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语高级中学实习总结

  万物皆有备于你我,岁月如歌。大自然的恩惠太多,孩子们的生活时刻需要歌颂。接下来的作文,抽象抑或具体,孩子们把十几年的光景写进了文字。我恍惚迷离地走进一颗颗纯白的心,读着孩子们那些戎马倥偬的岁月,他们便是未来的王子,铁石心肠的我似乎被征服了。年轻的他们,哭过、笑过、爱过、恨过,奢侈地喜欢上南国那些烂漫的樱花,在这个季节迅速燃烧,猛烈褪去。不出所料,青春之歌的文章极多。的确,青春是一道明媚的忧伤。他们喜欢蜗牛,全然把自己蜷缩成一段凄美的文字,肩着那些因袭的重担,努力地往上爬。我给予过浩然的赞美,但深切地怜惜起这种壮举。在辽远的西北大漠,我好久没有目睹雄鹰展翅翱翔,我想这些孩子是可以的。在一种极度的张力与追赶之中,孩子们或许能确证自我的生命价值,要力图规避他们无情地让青春爬满皱纹,即便人类的怜悯之心是如此高贵而低廉。我想,在考场如战场的年代,调令三军的阅卷老师也会将胜利分属给在场的每一个人。要他们与这世界握手言和,等到军粮充备的那天,好好和生活大战一场。

  我似乎在希冀这种自由,然而课堂的时间是如此奢华。他们鼓掌,分明是要盖过那钟声,然而我固执地穿过钟声,向着来时的路口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我们的生活还在继续,些许故事便蔓延开来。

  我多想带着孩子们面朝大海,看那壮阔的场景,看大海的叹息,看天空的泪水,看花儿的微笑,然后我们相互看着对方,越走越远。然而这里没有大海,天空也很坚强,花儿开在我到来之前。但我洞见了一种潜在的更惊心动魄的心海。在关于纪伯伦《组歌》的备课本中,我在开头悲壮地写到:我预言,我和他们将要相遇在文字里,泣血而成,毫无保留。我要他们仿写海浪痴心绝对的那段独白,一不小心,把自己也搭了进去,好似深情地说道:曾有多少次,当流星跌落在地平线时,我遥望并眷念你紧锁的城,不曾走开,也未必介入;曾有多少次,当三春杨柳亲吻大地时,我那乍暖还寒的青春多么渴望长大…

  伟大的课堂在庄严的宣告中结束,老师隐约地规劝我不要试图惊醒他们叛逆的青春,任何煽动情意的语言本身没有错,错的将会是我们不该相遇在这个年龄。恍惚中,我怅然若失,爱与美的誓言,久久涤荡不尽,径直穿透我们单薄的青春。大概尘世人生原来如此,开始于飞扬跋扈的青春,终结在不动声色的落寞之中。但过往的人们无一不在经历,却鲜有表露。

  想要为他们做些什么,兴许也能会给未来留下一些印记。走在外高的每一步,我们都试图抓住一些背影。我们团队也曾相互听课并把相互评价的语言极为时髦地写进自己的教案。我还爱上每一幅剪影和剪影里的人们,要他们定格在那美丽的瞬间,尽管未来的他们会更加辉煌与绚烂。

  站在来时的路口,天子门高书生足短的历史逻辑一再让我惊惶。然而我们注定要在同一个路口散去,带着孩子们烂漫的笑容,带着老师殷切的希望,带着外高新鲜的血液。此去须怀凌云志,不忘春风化雨情。

  在不久的将来,这些将会成为我们投身教育革命事业的证据。

  这个声音必然是坚定的。

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