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庆期间国内外旅游注意哪些常识问题

  “十一”国庆节长假一到,出国旅游风潮再度吹起,但在快乐出游之前,还是要对自己的身体多加注意,尤其身体不适时,应做好行前评估及准备,否则在国外人生地不熟,语言不通,可能因此败兴而归,甚至危害到身体健康。

  国内旅游要注意哪些:

  1、车辆全面检测

  在出游前要对车辆进行一次全面彻底的检查和维护:发动机和变速箱的润

  滑油是否充足,底盘、刹车、方向、轮胎、悬挂装置等是否工作正常,水电是否充足,备用车钥匙是否带上,燃油,机油油面高度,冷却液液面是否充足,蓄电池电解液面高度,制动液面是否符合要求;检查轮胎气压、备胎气压是否正常,照明灯、信号、喇叭、后视镜、门锁、玻璃升降器是否齐备有效,玻璃水是否充足,喷水泵、雨刷片是否工作正常。

  2、带上必备工具

  自驾游的时候车辆连续工作,容易出故障,所以应该提前想得周到些,把路上可能碰到的问题都尽可能地考虑进去才能备不时之需,最大程度地减少麻烦。

  应该准备的物件有:

  备胎、机油、冷却液、灯泡、千斤顶、拖车绳、钳子、扳手等修车工具。最好还要带上一些应急装置:如急救药箱、应急灯、指南针、警示牌等。所有会用到的证件要带齐,包括身份证、行驶证、驾照等,另外如果所去地区需要通行证也应提前办理。

  通讯装置要准备好,如手机一定要充足电,并准备好备用电池。

  3、做好周详计划

  在出行之前,需要确定行车路线和休息站点,还要了解路途上所需要的费用,最好有一个很周密的计划和线路图。值得一提的是,自驾车出游最好能结伴同行。

  车在路上人要细心。要随时注意车辆各种运行状况,做到听发动机运行的声音;监测仪表;闻电线、离合器、刹车片是否出现异味。在每次途中休息时,还应环绕汽车检查一圈,以便及时排除轮胎、制动、转向等方面的小问题。

  合理安排行车距离,防止疲劳驾车。日行车里程最好为高速公路在300至 400公里、普通公路在200至300公里左右比较合适。在停车时,锁好车窗、车门及注意带走贵重物品。

  出国旅游要做好哪些准备

  第一备忘录 国庆节旅游前健康诊断diy

  在出国前,首先要考虑自己的健康状况,最好是做一次健康检查,避免有潜在的疾病突然发生,若有任何异常,应把病治好后再出门。基本上,有急性病者、严重心脏病、肺病、气喘、癫痫病人、手术尚在恢复中、怀孕初期及待产孕妇和经医师诊断不宜出国者,最好不出国旅游。

  其次,对出游地区有所了解,特别是高传染疾病地区,出游前应对当地的状况先做一番了解,与政府防疫机构联络以了解最新疫情,并做预防疫苗接种以防患未然。有些国家对于入境旅客会要求查看预防接种证明书,但各国要求不一,出国前应查明并提前接种,可向卫生局查询。

  身体不适者准备药物方面,慢性病如糖尿病、心脏病,须准备足够常用药物。可能的话,应准备两份,一份随身携带,一份放托运行李,以防行李遗失造成无药可吃。

  还可请医师写一份英文病历摘要,说明病情及使用药物之品名、用量、用法,随身携带,以防急需之用;而应急成药及卫生用品,如止痛药、胃肠药、晕车药等也要带一些;须戴眼镜者,应多备一副眼镜;从事户外活动者,应准备防晒油、帽子、太阳眼镜等。

  第二备忘录 乘飞机 当心经济舱症候群

  “国庆节”正是出国旺季,一般人大都是搭经济舱出国旅行,在这十几个小时中,一般人通常会想办法来打发在飞机上的时间,熬到目的地。其实除了看书报杂志,或是睡觉、看电影之外,还有一些更重要的事情应该要留意,那就是多多喝水、多多走动,避免因为久坐而造成血液循环不良,而引起身体不舒服。

  一般经济舱的座位非常狭小,很容易造成血栓,再加上飞行期间,不断吸入重新过滤的干燥空气,而使得血液变得浓稠,因此比较容易产生血栓塞,严重者会引起呼吸困难,甚至是造成中风或死亡,因此不得不注意。

  但是只要多注意下列的事项,就能够避免经济舱症候群的发生,让飞行更舒适安全。比如,尽量选择前面的座位,如此可以避免晕机状况发生。机舱内压力变化而发生耳咽管阻塞失衡、耳朵疼痛的问题,此时可以多打打哈欠、吞吞口水,或是嚼口香糖,都可以减缓不适的状况;搭机前尽量穿着轻便宽松的服装,让身体有舒服的感觉;不穿新鞋,以免水肿,可携带一双拖鞋换穿;

  搭长途飞机时,应尽可能搭乘白天班机,并选择飞机前面的座位,且每隔一段时间如一至两小时,起来走走、伸展四肢,保持血液的流通与顺畅;因为机舱内十分干燥,容易口干舌燥,因此要多多补充水分,但是避免饮用含有酒精的饮料、咖啡等刺激性的饮料;飞机上相当干燥,因此很多人会出现皮肤瘙痒的情形,此时可以抹乳液,或是携带小瓶的喷雾式矿泉水,都是不错的方法;飞行前不应戴隐形眼镜,应改戴眼镜。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