗敬业,努力做好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工作,为实现学院转型发展科学发展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祝全体教职员工节日愉快、身体健康、工作顺利、阖家幸福!
此致
敬礼!
20xx年x月x日
第40个教师节慰问信 篇2
全校教职员工:
大家好!
仲秋校园,兰蕙争妍。在全党全社会学习贯彻系列讲话精神、全国教育系统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热潮中,喜逢第40个教师节,谨向你们致以节日的祝福和崇高的敬意!
风雨砥砺,年光似水。我校广大教师默默耕耘、无私奉献,不求闻达,甘守清贫,培养了一批又一批优秀人才,迄今已向社会输送了1万余名毕业生,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产业转型升级作出了应有贡献。回溯我校的发展历程,历经艰辛创业之路,办学校、迁校址、上等级,无不凝聚着全体技校人的心血和汗水。先辈们筚路蓝缕,以启山林;后来者承继其志,燃灯前行。如今的技校发展势头持续向好,教学改革深入开展,学科科研实力持续提升,干部和人才队伍建设有新突破,人事分配制度改革有新进展,思想政治工作得到加强,党风廉政建设有新成效。历史的接力棒在我们手中,回想技校老师们的崇德敬业、矢志不渝,我们没有任何理由推卸责任,没有任何理由辜负历史的托付。过去成绩的取得、当前事业的发展、未来新局面的开创,都离不开大家的共同奋斗,在此,学校真诚地感谢你们!技校的教职员工们,你们辛苦了!
“国将兴,必贵师而重傅。”技校乃技能之校,无技能则无技校。学校将进一步大兴识才、爱才、敬才、用才之风,扎实推进人才强校战略,努力形成有利于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制度文化氛围。希望我们进一步爱岗敬业、关爱学生,甘当人梯,甘当铺路石,把奉献技工教育作为执著追求的事业;希望我们刻苦钻研、严谨笃学,以人格魅力引导学生心灵,以学术造诣开启学生的智慧之门;希望我们进一步增强改革创新意识,着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希望你们带头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学为人师,行为世范。
百舸争流千帆竞,天时人事日相催。九月是扬帆的日子,之于师者意味着又一轮新的倾情付出。经历了30多年的改革开放,今天,已是能够梦想的中国;今天,已是兑现梦想的时代。当梦想正在变为现实,当每一个休戚与共的技校人的力量汇集成一条澎湃的河流时,技校的发展必将浩浩荡荡,势不可挡。学校将继续弘扬博学立业厚德立身的校训、继承优良传统,紧密围绕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以发展为主题,以改革为动力,以创新为灵魂,以稳定为保障,加强内涵建设,推进各项事业科学发展。让我们一如既往,团结一心,开拓进取,锐意改革,以实际行动为实现有特色的技能型实用型的技校而努力奋斗!
祝全校教职员工身体健康、工作顺利、家庭幸福,万事如意!
此致
敬礼!
20xx年x月x日
第40个教师节慰问信 篇3
教职员工同志们:
一年一度师节至,吉时吉岁瑞气生。在的17大即将召开,全国人民喜迎奥运的美好日子里,到来了。值此美辰佳节,北医附中工会向辛勤耕耘的全校教职员工致以节日的问候!向支持教职员工的家属们致以诚挚的感谢!向为学校的发展作出贡献的全体离退休老同志致以节日的祝福!
谁持彩练当空舞?看我附中竞风流。在过去的一年里,学校遵循“一个、两个和谐统一”的办学理念,积极创办适于学生发展的优质教育,把“教师的个人发展与学校发展”“学生的个性发展与社会需求”统一起来。
通过改善学校管理、提高办学水平,学校的各项工作都取得了可喜的进步:高考成绩再创历史新高,本科上线率比去年提高了11个百分点;中考更加喜人,总平均分为地区第一名。北医附中还以“北京具有影响力的中学”和“北京最佳育人环境中学”两项桂冠荣登xx年度金榜。
回首向来萧瑟处,汗水欣慰两坦然。当老师的最大的幸福莫过于事业兴旺,桃李芬芳。如今,尊师重教形成传统,社会地位逐步提高;我们的付出得到了承认,我们的前景灿烂辉煌--世上还有什么能比受到敬仰更大的快乐呢?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我们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肩膀上一头挑着祖国的未来和希望,一头挑着学生的前途与幸福--还有比教师更光荣与神圣的职业吗?
