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背景与宗旨人口流动是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在工业化、城市化进程中普遍存在的现象。xx年4月国务院发布的《中国农民工调查》报告显示,中国的农民工大约有2亿人,而他们的子女,无论是随父母进城的“流动儿童”,还是农村的“留守儿童”的成长环境,都面临着教育、健康、贫穷、社会边缘化等诸多问题,这将直接影响他们在安全、教育、行为甚至心理上的正常发展。今天的农民工子女就是未来的新公民,农民工子女的问题不仅仅关系着他们和他们所在的家庭的未来,也关系着当地社会经济发展、进步和稳定。因此,关注农民工子女的成长发展问题,使他们拥有美好的明天,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为了动员社会力量,帮助农民工女子解决和改善其成长与发展环境中存在的问题,北京、上海10所高校学生社团共同发起以关注和改善农民工子女成长环境为宗旨的“‘新公民杯’大学生公益项目征集大赛”,以期通过此次活动,在当代大学生中弘扬志愿精神,激发奉献爱心、投身公益的公德意识和责任感;鼓励大学生将专业知识和技能与社会实践相结合,从而接触社会、了解社会、服务社会。本次大赛的特点是:公益性、创新性、实践性、示范性。 二、大赛名称、时间名称:时间:xx年4月—7月 三、大赛组织l 发起单位:北京大学爱心社、清华大学公益爱心协会、中国人民大学陶行知研究会、北京师范大学农民之子协会、中国青年政治学院西部之窗协会、复旦大学远征社、华东理工大学益方社、上海海事大学三农服务社、上海交通大学青年志愿者服务队、上海理工大学青年志愿者服务队大赛组织委员会由发起单位组成,组委会办事处分别设在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复旦大学(上海)。l 协办单位:中国青基会社区与文化委员会(京)、全国展望计划办公室(沪)l 资助单位:南都公益基金l 大赛监督管理委员会由两家协办单位组成,办事处分别设在北京和上海。l 大赛评审委员会:相关领域的专家、社会公益事业活动家,由大赛组委会和大赛监督管理委员会共同协商,并由监督管理委员会为主聘请。l 大赛专用网站: l 大赛特别支持媒体:新华网l 支持媒体:北京、上海数十家网络、平面媒体 四、参赛对象1、团体参赛。全国各高等院校(含民办高校)3人以上组成的团队方可参赛,欢迎港、澳、台高校学生团体参加,大赛谢绝个人形式参与。2、参赛资格。申请团队应有必备的从事公益活动的条件及经历。每个团队人数至少3人,应设立1名负责人及多名骨干人员。鼓励跨学校、跨年级、跨专业组建参赛团队。五、参赛选题和目标提示1、建议选题:家庭教育、健康教育、安全教育、生命教育、心理辅导、性教育、法律知识、科普教育、环保教育、人格教育等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