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就业工作坚持完善机制、健全体系、更新观念、服务学生,拓展面向、注重引导的方针,不断开拓就业工作新局面。
通 过一年来不断的研讨和工作实践,我校从事就业工作的工作人员和广大学生对就业有了更为科学、更符合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的认识,新的就业工作机制、就业 观念正在我校形成。学校的就业工作职能由“全包大揽”型向“服务咨询”型过渡,就业工作内容得到更新,就业途径得到扩展,就业工作效能得到提高,就业基地 建设得到发展,在我校一次性就业率多年名列全省高校前茅的基础上,在就业形势异常严峻的形势下,全校总体就业率93%,在山西高校就业工作评估中 获得优秀,并被省教育厅授予“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学生的就业层次、就业质量、就业满意度在全国高校中也位居前列。就业网站的建设走在了全国高校的 前列,网站内容得到了充实,信息量得以扩大,层次得以提高,中北就业在线与国家、省级和其他高校互联互通,经过三次改版,实现了政策发布、信息发布、就业 指导、就业论坛等功能。截至目前,共有1000余家单位网上注册,发布招聘信息;全校毕业生基本信息在就业在线上全部发布,学生可以自主更新。现在我们学 校的就业网站正在发挥着更为广泛、更为经济的独特作用。就业基地建设与产学研工作相结合,使就业工作与学院整体发展形成了良性互动。通过召开学校就业工作 研讨会,就业工作人员分组赴全国各主要人才流向地实地考察,全面更新就业指导课内容使其更加符合当前的实际和实用,经常组织开展毕业生就业指导专题讲座和 专题报告会,在全校学生中开设了就业指导课,真正实现了就业指导全程化,从而形成了“以就业指导课程为主线,以报和就业在线为桥梁,以职业测 评和咨询为补充,以精品讲座为特色,以就业实践环节为辅助”的交互式、立体化就业指导体系。
全年学校招生就业处独立或与学生处、校团委等单位共同邀请职业指导专家、成功校友、企业人事主管推出成才导航、职业指导等一系列精品讲座共 计百余场。我校编写的教材《成才与就业导航》(讨论稿)作为就业指导课的主要参考资料,对大一至大四年级每学年开设了10学时的就业指导课;编辑出版了十 余期《中北就业》报;播放卫星专网讲座百余场,近10000人次听取了报告。成功组织了多场次、多方向、综合和专业类结合的校内人才市场,本年度我校组织 的大型就业招聘专场和各类小型招聘活动均超过往年,到目前已组织了四场大型校园招聘会,超过500家用人单位进校招聘,场面火爆,我校的双选会已成为山西 高校双选会的 “品牌”,影响力已辐射到山西多所高校,许多新闻媒体都做了重点报道,对我校的就业工作给予了高度关注和肯定。
根据我校就业 工作的特点,我们提出了“保大拓小、东西兼顾、行业为重、兼顾地方”的工作战略,开拓和巩固就业基地。将就业基地的建设工作扩展全年,将此项工作全年化、 长期化、经常化。我校在国防科工委系统的就业竞争能力明显增强,并在继续挖掘其潜在的就业市场;向部队、机电、信息、化工等行业拓展,向外企、民营企业推 进,同时加大了与地方人事部门的联系,营造成规模的区域就业环境,扩大学校影响,提高学校声誉,进一步拓宽就业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