“既然选择了远方,便只顾风雨兼程。”亲爱的同事们,奋进无穷期,让我们继续团结一心,扎实工作,开拓进取,锐意创新,进一步贯彻科学发展观和建设和谐社会的,营造“尊重、适于、和谐、发展”的校园氛围,以全新的面貌迎接的17大和北京奥运会的召开,用“没有最好只有更好”的干劲续写北医附中新的辉煌!
工会将围绕学校的中心工作努力尽责,搞好服务,为全校教职员工多做实事、好事。同时希积极地关心、支持和参与工会工作。借教师节日之际,也请教职员工向家属们转达学校工会的慰问与感谢,希望他们同心同德,大力支持学校工作。希望各位退休的同志老有所为、老有所乐,“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
衷心祝愿各位教师节日愉快、工作顺利、身体健康、阖家幸福!
20xx年xx月xx日
第40个教师节慰问信 篇4
敬爱的老师们:
丹桂飘香,秋菊逸彩,金风又送喜讯:第40个教师节来临了!值此佳节来临之际,我们代表全校四千余学子把最衷心的祝愿与最诚挚的慰问以最深情的祝福送给您们:辛苦了,亲爱的老师们!
你们推崇真诚与廉洁,因而你们的心灵永远那么坦荡而年轻;你们信奉付出与汗水,因而你们的收获永远那么殷实而厚重;你们播种希望与快乐,因而你们的笑容永远那么灿烂而迷人;你们打造现在与未来,因而你们的名字永远那么响亮而多情。
伴随学校改革序幕的拉开,你们的辛勤奉献,换来了我校教育教学成绩的逐步攀升,今年的中、高考我校取得明显成效;你们的谆谆教导,激励着我校四千多学生的健康成长,现在我们的校风、学风比往年有了更大的进步;你们的含辛茹苦,培育了一批又一批祖国需要的栋梁之才,今秋北大的校园又增添了一名雅中学子;你们的爱岗敬业,推进了我校教育教学常规的更加规范。
祝愿你们再接再厉,再铸雅中辉煌!
祝愿你们笔尖耕耘桃李地,墨水浇开智慧花!
祝愿你们在教育战线的最前沿,用青春和热血谱写更加绚丽的新篇章!
祝福全体老师节日愉快、身体健康、合家欢乐!
慰问人:
20xx年x月x日
第40个教师节慰问信 篇5
全州广大教师、教育工作者:
时值20xx年教师节到来之际,我们向工作在教育战线的广大教师、教育工作者表示节日的祝贺和亲切的慰问!向长期以来关心、支持和帮助怒江民族教育事业发展的各级领导和社会各界人士表示衷心的感谢!
1985年国家设立教师节以来,我们国家经过20年的改革、开放和发展,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经济持续增长,人民生活正迈向小康;国力大大增强,我国的国际地位大大提高;文化、教育事业蓬勃发展,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社会氛围已初步形成。
20年来,教师的社会地位、经济地位、政治地位有了很大的提高,教师这个职业已成为人们尊重和向往的崇高职业。国运昌盛、系于教育,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在国际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教育工作无法替代的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作用日益显现,得到了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成为了全体国人的共识。
我州地处边陲、山高坡陡、沟壑幽深,群众居住分散,交通不便,广大教师特别是乡村教师工作条件非常艰苦。但多年来,我们的广大教师就是在这样的条件下创造了不菲的业绩。解放50多年来,我州教育事业从无到有、从少到多,目前已初具规模,形成体系,无论是数量和质量都取得了空前的进步。教育事业的发展,广大教师的辛勤工作,为我州经济繁荣、社会进步、边疆稳定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长期以来,我州广大教师教书育人、敬业奉献,赢得了全社会的尊重。希望大家继续发扬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精神,学为人师、行为世范,不断提高自身的思想素质和专业素质,用爱心和责任、用满腔的热忱和过硬的本领教育好边疆未来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为我州全面解决温饱、努力建设小康社会继续作出新的贡献。
此致
敬礼!
