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6日大家来到xx县城广场,开始了新一天的努力。当日正值xx县安全生产启动仪式,所以我们的这次演出将为xx县写上辉煌的一笔。xx县政府对此次演出给予高度重视,部分政府领导班子参与了此次活动。
作为此次“三下乡”最重要的演出,我们为此次演出倾注了全部的热情。就在这个xx县的中心广场,我们将所有的节目展示给xx人民,同时带给他们的还有我们的热情。在炎热天气与热情的演出共存下,我们与xx县人民的感情极具上升,情意交融。那些因热情而冲向舞台的老乡,与演员们玩耍的孩子,与我们闲聊的老人……我们带来的不止是演出,更有我们带给他们的情意。
演出结束后xx县领导与演职人员共同合影留念,纪念这场因情意而生的演出。同时xx县领导对我们的演出给予了高度的评价与感谢。
7月17日是个忙碌的一天,也是考验我们的一天。为了适应当地的赶集时间,清晨7点场务组就先行出发,可是却遇到了糟糕的天气,这使得我们的计划频频改动。在彝族众多的圭山镇,断断续续的暴雨加大了我们演出的难度,也是在考验我们的真情,大雨阻断了老乡们前来观看演出的脚步,中午雨终于停了,师生们在等待了一个早上之后,终于等来了为老乡们演出的机会,大家一起动手打扫演出现场,积极做着最后的准备。中午一点半,演出才正式开始,彝族人毕晶同学用彝族语热情吆喝老乡来看演出,增加了我们彼此的感情。可在演出进行到一半的时侯,暴雨再次来临,但我们的舞蹈演员任然冒着雨完成了自己的表演,赢得了在场所有人的掌声,台下也有很多冒雨观看演出的圭山人民,使得演员深受感动。大家在暴雨中抢救音响设备,全身湿透却望着未淋湿的音响傻笑,在雨中瑟瑟发抖。这才是真正的“三下乡”精神及艺魂,奉献与吃苦的情感,这一刻所有人都懂得此次“三下乡”真正意义,这将是他们一生中难得的财富。圭山镇政府对我们精神给予了高度的感谢与评价。
7月18日演出团的师生们在团县委副书记与圭山镇镇长的带领下,参观了与“阿诗玛文化”颇有渊源的糯黑村,欣赏到了当地的特色文化,在彼此放松的条件下开阔了大家的视野增进了大家的学习。同时,大家与糯黑彝族人共同踏歌起舞,举杯欢庆,纪念大家的情意。
7月19日是“三下乡”的最后一天,但大家却丝毫没有懈怠,全力对待。在xx镇的街上大家搭起舞台,便迎了xx镇人民热情观看。依旧是简陋的舞台,依旧没有换衣间,依旧是烈日炎炎,但这些却阻隔不了我们的热情,情意与奉献。在人群中冲出来一位热情的老乡与我们的演员共舞,为我们在xx县的最后一场下乡演出画上了圆满的句号。下午大家乘着回车,心里有的不只是对xx人民的恋恋不舍,更有对此次下乡的深刻体会,相信这些在下乡中的获得将在他们今后的成长路上带来的是超越。
二、摄影服务小分队
今年我院暑期的“三下乡”摄影小分队的活动不仅得到了各地党政领导的关心和大力支持,而且得到了当地百姓的热烈欢迎和拥护,达到了“拓展视野,增长才干,磨练意志,提高素质”的教育效果,充分展现了我院学生“锻炼自我,服务社会,甘于奉献”的良好的精神风貌。
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实现城乡和农村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xx年我国规划正式启动,发展以加快新农村建设为主的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了巨大的成就。本次“三下乡”小分队主要肩负着为农村提供摄影服务,为捐资助学进行调查访问,考察以来农村的建设成果和以来农村的发展等任务。我们深入xx省xx市彝族自治县的糯黑村,所各邑村,阿着底村,进行服务走访调查。
(一)调查糯黑村、所各邑村、阿着底村概况
糯黑村隶属xx省xx市彝族自治县圭山镇,地处圭山镇西边,距镇政府所在地4公里,到村道路为柏油路,交通十分方便,距县城32公里。辖大、小糯黑2个村民小组。有农户394户,乡村人口1506人。全村耕地面积3643.00亩,人均耕地2.55亩,林地28282.10亩。糯黑村处于岩溶喀斯特地貌发育区,附近的群山多为石山,人们上山采石,依照石头的纹理层次开采,改制成大小不等的石条、石板,用来建造房屋。古老的村民在平整的地方凿石,倚山建寨,据说,挖地基时挖出的石头就够盖一间房子了,现在任是这样。糯黑民居为封闭式石木建筑,用上过紫红油漆木材做梁架、门窗,外墙用石板、石块垒砌,内墙用石灰粉刷,屋顶铺扁瓦盖筒瓦。民居布局为楼上楼下两层,三间正方、两间耳房,糯黑村与着名的老圭山遥遥想望,四周青山环绕。村里,几乎家家户户的屋后都有几棵百年老树,细而密的枝叶伸展在石板房上,房前大都栽有一蓬蓬金竹。人在寨中,抬头一片蓝天,放眼葱葱郁郁,一青一绿一蓝,三色交相映衬出撒尼人生活的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