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食药监管局领导班子述职述廉报告

  (二)强化认证管理。一是严格行政许可,把好入口关。按照合理布局、方便群众、规模经营的原则,进一步提高准入标准,对新开办企业的区位、人员资质、设施设备及经营管理等方面,进行认真审核把关,确保新开办企业设置合理、条件过硬、管理规范。截止目前,新办《药品经营许可证》 6家、变更《药品经营许可证》25家,换发《药品经营许可证》34家。同时,认真做好药品零售企业gsp认证及其跟踪检查,共受理药品gsp认证申请9 家,组织现场检查10家,通过gsp认证现场检查的8家,;对18家药品经营企业进行了gsp认证跟踪检查,8家符合标准,10家不符合,对不符合要求的经营企业下发了责令改正通知书。二是加强票证检索,把好渠道关。以规范药品购销渠道为目的,结合药品经营企业微机化管理,认真落实索证索票制度及票证管理制度,确保票证管理规范,检索迅速。三是落实药品分类管理,把好药师在岗关。监督药品经营企业设置处方药销售提示牌,悬挂“药品医疗器械监督栏”,告知和提示消费者凭处方购买处方药。在行政许可、gsp认证及日常监管中,加强药师在岗检查,注重规范企业药品分类管理工作。

  (三)不断完善药品安全风险防控机制。一是加强特殊药品监管。建立了特殊药品监控信息网络,将特药监控网延伸到地区各级医疗机构、科研和教学等相关单位,实现特药生产、经营、使用单位的生产、进货、销售、库存、流向、使用的全程动态监控及电子采购,确保将特殊药品监管到“一针一片”。截止目前,对1家特药经营企业和27家使用单位进行了监督检查,其中1家医疗机构存在药品库存数量与特药监管网络数据不符、未设置保险柜、无报警装置等问题,已对其下发了责令改正通知书;二是加强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制定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和监测工作的通知》,对今年做好药品不良反应、医疗器械不良事件报告与监测工作提出了要求和任务,及时监督、指导药品生产、经营及使用单位做好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和监测工作。组织了药品不良反应医疗器械不良事件培训班,培训医疗机构,药品经营企业人员200余人。截至目前共上报药品不良反应541例,医疗器械不良事件21例。三是加强药品信用等级评定工作,共评定辖区内204家药品经营企业,评出守信级药店34家,警示级药店75家,失信级药店42家,不参评的企业53家。

  三、深入开展餐饮服务食品安全专项整治工作

  XX年,我局加强对餐饮服务食品安全专项整治工作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餐饮服务食品安全整治工作在全疆名列前茅。一是认真开展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百千万示范工程创建工作。按照自治区局要求,XX年地区创建1个自治区级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示范县(市),每个县(市)创建1个自治区级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示范街(乡镇),每个县(市)至少10家餐饮单位跨入自治区食品安全示范单位行列,目前地区已上报自治区级示范市(xx市)、自治区级餐饮服务示范街3家(包括建设西路德林名苑),示范单位70家。二是根据餐饮服务食品安全量化分级管理工作实施方案的要求,积极推进餐饮服务食品安全量化分级管理。目前,xx地区各类持证餐饮服务单位2335家,通过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监督量化分级管理动态等级评定的单位1402家,达到优秀等级的127家、良好827家,一般448家,食品安全管理人员配备单位2335家,从业人员总人数为8982名。三是认真组织开展了春节“两会”期间餐饮食品安全保障、鲜肉及肉制品市场、餐饮服务场所燃气安全等专项整治工作。同时结合XX年餐饮服务食品安全专项整治,组织开展对辖区内所有餐饮服务单位的“拉网式”监督检查。以大中小型餐饮服务单位、集体用餐配送单位、中央厨房、学校(含托幼机构)食堂、建筑工地食堂、旅游景区、农牧区家庭聚餐为重点场所,以节假日、节庆活动和旅游高峰期为重要时节,加大对餐饮服务单位的监督检查。共出动执法人员12495人次,出动执法车辆3863辆次,检查餐饮服务单位3588户次,受理投诉举报案件32件,立案 86起,责令整改290家,行政处罚72家,罚没金额合计19.5万元。

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