② 心理辅导
我们经过长期的观察和了解,发现有些学生需要重点关注,这并不是说他们违规犯忌,而是我们认为需要在心理上给他们排忧解难。这里根据队友的总结列举两个例子:
案例一:
郑是一个男生,他的入学成绩在班里排名第一。开学初,班委选举的时候,许老师问他是否想当班委,他委婉拒绝了。郑是个身材高大,性格开朗,运动型的男生。他喜欢学习,就是因为害怕影响学习而婉拒了许老师的。但是第一次段考的成绩出来后他有点失落,怕下学期分班的时候被分到了学校的普通班。在我看来,他比较悲观了,我觉得他的问题只是在学习的方法上需要调整。于是,我在一次早读的时间把他叫出走廊平等的交流了起来,我在帮他理清思维,引导他自己分析问题的源头。郑的问题比较好解决,因为他的基础本就比较好,理解能力强,另外他还比较喜欢运动,特别是篮球。在交流的最后,还跟他谈了班里的篮球队建设,因为我希望通过篮球来使他更自信,也使得我们班更加团结、更加向上。
那一次谈话后不久,郑带着班里那些打喜欢篮球的同学来找我,咨询关于班级篮球建设的事宜,这一行为令我感动!这说明了他们对我的信任,说明了他们对班级的热爱和对生活的追求。很高兴能看到这一幕,其实我更期望能看到八班和其他班级来一场友谊赛,但是我的实习生活就要结束了,没机会了。
案例二:
黄是一个或内向或外向的女生,我想这个实习下来,她受我的积极影响最大!
第一次接触黄是晚修课间休息的一次偶然,那一次她和副班长没大没小的和我胡扯瞎掰了一会儿,那时黄对我的评价是“心理年龄小却装得很老成”。她观察得很仔细,那时候的我确实有那么点装的意味。不过渐渐的,她就认识了另一个我。
黄有时候外向,有时候又内向。那一次晚修的聊天之后,我以为她是一个很能跟他人打交道的女生,不过再后来我才发现,其实她认识的人并不多,这让我看到了她内向的一面。不过问题不在这,(其实内向也不能算作问题),问题出现在第一次段考的成绩出来之后。其实这一次段考中,班里的很多人都考得不理想,但黄最为典型。知道成绩后的她开始自卑起来,闷闷不乐的心情溢于言表。我知道我该对她做点什么,对高一八班做点什么。我利用一次晚修一节课的时间给他们看了尼克胡哲的演讲视频,那一次我以为效果不怎么好,但是后来发现对黄有了影响,这令我深感欣慰。看了视频的当天晚上,她给了我一条短信,向我说了声谢谢。第二天晚修结束的时候,我趁机和她聊了起来。或许解决问题的办法不在于给她一些官方的建议,而是能够时常陪陪他们,聊聊成长中的苦恼。在我即将实习结束的时刻,黄对我的不舍之情难以言喻了,只希望她能够将这不舍转化为一种进取的动力。
(三)队伍生活之路
1.食宿
到实习学校报到时,学校把我们安排进了学生新宿舍楼。虽然有点吵,但是,完备的设施加上宽敞的空间,都算是很优越的环境了。4个男老师一个寝室,9个女老师一个寝室,每天都有队员负责值日,保持宿舍的整洁卫生。陆丰的消费水平不高,学校旁边的快餐店物美价廉,不过久而久之便是“价虽廉,物已不美”——腻了,所以偶尔也出去改善改善伙食。抑或自己动手,丰衣足食,大家围着电磁炉自己煲粥或者煮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