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坚持环保为民,努力推动环境质量改善
加强环境管理和执法,是加强环境保护的重要手段。一年多来,紧紧围绕“整治违法排污企业、保障群众身体健康”的目标,依法履行职责,加强环境监察力度,采取有力措施,坚决取缔违法排污行为,努力推动环境质量的提高。
(一)组织开展环保专项治理,打击环境违法行为。在深入开展造纸、漂染和重金属整治的同时,推进工业锅炉、腌制和化工行业的专项整治。全面整治造纸企业,落实环保配套设施。淘汰落后造纸企业14家,在产23家造纸企业全部配套环保治理设施。推进漂染行业污染整治。对全区9家漂染企业按准入条件和整治验收标准,全部落实污染治理措施,目前已基本完成。开展锅炉环境污染整治。规范管理全区范围内的蒸汽压力和热煤、热电联供等锅炉,重点整治各类燃煤锅炉和燃重油锅炉,组织对118家锅炉单位进行摸底调查,分门别类进行整治;对属于国家淘汰的手抄炉坚决予以淘汰,对不达标排放的,要求限期进行配套治理,逐步改善全区大气环境质量。加强涉重金属排放企业监管。去年以来,通过多部门联合,多措并行的手段,对辖区内无牌无证、生产工艺落后、环境污染严重的“小电镀”厂(场),按照“断电断水、拆除设备、吊销执照、消除原料”的要求,予以彻底关停取缔,并积极推进完成电镀园区定点规划建设。
(二)加大环境检查执法力度。强化对辖区内污染企业的监管,采取定期不定期检查、日常检查和突击检查等方式,对排污企业开展监管,对一些企业非法偷排等现象,严厉予以取缔;积极创新执法模式,建立定期检查、突击检查和监察监测联合检查等方式,加强环境执法,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采取限期治理、行政处罚直至关停等方式,扭转被动执法的局面;强化对重点污染企业治理设施运行情况的监管,运用技术手段,依托在线监控平台,加强对重点污染源的跟踪监管,加大环境监管执法力度。一年来,共检查各类企业2600厂次,查处违法行为29宗。同时,对专项治理和重点环境案件,实行班子成员分工负责,强化部门联动监管,完善环评管理与环境监察、行政处罚的协调机制,实现环评审批、现场监察、竣工验收、行政处罚和环境后督察的高效联动,切实加大环境监管力度。
(三)切实做好环境安全防范工作。环境安全关系到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做好环境安全防范工作至关重要。一是加强医疗机构医疗废物集中处置管理。强化环境执法,完善管理规范,严格监管制度,依法推进医疗废物监督管理工作。一年来,通过采取单独检查或联合卫生部门开展检查的方式,加强对全区27家镇级以上医疗卫生机构的医疗废物产生、贮存和处置情况进行监督管理,对村级医疗站(点)落实镇属医院的责任,统一收集,使医疗废物管理实现规范化、制度化。二是做好工业危险废物管理和放射源使用管理工作。加强对全区危险废物产生单位和放射源及射线装置设施单位的监管,规范危险废物贮存场所设置,确保处置单位具备处置资质,并严格要求执行转移联单制度。三是推进莲花山环境综合整治。在督促盐鸿镇做好莲花山“毒水沟”整治的同时,积极向省争取资金XX万元,投入莲花山尾矿库污染整治。目前已完成整治方案设计,上报省环保厅批准,力争今年下半年开始实施。
(四)加大环境信访调处力度。始终坚持把环境信访工作作为“关心民生,心系群众”的实事工程来抓,从维护稳定、保障群众合法权益出发,针对人民群众环境诉求高、环境信访处理难度大、重访越级访案件多等特点,严格按照《信访条例》开展信访工作,坚持调处结合,限时予以办结,妥善有效解决;特别是对一些涉敏涉重案件的处理,亲力亲为,深入基层调查了解,协调各方妥善处置,切实解决了一批侵害群众合法权益的问题,维护辖区社会稳定。两年来,共受理各类环境信访投诉案件600多宗,结案率达100%,切实维护好群众合法的环境权益。
四、坚持廉洁从政,努力推进“阳光”运作
自已作为局主要负责人,注重发挥表率作用,时刻注意正人先正已,坚持做到要求别人做好的事自己先做好,要求别人不做的事自己坚决不做,无论是在“工作圈”、“生活圈”还是“社交圈”,始终牢记党性原则,时刻警醒自己,做到踏踏实实干事,清清白白做人。
(一)以身作则,严格律已。大力倡导和保持班子风清气正,带好头、带好班,带好队伍;坚持实事求是,真抓实干,不浮夸,注重工作实效,不做表面文章,扎实推进各项工作;坚持“环保为民”理念,严格管理,严格要求,切实加强环保系统干部队伍作风建设;牢牢把握“三个服务”宗旨,带头勤政廉政,通过公开工作流程,简化审批程序,提高办事效率,树正气、立正风,努力打造廉洁高效的队伍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