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支部书记2011年度述职述廉报告

  4. 学习十六届六中全会精神, 以“九大任务,勾勒和谐社会蓝图”为题做专题讲座。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全面分析了当前的形势和任务,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局出发,作出了《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这是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大指导意义的纲领性文件,反映了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内在要求,体现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这个《决定》,继承、丰富和发展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新境界 。组织党员、教师认真学习、深刻领会、全面贯彻《决定》精神,是党支部义不容辞的政治责任。在十六届六中全会召开的前前后后,我十分关注会议的相关报道,认真研读《决议》精神。XX年11月初,我利用政治学习的时间,向全体教师做了专题讲座,题目是《九大任务,勾勒和谐社会蓝图》。我制作了幻灯片,提供了丰富的链接资源共享在网上,供老师们会后学习。在讲课中我采用大量的事实材料阐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发展走向,引起教师们的浓厚兴趣,收到了较好的教育效果。

  5. 研究“八荣八耻”的深刻内涵和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教育途径,指导教师深入开展教育活动。

  我个人认为,荣辱观的问题实质上是一个人生理念的问题,理明则信,信则导行。因此,我们在对学生进行荣辱观教育的过程中,要在让学生信“理”上下足功夫。怎样让学生真正的明理信理呢?我认为,教师以主题教育课的形式系统深入地让学生理解“八荣八耻”的深刻内涵,并指导他们在日常生活中自觉践行“八荣八耻”的要求,就是让学生“信理导行”的有效教育手段。我经过深入的研究思考后,有了一个课题开发的设想:研究开发中小学“八荣八耻”主题教育课例资源,以达到帮助教师深入理解“八荣八耻”的深刻内涵,给教师提供可资借鉴的课例、课件资源,减轻教师的备课负担的目的。我很快将设想付之于行动:

  l 我首先深入研究“荣辱观”的形成机理、中小学生的认知心理和思想品德课的课改新理念,初步总结出“八荣八耻”主题教育课课堂教学基本结构和教法。

  l 又在深入研究“八荣八耻”的内涵的基础上,设计出四个专题的简明教材、两篇课例设计,制作出《以热爱祖国为荣、以危害祖国为耻》主题教育课的完整课件。

  l 接下来,请朱洁老师试讲第一课,聘请东风教育集团教育室和教研室的领导和专家听课评课。领导和专家给予了高度评价,认为:该课设计精巧,教师引导到位,师生互动充分,学生的爱国情感得到充分调动,达到了震撼人心、净化心灵的效果。

  l 集团教育室和教科室的领导高度赞赏我们的研究,召开专题研讨会观摩教学,听取研究情况汇报。我们的课题设想和教学设计受到各校领导的高度评价。

  l 集团领导和教科室领导决定将我们的课题纳入教科室的重点课题向省教研室申报。目前,已吸收了各校的教学骨干成立了课题研究小组,我是研究小组主要负责人之一,负责课题的全面设计工作。

  6. 积极思考,认真撰写党建论文和教育教学论文。提高思想理论水平的重要途径之一是积极撰写论文。为了使自己的思想理论水平不断提高,一年来我积极学习思考,按上级党委的要求撰写党建论文,并自觉地撰写教育教学论文。5月,代表张湾总支撰写了题为《新时期如何树立学校党支部书记新形象》的论文;七月,又撰写了题为《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的最佳载体——创建学习型组织》的论文,分别上交给集团党委和集团教育学会。是否获奖现在还不清楚,但有一点我是问心无愧的,那就是其思想内容绝对是原创的,是我自己学习思考后的思想结晶。

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