X年XX月XX日
第40个教师节慰问信 篇6
全院教职工:
金秋送爽,丹桂飘香。在第40个教师节到来之际,学院党委、行政向辛勤耕耘在各个岗位上的广大教职员工,向关心、支持学院建设和发展的离退休老同志致以亲切的慰问和诚挚的祝福!
自5月份学院党政新班子调整组建以来,学院在党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全院教职工的大力支持下,团结和谐,改革创新,不辱使命,奋发有为,不断开创学院事业科学发展新局面,有力地推动了各项事业的蓬勃发展,取得了良好的开局和可喜的成绩。顺利通过省示范院校建设验收,全面建成省级示范性高职院校,搭建了“一个平台”——政行企园校五方联动的合作大平台,实现了“两个优化”——实验实训条件、师资队伍整体优化,得到了“三个提升”——教学改革能力、人才培养质量、社会服务能力提升。
大力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学院新增正高职称5名,副高职称14名,1人荣获全国优秀教师奖;加强干部队伍的考核,积极推进能上能下的机制建设;认真谋划学院后示范建设,利用暑假开展专业调研,举办了专业建设头脑风暴、专业建设研讨会、暑期工作研讨会等,对后示范内涵建设进行了全面部署。学院把以人为本落到实处。
教职工代表大会审议通过了《教职工收入分配实施方案》,实现了由年薪制向事业单位绩效工资改革的“软着陆”,教职工人均收入增加9%左右。组织实施了第二轮岗位聘任工作,打开专技岗、管理岗、工勤岗等职员职级上升通道,有174人得到了岗级晋升。建成了综合楼,改善了教职工的就餐环境和就餐质量。学院美誉度得到不断提升,今年7月份光明日报和光明网连续两次专题报道学院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创新成果。学院学生参加竞赛又获佳绩,在中国机器人大赛暨RoboCup公开赛中获四个一等奖,无线电测向队在20xx年全国锦标赛中勇夺2金。
学院人才培养质量的不断提升,积极推动了学院的招生工作,今年报到新生4048人,录取新生人数、计划完成率、报到新生人数均创学院历史之最,生源质量有了大幅提高……这些骄人成绩的取得,离不开全体教职员工的辛勤与汗水,离不开全院教职员工的共同努力和付出。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之兴,教师为本。学院将一如既往地采取切实措施,进一步创造良好的教书育人环境,千方百计地为广大教职工办实事、办好事,全心全意依靠广大教职工,团结一心,开拓进取,争取早日建成设施齐全、环境优美、特色鲜明、国内水平一流的高职名校!
衷心祝愿全院教职员工节日愉快,工作顺利,身心健康,万事如意。
此致
敬礼!
第40个教师节慰问信 篇7
全市广大教师和教育工作者:
金秋时节,硕果飘香。值此第40个教师节到来之际,中共xx市委、xx市人民政府向辛勤耕耘在全市教育战线上的广大教师、教育工作者和离退休老教师致以节日的祝贺和亲切的慰问!向所有关心支持我市教育改革发展的社会各界朋友表示衷心的感谢!
