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注重提高政治素质的同时,注重知识素质的修炼和业务理论的学习。2005年我参加了省经贸委新主任上岗培训班学习,参加了市委组织部举办的为期一个月的上海复旦大学扬州中青年干部经济管理班学习,并被上海复旦大学、市委组织部评为“优秀学员”。与此同时,我还完成了河海大学工程硕士一学年的学习,行将进入硕士学位论文写作阶段。
二、业务工作能力和工作实绩方面
2005年度,在委党组的直接领导下,我带领分管处室的同志,着力在以下几个方面做了一些见有成效的工作。
1、抓经济运行。在分管经济运行近半年的时间里,全力抓好经济运行计划、预测、分析、监控,强化目标管理和要素协调,完善了经济运行的快速反应系统,增强了经济运行工作的宏观性和前瞻性。对经济运行过程中的重点、热点、难点问题进行跟踪监控,并做好相关引导和服务。在各方的努力下,我市工业增加值和经济效益指标的增幅一度时期挤进全省前三名。
2、抓“双创”、“三重”。“双创”与“三重”是经贸委2005年的重点工作之一。在市委、市政府的指导下,在委党组的直接领导下,自己作为“三重办”一名副主任,围绕“双创”、“三重”中心任务做了大量的工作,为我市培植重点产业、做强做大重点企业、规划扶持重点项目及重点产品献计献策,作出了一定贡献。
3、抓调研与规划。2005年是规划之年,总结“十五”、规划“十一五”是本人分管的重点工作之一。在省、市领导及委党组的指导下,我充分依靠各方力量,经过大量调查研究,组织拟定了扬州市工业“十一五”发展规划,并分别拿出了我市工业八个重点产业“十一五”发展规划、沿江工业“十一五”发展规划、沿河工业“十一五”发展规划、特色产品集群“十一五”发展规划,以及技术创新、工业投入、企业做大做强、品牌建设、能源建设、传统特色工业及循环经济等近20个规划。目前规划已全部完稿,并组织了市内外有关专家进行了咨询、论证,进入规划审定阶段。其中我市石油化工、汽车及零部件、纺织服装等八个支柱产业的八个专项规划,通过全市“三重”工作会议过堂论证,受到市领导及相关部门的肯定和好评。在做好全市工业“十一五”发展规划的同时,还组织有关部门对七个县(市、区)、开发区及化工园区“十一五”规划的论证和指导。
4、抓市场开拓。为了促进我市重点产业的发展,2005年,我牵头组织我市企业参加第九届“西交会”和第八届南京国际服装节、苏州汽车及零部件展览会,宣传了扬州,展示了“扬货”,并签订了数亿元的合同。同时,引导企业抓住西部大开发、西气东输、三峡工程和北京申奥、上海世博会申办成功以及加入WTO等众多契机,适时调整营销网络,积极开拓国际、国内市场。
5、抓信用体系建设。作为信用体系建设办公室主任,积极贯彻省、市信用体系建设指示精神,并联系扬州实际,亲自拟定了《扬州市信用体系建设实施意见》,并经市政府转发,作为我市信用体系建设的指导性文件。在此基础上分解了金融、工商、税务等二十多个部门职责,并在着手建立市公共信用信息服务平台和监督平台,营造“有信者荣、失信者耻、无信者忧”的氛围。
6、抓整顿市场经济秩序。作为整顿市场经济秩序办公室主任,带领相关同志抓住我市市场经济秩序中的重点、热点和难点问题,按、国家、省整规办专项整治要求,突出重点抓好各项专项整治工作,2005年开展打击商业欺诈,打击非法行医、维护知识产权及食品质量安全等专项整治,维护市场健康发展。
7、抓行业协会建设。为了架起政府与企业联系的桥梁,为了促进我市工业经济发展,为了更好为企业服务,积极扶持、发展我市现有的行业协会,筹建重点产业行业协会。同时作为科协副主席配合科协开展厂会科技协作等一系列活动,推动产、学、研联合,为促进企业科技进步服务。
8、抓循环经济。循环经济是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的增长模式,为了促进我市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建设,我与环境资源处及相关部门同志一道,拟定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大力倡导企业清洁生产和调整产品结构,全方位、全过程的节约资源,在具体工作中,注重抓规章规划、抓基础工作、抓循环经济示范项目,抓产业链完善,抓产品配套,实现产品代谢补链和废物代谢补链,提高资源综合利用率。
9、抓经济法规落实。2005年是“四五”普法总结验收之年,按照省、市要求,我牵头组织我委相关处室对我委“四五”普法和依法治理工作进行了认真自查,撰写了《“四五”普法工作总结》,2005年我们按照“两个推进、两个提高”,即积极推进经贸委自身法制建设,提高依法行政水平;积极推进企业依法治企工作,提高企业市场竞争能力的工作目标,开展了一系列工作,收到了明显成效,受到省、市考核验收小组的肯定和好评。
10、抓好专项工作和重大活动。一是抓好禁止化学武器公约的核查工作。2005年11月圆满完成联合国国际禁化武核查工作。二是作为安委会成员,全面配合安监部门做好企业安全生产宣传和督查工作。三是参与市委、市政府及本委组织的重大专题调研活动,并参与调查报告的写作。四是参与组织并成功举办“中小企业成长与成功”论坛、电线电缆行业“十一五”发展论坛等重大活动,为企业搭台,为经济发展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