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顾过去的一年,我和全委的同志一道,做了积极的努力,发挥了应有的作用,主要是:
1、着力抓好先进性教育和思想解放大讨论活动,坚定信念,解放思想,勇于拼搏,争创一流。
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是党中央贯彻十六大精神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也是从根本上提高党员素质的战略举措。为了把我委这项教育活动扎实搞好,我着重抓好三个方面工作:
一是思想上高度重视,摆上党组的重要议事日程。市委召开全市动员大会后,我们就及时召开了党组扩大会,进行了传达学习,并提出了初步教育活动方案。从委机关教育活动动员到每次转段及总结大会,我都要坚持到会部署,并积极参加党支部活动。由于思想重视,措施扎实,整个教育活动生动活泼、有序推进,受到市委督导组领导的好评。二是以身作则,带头参加活动。在先进性教育的各个阶段中,我都坚持做到带头参加,即带头参加党支部活动,认真撰写学习心得体会,坚持“走门串户,联系群众”;带头上党课,在领导班子民主生活会上,带头自我解剖,做到边整边改。同时,在市委召开的全市交流大会上,我还代表委党组作了学习交流发言。三是紧密结合经贸工作实际,创新活动形式。在市委提出的“三在”主题活动中,我结合经贸工作实际,及时提出在我委开展“四进四带”实践活动,在活动中,机关党员干部纷纷走出机关,深入到企业第一线,调查研究,协调服务,密切了党群关系,推动了工业生产。
去年底,市委提出开展新一轮思想解放大讨论活动,为了使大讨论收到实效,委党组及时组织了在市直工业系统开展“干好‘十一五’,工业再翻番”的大讨论。先后组织委中心组学习会、市直资产经营管理公司、重点企业负责人座谈讨论会等多种形式的学习活动,并深入到各系统、企业组织的讨论会现场,积极参加大家的学习讨论,沟通思想,形成共识。在此基础上,组织了市直工业系统的交流大会,把思想解放讨论活动推向高潮。通过大讨论,统一了思想认识,一致认识到,面对“十一五”新阶段,建设小康社会新任务和工业再翻番的新目标,必须结合工作实际,努力用思想的大解放推动“十一五”我市工业经济的大发展。
2、以工业“双创”、“三重”为抓手,推动全市工业经济更快更好发展。
2005年市委、市政府以空前的力度推进工业经济加快发展,作出了加快工业“双创”、加大“三重”推进力度的重大部署。我作为“双创”和“三重”两个办公室的主任,按照市委、市政府的决策目标,一项一项抓落实。一是狠抓“双创”政策激励。我组织有关处室认真调研,拿出了工作意见和实施办法的政策框架,为市委、市政府提供了具体的决策资讯。6月初,组织开展了对“双创”项目第一批政策兑现,62家企业70个项目获得市级财政1500多万元的奖励,有力地调动了企业做大做强、技术进步和品牌建设等工作的积极性。2005年全年开发新产品1482项,超年度目标282项;高新技术企业、产品及品牌建设目标全面超额完成,其中新增省级以上高新技术企业30家,国家级、省级高新技术产品138个,5项产品获中国名牌称号,1件商标获中国驰名商标称号,38个产品入选江苏名牌产品,全年国家级品牌、商标创建数达到了过去4年的2倍。
二是狠抓“三重”工作推进。我在全市“三重”动员大会后及时召集专门会议,研究工作思路,明确工作重点,建立组织网络和工作制度,全市迅速形成了“三重”工作网络,建立了情况沟通和问题协调的工作机制。同时,加强对“三重”工作督查和加大重大项目跟踪监控的力度。去年8月全市“三重”工作动员大会以后,坚持每月轮流在县(市区)召开现场会,加强检查督促,以及对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和矛盾进行集中协调。通过加强督查、监控,47个列入“三重”监控的重大项目实施33项,完成投资30.3亿元,圆满完成年度计划。为解决重点骨干企业和重大项目的资金需求,我们还积极开展“三重”融资银企对接活动,促成银行发放贷款3.3亿元。
3、切实制定好“十一五”规划,理清发展思路,高起点谋划新一轮发展战略。
为了做好全市工业“十一五”规划,围绕“十一五”工业发展所面临的“主导产业选择、循环经济发展、名牌战略推进”等一些重大问题,确定了12个重点调研课题,进行专门研究。为了推动调研工作的深入进行,我于6月和10月,两次带队,分别深入到县(市)区,开展对县(市)区工业发展状况和全市工业产业发展状况的调研,并形成了有一定份量的调研报告,为“十一五”时期扬州工业发展提出了有针对性的对策建议,其中“县区工业发展状况调研报告”得到了季建业书记的批示肯定。
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经过召开座谈会、专家论证会反复几轮修改完善,到去年底,“十一五”时期全市工业总体发展规划和石化、汽车、纺织、电缆、电子、医药、船舶、金属板材设备等8个产业规划以及企业做大做强、产业集聚、沿江工业开发、沿河工业发展、工业投资、科技创新、名牌战略等7个专项规划全部完成送审。在制定规划的同时,积极争取重大项目进入国家和省的规划“笼子”。排出亿元以上项目近200项,一批体量较大的项目正在争取列入省2005—2007年工商领域重大投资项目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