过去的一年,全市广大教师和教育工作者在各级党委、政府的领导下,以“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为总引领,全面落实教育规划纲要,积极主动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辛勤耕耘,无私奉献,扎实工作,教育事业取得了显著业绩。全市教育领域综合改革扎实推进,城乡办学条件持续改善,教师队伍素质不断提升,各级各类教育协调发展,教育教学质量进一步提高。这些成绩的取得,是全市9万多名教职员工努力工作、辛勤劳动的结果,凝聚了全市广大教师和教育工作者的智慧与汗水。长期以来,全市广大教师始终不渝忠于党的教育事业,默默奉献、埋头苦干,用爱心、知识、智慧点亮学生心灵,培养了一批又一批优秀人才,展现了人民教师的崇高品格和风范,赢得了全社会的信任和尊重。市委、市政府感谢你们!全市人民感谢你们!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大力发展教育事业,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富民强市加快崛起的必由之路。全市各级党委、政府要按照“优先发展、育人为本、改革创新、促进公平、提高质量”的总要求,始终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进一步加强对教育工作的领导,坚定不移贯彻实施科教兴市和人才强市战略,持续推动教育改革发展,全面提升教育质量,努力办好让人民满意的教育,努力使我市教育越办越好、越办越强。要从战略高度认识教师工作的极端重要性,把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作为基础工作抓紧抓好,提升教师素质,改善教师待遇,关心教师健康,维护教师权益,使教师成为最受社会尊重的职业,吸引和鼓励优秀人才从事教育工作,进一步在全社会营造尊师重教的良好氛围。
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教师是立教之本、兴教之源,承担着让每个孩子健康成长、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重任。当前,我市正处在爬坡过坎、攻坚转型的关键时期,全市上下正按照“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围绕“推发展、促改革、保稳定、抓党建、惠民生'”五项重点工作,抢抓机遇,克难攻坚,锐意进取,为建设富强、文明、平安、美丽“四个”而努力奋斗。
希望全市广大教师和教育工作者牢固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带头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自觉增强立德树人、教书育人的荣誉感和责任感,继续发扬爱岗敬业、关爱学生,刻苦钻研、严谨笃学,淡泊明志、志存高远,与时俱进、勇于创新的优良作风,不断提高自身思想、政治和业务素质,增强教书育人的本领,以严的精神实的要求,以高尚的职业道德,精湛的教学艺术,卓越的工作业绩,努力成为爱岗敬业的模范,努力做受学生爱戴、让人民满意的教师,努力把我市教育事业不断推向前进,为推进“四个”建设、实现富民强市加快崛起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衷心祝愿全市广大教师、教育工作者和离退休教职员工节日愉快,身体健康,工作顺利,阖家幸福!
此致
敬礼!
20xx年x月x日
第40个教师节慰问信 篇8
尊敬的各位老师、各位教育工作者:
金风送爽,硕果盈秋。在这收获的季节里,我们又迎来了第40个教师节。值此节日来临之际,县委、县政府向全县各级各类学校辛勤工作、默默耕耘、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的广大教师和教育工作者致以节日的祝贺!
特别是向工作在边远山区的一师一校的教师致以崇高的敬意!向关心、支持我县教育事业发展的各级部门和社会各界人士表示衷心的感谢! 尊师重教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党和政府高度重视教育事业,十分关心教师和教育工作者。
教师节设立29年来,教师的待遇明显改善,教师队伍的专业素质不断提高,教师工作的体制机制逐步健全,尊师重教的社会氛围蔚然形成。全县广大教师坚定理想信念,忠诚党的教育事业,坚决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不断增强立德树人、教书育人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辛勤耕耘、无私奉献,为培养高素质人才和劳动者作出了卓越贡献。我县教师队伍中,先后涌现出了一批全国、全省先进教师, 有三名教师荣膺最美徽县人的殊荣,他们是教师的优秀代表,是广大教师学习的榜样。
全县教育系统以创办人民满意的教育为宗旨,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核心,通过举办教学技能大赛、师德师风建设、新课程和学校管理培训等系列活动,使教师专业能力建设进一步加强,师资队伍整体素质不断提高,教学质量节节攀升。
今年小学毕业检测合格率稳中有升,初中毕业会考合格率稳居全市首位,普通高考取得了令人较为满意的成绩,二本上线率位居全市前列,职业教育、幼儿教育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在此,县委、县政府对广大教师和教育工作者做出的辛勤付出表示衷心的感谢。 成绩令人鼓舞,任务催人奋进。
在加快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征程中,全县教育部门和各学校要认真依法履行管理职能,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进一步推进教育改革和创新,健全完善教育管理机制,不断提高学校管理水平和教育教学质量,保障教师的合法权益。
各级党委、政府要继续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战略,切实加大教育事业投入,一如既往地重视教育、支持教育;要尊重教师、关心教师,不断改善教师的工作、学习和生活条件,鼓励吸引优秀人才长期从教、终身从教。
此致
敬礼!
