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级领导干部述廉报告

  (二)用权要严,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地位观、利益观

  从全国来看,多名高级领导干部蜕变为一个政治上与党离心离德,经济上贪得无厌,生活上腐化堕落的腐败分子,最根本的原因就是其放松了世界观改造,背弃了共产主义理想信念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权力观、地位观、利益观出现严重偏差,放纵私欲,把党和人民赋予的权力当作为个人及其家属子女谋取私利的工具。因此作为领导干部,如果象田凤山、李嘉廷、刘方仁等等腐败分子一样,一但权力观、利益观、地位观发生了倾斜,随之而生的就是与民争利,以权谋私,奢侈挥霍;突出自己,好大喜功,谋人不谋事;盲目攀比,不甘于奉献,最终成为党和国家的蛀()虫,人民的公敌,走向自我毁灭。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共产党员应当具备的人生观。坚持党的根本宗旨,是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利益观和地位观的重要基础,是真正解决好为谁掌权、怎样用权等问题的根本途径。因此作为领导干部要把执政为民落实在行动上,用权出公心,符合民心,懂得权力与责任的关系;把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最高标准,知职图进,知责思为,代表人民掌好权、用好权。做到“位尊不忘公仆心,权重不移为民志”,绝不能把手里的权力私有化、商品化;绝不能把权力当作个人捞取好处的资本,搞权力“寻租”;绝不能滥用权力,欺压群众,做官当老爷。领导干部一定要始终保持清醒头脑,保持高度警惕,以如履薄冰、如临深渊的警惕性,自觉维护权力的尊严;以做不好就寝食难安的责任心,思进创新,有所作为,为民谋利益。要对利益问题保持健康心态和正确标准,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淡泊明志,抛开名缰利索的束缚;决不为个人的蜗角虚名、蝇头小利而丧失党的原则,丧失自我义务。树立正确的权力观,树立人民利益高于一切的利益观。增强拒腐防变的能力,用自己的模范实践回答好“参加革命为什么、现在当干部应该做什么、将来身后留点什么”的问题,经提起诱惑,守得住清贫,为人民掌好权,用好权,真正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

  (三)自律要严,克己奉公,率先垂范。

  “物必自腐,而后虫生”。掌握这哲理,对于领导干部增强党性修养,严格自律,十分重要。自律是党性修养的一种境界,也是以德从政的基本途径。品德是通过修养和实践形成的,程维高、李嘉廷、王怀忠等就是缺乏应有的自我约束力,交友过滥,对自己的配偶、子女和身边的人管教不严;不能正确处理好“社交圈”、“生活圈”、“娱乐圈”的关系,不能保持平静的心态,不甘于平淡的生活,刚愎自用、骄横跋扈,缺乏做人的品德,才从一名高级领导干部堕落成为严重的腐败分子,沦为国家、历史和人民的罪人。因此作为一名领导干部只有处处明于自察,时时自觉追究,事事严于律已,才能保住思想道德的纯洁。

  作为领导干部要按照“自重、自省、自警、自励”的道德自律要求来约束自己,恪守政德。要严于自重,塑好自己的形象,勤奋工作,不辱使命。既不骄奢跋扈,又不妄自菲薄。蜕变往往是一个由偶然的量变到必然的质变的过程。作为领导干部,要慎始、慎独、慎微、慎终,把握住第一次,处理好生活小节,不仅要自觉接受各个方面的监督,更要注意加强自我约束。要自身过硬,千万不能迈出错误的第一步。在没有监督的环境里,要善于克制不良行为的发生。另外,交往要慎重,交往过滥必定拿原则作交易。经常“三省吾身”,防微杜渐,警钟长鸣。时时以党纪国法告诫自己,用党性原则要求自己,汲取反面典型教训,举一反三,引以为戒,避免重蹈覆辙。以党的领导干部的优秀代表汪洋湖、郑培民和臧金贵同志为榜样,学习他们为党的事业,严以律己,不徇私情,一身正气、甘于奉献的精神,以他们的高尚精神激励自己,鞭策自己,奋发进取。只有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严格执行铁的纪律,克己奉公,率先垂范,清正廉洁,才能赢得民心,树立威望,做到“公生明、廉生威”,增强自身的免疫力和战斗力。

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