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硕士毕业生的毕业求职总结

  教师,教师也是技术活,所以相对不复杂,几乎所有的学校都要你试讲,老师听课,然后就能定人。我这里讲的是中学,在北京,硕士毕业进大学教书已经不大可能啦。其实凭着名师范院校硕士生的牌子,我还是得到了不少学校的试讲机会,最后没有从事教师行业,心里也有点遗憾,总觉得自己也许可以是个好老师。不是师范学校毕业的同学可以自己去考教师资格证,同样也可以找中学的工作。一般学校会看你的成绩单,成绩越好,越证明你会学习,基本功扎实,不会在课堂上大放厥词误人子弟。他们喜欢多才多艺的人,比如能帮他们搞个话剧团、能双语教学、写得一手好字,这些都是很管用的,自我介绍的时候别忘记说。如果你中学就读于名校,说出来肯定会加分。讲课的时候要注意能够把学生积极性调动起来,板书规范,嗓门洪亮,按照教参的基本要求讲是比较保险的,但是不同的学校办学风格不同,可能教学方法上略有出入,备课时候需要调整。比如我去某个大名鼎鼎的中学讲过一次课,他们后来评价我有应试教育的痕迹,因为我在课堂上准备了几道填空题,同学骂我:你丫的,准备选择题也比准备填空题好啊!填空题就等于死记硬背吗?我并不认同,但是现在的情况是人家不认同你,你就没戏,失去这个机会,其实心里比较遗憾,因为我很喜欢那些孩子,你不得不承认,好学校里的孩子格外聪明。后来我用同样的教案讲过几个学校,他们都同意要我,可是这又有什么用?另外面试时候要注意你的形象,要看上去像个老师,这也是很重要的,总的讲来,学校是比较保守的地方,我就听到两个老师议论一个求职者:“这小姑娘嗓子真亮,一上去就把学生镇住了。”令一个说:“但是她好像是单亲家庭,我问她了,说是很小的时候父母离婚了。”……

  记者,去应聘记者,你的实习经历很重要,有作品就摆出来,要表现出活泼开朗,愿意与人交流的样子,多微笑,话多一点也没关系,但是不要没礼貌。笔试考时事(求职阶段文科生多看看时事、时评是很有必要的,很多单位都会考,比如我们XX年这一届,恐怕没几个文科同学没有被考过和谐社会吧?我至少遇到过3次关于和谐社会的大作文)、考写新闻、或者考类似智力题的东西。面试喜欢搞小组讨论。都市报一般不解决户口编制,但是大多数行业报都会令那些怀抱新闻理想的同学失望,所以就按待遇来选择吧,理想先放一边去。很多报纸可能还会安排你去实习一段时间,这时候要好好表现,但要警惕实习时间过长被人利用,必要的时候,可以直接拿另一个意向威胁一下,不过现在求职者多如土豆,随便人挑,所以这一招要慎重使用。

  公务员,这是招聘过程最程式化,对招聘者最礼貌的,但也是最没有把握的,拖拉的过程也最长,不是很坚定要当公务员的同学不必在这里花费太多时间,早就想当公务员的同学,自然了解公务员的招聘传统。事业单位和公务员都喜欢看上去沉稳谦虚的人,锋芒毕露是绝对不行的,说什么话,答什么话,慢条斯理没关系,但是一定要想清楚再讲,多分个“一、二、三,一方面、另一方面”的,显得条理比较清楚。经常有人教导我们简历一页纸就行了,如果你去招聘外企或许是这样的,我不清楚;如果你去参加农展馆、体育馆之类几乎不会有收获的骡马大会,为了省点打印简历的费用,你也不用太具体的简历。但是我感觉,很多传统的事业单位他们还是喜欢看传统的简历,就是什么都有,证书啊,作品啊,都附在后面,他们才觉得有分量。

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