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国庆节心得体会欣赏

2025-10-05

2025国庆节心得体会欣赏 篇1

  伟大的祖国母亲,历经六十八年风雨和沧桑,如今犹如屹立于东方的一条巨龙。千万个风雨的日子里,因为有了万千甘于奉献、勇于奉献的人民才换来了今天的安定、繁华。“感动中国”人物洪战辉说的那句感动人心的话让我们印象深刻:“一个人只要精神不倒,就没有什么能倒,只要脊梁不弯,就没有扛不起的山!” 让无数国人心中燃起了炽热的火焰,萌生拼搏的雄心。是的,没有任何困难能够将一个人、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从意志上彻底崩溃,前提是你要相信自己!

  祖国和人民的命运相连,生命因奉献而美丽。丛飞是奉献精神的真实写照,他用生命谱写了一曲曲奉献之歌,扬起一面面鲜艳的奉献之旗。在人类精神的崇山峻岭间,丛飞登上了一个常人难以企及的高峰。有人说,上天是不失公允的,它给了你姣好的容貌,便配给你低劣的智慧;你有了过人的思维,必将是丑陋的匹夫。但老天爷又实在太不公平了,他残忍地夺去了丛飞年轻的生命!在痛苦中我们企求寻找出一片温馨与寂寥、觅得一份安详与豁达的感觉,品味丛飞,读懂丛飞,从身边做起,做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是什么让他如此伟大?是什么让他如此执着?冰心说:“爱在左,同情在右,走在生命的两旁,随时撒种,随时开花,将这一径长途,点缀得花香弥漫,使穿杖拂叶的行人,踏着荆棘,不觉痛苦,有泪可落,却不悲凉。”纵然,守候在幸福道路上的人已很多,只要人们秉持着一种勇于奉献的精神,幸福的大门同样会乐意敞开,祖国的雄姿绚采同样能够展现出来!

2025国庆节心得体会欣赏 篇2

  人民生活美好了,每年的国庆都有长假,让全国人民尽情的玩乐!充分感受幸福快乐的生活……这是国家繁荣强盛所带给人们的实惠。今年的假期第一天,我们这里始终在下雨,天气原因消减了人们快乐的情趣,不能充分享受大自然的恩惠,不能出去游玩,大部分只好在家里、在酒店打打牌,喝喝酒了,这也是一种休闲,还是朋友们交流感情的好方法。

  我回老家走了半天的路,吃过中午饭,弟弟和一个朋友约我去打牌,但我要陪父母亲唠唠嗑,听听他们有些什么话要告诉常常不在家的儿子,还要倾听他们唠那些以往的家长里短,然后又去陪岳父母聊天,聊了几个小时,感受得到他们都很开心!我常常为自己感到庆幸,年近五旬,夫妻双方父母都很健康,而且他们的心态都是很阳光的,每次回来都要抽出时间和他们唠唠嗑,看到他们开心快乐的神态,心里特别的高兴。

  晚上看电视,看到国家领导人都在人民英雄纪念碑瞻仰人民英雄的光辉业绩,缅怀革命先烈的丰功伟绩,给人民英雄敬献花篮。那种场面肃穆而庄重,看着让我心生敬仰,同时的心灵也受到洗礼……

  由此我所想到的是:对于革命先烈的敬仰是必要的,但更加重要的是如何学习革命先烈的精神;学习他们的思想境界;完成他们为之奋斗所期望实现的夙愿。我们今天的共产党人,如何多一点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多一点为人民办事的行动,多一点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品德,每一个党员干部都要扪心自问一下,你合格吗?那些站在人民英雄纪念碑前的领导人,你们能否真正的抛弃私心杂念,为建设一个充满公平正义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而不懈奋斗吗?你们能够用心对革命先烈说:你的一切行为可以无愧于他们吗?

  我们普通党员干部期望你们,全国人民期望你们,因为只有你们才可以真正的推动社会体制、机制的变革;只有你们的思想和行动才能够尽快的推动社会公平正义的建立;只有你们的改变才能打破旧框框,建立能够推进社会进步的有序机制。

  靠法制治国,靠制度治国,靠文明兴邦,靠诚信兴邦。这是人民的期盼……

2025国庆节心得体会欣赏 篇3

  城巷镇陲,有人手执卷宗,歆享耳边回环着京剧唱腔的丝丝婉转;钢筋高楼,有人手持手机步行天下,自若穿梭于城市生态。这是一个气蕴深厚的中国,也是一个日新月异的中国。当世界目光齐步聚焦神州大地,必将见证其传统与创新相承的大国气象。

  然而风起云涌,变化丛生,转型之路需步步为营。有人认为,经济创新迫在眉睫,文化发展需靠浑厚的经济底蕴;有人担忧,一味发展经济或许会导致浅薄物质,最终带来的是文化式微。然而,我认为,矛盾虽有,但民族传统与经济创新一直亲历着时代变迁,中华民族也从未停止在复兴与创造中并行,让文化与科技齐飞。

  京剧,作为中华文明的国粹,是当之无愧的文化结晶,其跌宕酣畅的奇巧唱腔,行云流水的独特动作,皆表露出熔铸于华夏的刚柔并济、含蓄刚健的民族气质,满足长久以来中国人的精神诉求;移动支付、共享经济等,则作为新时代中国探索与创新的口号,以其高效率、体验感强的时代思维满足了国人的物质需要,迅速响彻九州,以从容自信的大国姿态携手世界探寻科技的答案。舒享与便捷,悠长与迅速,看似矛盾的双方实则交织出中国圆融大气,独立于世界民族的强国姿态,因此传承与发展的有机结合,才更应是中华的固有元素。

  大国发展,从来是以文化为内核,科技为手段。就个人而言,民族的传统与精神奠定了个性的底色,而科技的自信与进步开拓了个性的可能;就国家而言,坚实的民族文化底蕴与雄厚的科技实力更使其成为民族的国家,而非时代的国家。也正因千年不改的传承与创新相承的民族性格,才铸就了中华文化千年的繁衍生息,华夏民族在世代更替中的行稳致远。君可见,白鹿原上的声声老腔,唱响了几代人的欢欣与泪水;共享单车的风行普及,让世界上多少目光停驻惊艳。曾经“高冷”神秘的故宫传统文物,也通过纪录片,在文化创意产业的兴起中再度叩响我们的心,让尘埃中的往事、岁月里的精神回归生活。

  当然,我们同时承认发展中文化与科技天平的起伏不定,强国文化与科技的多重挑战。然而我相信中华有自信接纳时代的精华,同时展现出自己的精神与气象。站在时代分叉路的每一位中国公民,也比能承古启今,开拓未来的奋斗不屈。

  世界进程,中国聚焦,历史前行,华夏勇进。且看今朝,中国以继承探索,铸大国气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