20xx年x月x日
第40个教师节慰问信 篇9
全校教职员工:
杏坛耕耘春风化雨,三尺讲台桃李芬芳。在第40个教师节来临之际,学校党委、行政向全校辛勤工作、无私奉献的全体教职员工和老有所为、心系学校发展的离退休教师致以节日的祝福和诚挚的问候,向你们对学校发展做出的贡献表示衷心的感谢! 回望过去,实干谨严。学校认真学习贯彻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扎实有序地组织开展“三严三实”和“忠诚、干净、担当”专题教育,紧密联系群众,提高理论素养,改进工作作风,增强工作实效。
学校制度建设稳步推进,依法治校不断深化,《师范学院章程》获得了云南省教育厅核准,为学校未来发展建立了根本性的制度保障。教育教学工作不断完善,科研学术水平不断提升。服务社会能力不断加强,进一步拓展了校企、校区、校校合作渠道。国际交流活动广泛开展,与国外大学合作质量日益提高。校园文化建设成效显著,“全国文明单位”荣誉称号继续保留。
展望未来,笃行不倦。学校在各方面取得的成绩,与广大教职员工爱岗敬业、恪尽职守、团结奋进息息相关。面对新的高等院校发展趋势,展望未来之发展,容不得我们有丝毫懈怠。
我们要继续坚定不移地以精神和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导,进一步加强理论学习,进一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断深化教育综合改革,坚持“立德树人,能力为重,内涵发展,服务地方”的办学理念,秉承“至真至善、致美致用”的校训精神,进一步解放思想、踏实工作、改革创新,以高度的责任意识和敬业精神,形成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努力成为一个有理想信念、道德情操、扎实知识和仁爱之心的优秀老师,为把我校建设成特色鲜明的教学应用型师范大学,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而共同努力奋斗!
祝全体教职员工节日快乐、工作顺利、阖家幸福、万事如意!
此致
敬礼!
20xx年x月x日
第40个教师节慰问信 篇10
全县广大教师和教育工作者:
大家好!
捷报频传秋风爽,佳节适至金菊香。 在这溢满着收获与欢乐的季节里,我们迎来了第40个教师节。在此,县教育局、县教育工会向辛勤耕耘在教育战线上的广大教师和教育工作者致以节日的祝贺和亲切的慰问!
一年来,教育系统以办好让人民满意的教育为宗旨,结合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深化教育改革,促进教育发展,全县教育再迈新步伐,再创新成绩,再现新气象。教育体制不断完善,素质教育深入推进,课程改革扎实有效,高考成绩再创新高,办学条件显著改善,各类教育协调发展,队伍建设卓有成效,学校差距逐步缩小,教育难点有效突破,教育事业蒸蒸日上。这些成绩的取得,凝聚着各级党委、政府的关心和重视,凝聚着社会各界的支持和厚爱,更凝聚着广大教师和教育工作者的智慧和汗水。在这里,我们向广大教师和教育工作者表示真诚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
目前,我县教育事业正面临良好的发展机遇,希望广大教师和教育工作者牢记肩上神圣使命和责任, 爱岗敬业、关爱学生,刻苦钻研、严谨笃学,勇于创新、奋发进取,淡泊名利、志存高远,与时俱进,不断提高自身思想、政治和业务素质,增强教书育人的本领,用行动成就事业,用爱心塑造未来,为早日实现教育强县的宏伟目标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一纸薄笺无以承载我们深深的祝福,千言盛赞不能融尽我们浓浓的敬意,再次祝广大教师和教育工作者节日愉快,身体健康,合家幸福,万事如意!
教育局、教育工会
20xx年9月1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