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万圣节的初三作文500字 篇1
10月31日,我和魏凌轩参加了美康英语举办的万圣节活动。当我们拿着自己制作的鬼面具来到美康校区,学校里面早已人声嘈杂了。老师把已经来到学校的小朋友分成四个小组:红组、粉组、黄组和绿组。我和魏凌轩被分到绿组里,大家都在兴致勃勃地介绍自己的面具,一直等老师说了好几声:安静!安静!我们才安静下来。
忽然,灯灭了,从正前方跑来一个“妖怪”。我吓得魂飞魄散,连忙向后退去,定了定神,仔细看了看才看出那是老师装扮的,我这才放松下来,继续观看“妖怪们”的出场。
又过了一会儿,各组要上楼去正式进行我们的活动了,没想到竟是我们绿组最先上楼。
上了楼,老师让我们先站一会儿,等其他组上来。我们焦急地等待着,短短几分钟像一个世纪那么长,其他组的成员终于上来了。
老师说起第一个游戏规则:“你们拿一种头儿尖尖的帽子去扎前面的那些气球,要是扎出有晶晶的气球,你就可以得到糖果,要是没有扎出有晶晶的气球,就得回答老师的一个问题,最后,每个人只能扎三次,知道了吗?”我们齐声回答:“知道了。”
游戏开始了,同学们争先恐后地举起了手。第一次没叫上我,但我不泄气,过了好几次,终于叫上我了。看起来容易,做起来难,气球好像一个个淘气的娃娃,跑来跑去,让我捉不着它。最后一次机会了,我用尽全身力气向上一顶,气球破了,从里面跑出许多五颜六色的晶晶-我顶破了一个有晶晶的气球!老师马上给了我一块糖,并且说:“你好厉害!”
第一个项目做完了,老师宣布第二个项目的规则:我们要去鬼屋。必须两个两个手拉手,否则就会被鬼捉住。另外,每次只能进去10个人。
我刚进了鬼屋就完全摸不着头脑了。里面全是儿童乐园的样子。我正要和同我一起进来的小朋友玩个痛快,就从我的前方冒出了一个“鬼”。我吓得往前跑去,躲到了一个楼梯后面,冷不防从前面又冒出来一个“鬼”。我吓得拼命往前跑,终于找到了出口,没想到这儿还有一个“鬼”,正从滑梯上滑下来,想要抓我们呢!我们吓得“啊”地尖叫一声,以百米冲刺的速度跑出了鬼屋,生怕被鬼抓住。
之后,我们还玩了很多游戏。
这次活动,我的收获很大:了解了西方的圣诞节,英语口语进步了,和同学老师的关系也融洽了。这个圣诞节,我过得真开心!
写万圣节的初三作文500字 篇2
在“万圣节”这一天(十一月二日),基督徒们会挨家挨户的乞求“灵魂饼”(一中含葡萄干的四方形面包。)作为回报,基督徒们会为该家逝去的亲人祈祷(一种被视为帮助逝者尽快进入天堂的仪式),以他们对所受到的宽带的感谢。
庆祝“万圣节”的习惯和从欧洲各处到达美洲的移民一起,在十九世纪来到了美国。
十九世纪末,西部开发者的妻子们开始了在万圣节给孩子们发糖果。这个习惯是为了避免孩子们的其他恶作剧行为。不久,“不给糖就捣乱”(Trick-or-Treat),这一句孩子们的名言,开始广泛流传。
前天是万圣节,可是因为我生病了,不能去“不给糖就捣乱”,也不能在门口给小孩子们发糖。于是我便把特意去把买的巧克力和糖果放在了一个橘黄色的篮子里,把它摆在了门口。坐在窗边,我享受着节日的温暖。
到了六点钟,窗外街上的人渐渐地多了,小孩子们都穿着奇装异服,手里提着巨大的篮子,到邻居家去“串门”。他们的身后是那些同样快乐的大人,静静的跟在小孩子们的后面。
不一会儿,就有人向我家的门口走来,远远地看,好像是两个滚动的皮球。慢慢地,两个“皮球”离我越来越近,仔细一看,原来是两个孩子。右边是一个大概不到三岁的小女孩,打扮得像一个白雪公主,提着与自己不成比例的大篮子,像企鹅一样吃力的向前走。她的手紧握着“另一支皮球”,其实是一个看上去大概五六岁的男孩。我想,那一定是她的哥哥。走到篮子前,我看清楚了他们的脸:小女孩的脸肉嘟嘟的,一双蓝色的大眼睛里透着好奇与欢喜。我想这一定是个爱美的小女孩,看,她穿的多么漂亮!感觉就好像真的小公主。她的哥哥,身上穿着蜘蛛侠的连身衣,同样的蓝眼睛,只不过充满了淘气调皮。
走到篮子前,他们看到了那些诱人糖果,虽然诱人,他们还是很有礼貌的挑了一个自己最喜欢吃的样式,然后便开开心心的离开了。远处,一个男人正向他们招手,示意着“过马路要小心”。他们越走越远,最后消失在另一栋房子的大树边。我想他们一定没有注意到窗内那个忧伤的女孩吧!
窗外散发着据黄色的光,我仿佛忘记了自己的一切,心中又回到了那童年的时光……
已是深夜,四处都静悄悄的,孩子们回家了。可是那小女孩的背影深深地印在了我的脑海里,她,难道不是天使的象征么?
写万圣节的初三作文500字 篇3
还记得在美国过万圣节有趣的情景。在这之前,我只知道万圣节时,小孩可以打扮成不同的样子,在晚上敲门要糖果,可是我完全不晓得该敲谁家的门。万圣节夜晚,我终于发现只要房子门前灯是亮着的,或者是门口放着南瓜等万圣节装饰品,就代表很欢迎小孩来要糖果。
当天一群群各式各样装扮的孩子穿梭在黑暗的街道上,呈现出欢乐又诡异的气氛。平常互不往来的邻居,到了万圣节的时候都会敞开大门,准备一大碗糖果来分送给小孩,有些房屋被装饰成阴森森的鬼屋,房屋的主人则打扮成鬼魔鬼样,出奇不意的先吓唬来要糖果的小孩。
在这几天万圣节总是朋友之间最热门的话题。据说万圣节最早是爱尔兰的喀尔特族Celtic人的节日,传说中,每年到了10月31日这一天,游魂会出没来寻找替死鬼。为了不让这些游魂得逞,到了晚上人们都会打扮成鬼魂,在村庄各地热热闹闹的活动,希望吓走那些孤魂野鬼。十九世纪初期,爱尔兰移民将万圣节的传统带到美国,但是到了现在,万圣节晚上,大家奇装异服地上街狂欢,谁还担心鬼魂附身的事。
同样是鬼节,中国庆祝中元节的方式就严肃了些,大多是拜拜、烧纸钱,而欧美则是像举办嘉年华会似的庆祝万圣节,我想这两种方法的差别应该是中元节大多只有大人在参与,很多小孩可能也没什么特别的感觉,而万圣节可以扮鬼来吓人,对小孩来说比较好玩,由自己扮鬼来吓人,感觉上原本很可怕的鬼也变得没那么恐怖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