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商务局副局长个人述职述廉报告

  (五)商务执法稳步推进,市场秩序规范。按照上级关于加强商务综合行政执法的要求,积极鼓励各县(市、区)申报、争取商务综合执法试点,指导中江县商务局完成了国家级商务综合执法试点建设,帮助广汉市和绵竹市商务局成功申报为四川省商务综合执法试点单位。德阳市市场监管公共服务体系平台正式启动,开通了“12312”投诉举报服务热线,全面受理商务领域投诉举报。开展经常性的商务执法活动,有效打击了违法犯罪行为,使市场秩序进一步规范。

  1、加大打击侵犯知识产权和制售假冒劣商品工作力度。根据国务院、省政府的部署要求,按照“突出重点、打治结合、协同作战”的方针,紧紧围绕“破大案、追逃犯、端窝点、打源头、强整治”的工作重点。认真履行“双打”办公室职责,充分发挥市级各职能部门和县(市、区)联动的作用,加强部门的协同配合,广泛发动各方力量,开展联合执法行动,严厉打击侵犯知识产权和制售假冒伪劣商品犯罪活动,取得显著成绩。

  2、酒类流通监管进一步加强。严格酒类经营备案登记制度,严把市场准入关,全市共办理酒类备案登记5000余家,组织开展了酒类经营许可证年检;严格执行酒类流通溯源制度,加大了对酒类生产企业销售公司和酒类批发企业随附单执行情况的检查力度,做好源头和流向控制。利用打击侵犯知识产权和制售假冒伪劣商品领导小组办公室的资源,协调公安、工商、质监、食药监等部门,深入开展酒类流通联合执法,全年组织各县(市、区)对酒类流通进行两次交叉检查,开展酒类执法80多次,共检查酒类经营企业1,200家,发放行政告知书3,896份,查获假冒剑南春等各类名优白酒30余件,涉案金额近20万元。

  3、药品流行业通管理初显成效。药品流通行业管理工作是商务系统新增加的职能,缺乏工作经验和工作基础。我们首先对全市药品流通企业进行调查摸底,了解掌握基本情况。截止目前,我市共有药品流通企业38家,其中药品批发企业23家,边锁经营企业15家,零售药店1,958家 。其次是积极帮助药品流通企业,争取政策支持。第三是与食药监部门开展联合执法检查,配合做好全市毒胶囊清查工作,共收缴毒胶囊580件。同时,还积极配合医改办等部门组织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

  4、茧丝绸行业管理得到加强。按照《全国缫丝生产准产证》和《四川省鲜茧收购资格证》的标准及要求,严格把关,认真做好两证的初审、复审和报批工作。通过上级审核,全市有8家缫丝生产企业取得《全国缫丝企业生产准产证》,4家企业58个茧站获得《鲜茧收购资格证书》。会同市发改委联合下发了《关于 XX年蚕茧价格政策的通知》,与市工商局联合转发了《关于做好XX年鲜茧收购与管理工作的通知》,加强了与工商、公安、物价、农业等部门的协作,维护鲜茧收购秩序,促进了茧丝绸行业的健康发展。

  5、商业预付卡上翘管理工作全面开展,单用商业途预付卡的发卡行为逐步规范。清理整顿大型零售企业向供应商违规收费扎实开展,规范了我市大型零售企业的促销服务收费项目,构建了零供和谐关系。

  (六)生猪定点屠宰管理工作取得新进展。生猪屠宰管理工作涉及食品安全和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点多面广,历来是个难点,可以说是困难重重。面对困难我没有退缩,没有被困难所吓倒,而是积极想办法、找对策,大胆管理、严格要求。加强了与相关部门和单位的协调,建立领导小组成员单位会议联系制度,形成分工协作、齐抓共管的良好势头。一是强化日常监管,规范定点屠宰企业生产经营行为,确保了肉食品安全。加强了对“瘦肉精”的抽查工作力度,严防含有“瘦肉精” 的生猪进入屠宰环节。落实生猪屠宰台账制度,要求规范填写,做到屠宰生猪来源和生猪产品流向清楚明了。督促屠宰企业严格执行入场验收、待宰静养、屠宰工艺流程和检疫检验规定,确保了出厂猪肉产品质量安全。二是深入开展打击私屠滥宰专项整治活动。为确保肉食品的安全,让人民群众吃上放心肉,在全市组织开展了打击私屠滥宰和病害猪肉非法交易专项整治活动,对生猪产品从养殖、屠宰、加工、流通和消费环节全过程进行联合监督检查。在专项整治活动中,全市各相关部门共出动执法人员1,956人次,检查企业412家,查处各种证章不全生猪产品102,808公斤,依法取缔违规定点屠宰企业资格两家,捣毁私屠滥宰窝点两个。三是全面实施生猪定点屠宰设置规划,严格标准,稳步推进定点资格清理审核工作。全市原有定点屠宰企业245家,规划建设144家。经过一年来的努力,有望在规划的基础上再压减40家,使我市的压减率达到57%,突破四川省规定的压减指标27个百分点。四是结合清理审核工作,屠宰企业全面进行升级改造,生猪定点屠宰场的机械化水平空前提高,生产环境得到极大改善,猪肉产品质量显著提高。五是加强技能培训,从业人员素质增强。按照《生猪屠宰管理条例》规定,全年组织了两期肉品品质检验人员培训班,聘请商务部人才库专家授课,共培训企业品检员286名。培训的内容包括生猪屠宰行业相关法律法规、行业标准,规模化管理制度建设,肉品品质检验业务技能等。通过省级商务部门考核,取得了肉品品质检验员资格证,为提高猪肉产品质量打下了基础。

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