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学院官网“校企合作”栏目中,该院出台的《学生实习实践(校企合作)管理办法》中明确写着:学生实习实践(校企合作)属于必修限选课程。同时规定,社会实践按10-14周安排,6个学分。
可是,《办法》中并没有交代,如有学生拿不到这6个学分怎么办。
在学院充满“正能量”的洗脑和以学分“要挟”下,无论愿意与否,在炎热的夏天,每年都有数千名学生的身份变为“包身工”。
道理再明了不过,实习是学校为企业“代言”。在欢迎实习学生载誉归来的条幅背后逐渐显现的是,学校用学生的汗水赚了个盆满钵满。
张君安本人也曾公开承认,学生去富士康打工是学院工训的必修课,和军训差不多,并非真正意义上的实习。
到富士康工作过的学生都知道,带学生做暑期工人数超过50人,就可按照每人150元的最高标准给组织者提取代理费。这笔代理费不需要代理人提供发票,不计算在学生工资中,由富士康单独支付。
“代理费是这样的,300个学生以下,每个学生是50元,300个学生以上,每个学生是100元。学生实习期满后,富士康公司按人数支付。”早在去年6月份,张君安就这样对外说道,“这笔钱是用于贴补学生实习费用,没有发给个人。”
“不过今年学校没有收过一分钱代理费,但富士康给予学校平均每年10万以上的奖学金和奖教金等。”近日,面对外界的拷问,张君安表示,“开运动会一般也有赞助。”
但是,有知情人士向新金融记者透露,真实的情况远不止这些。“高陵新校区建设的启动资金和一套500万元的设备,都是富士康赞助的。”
根据相关资料显示,去年10月,西安工业大学北方信息工程学院高陵校区施工设计图完成,今年2月份前后确定了主体施工单位,目前该校区正在建设中。
在被新金融记者问及双方之间是否存在上述经济利益牵连时,学院和富士康均回复了“没有”两个字。
抛开双方的利益牵扯,在源源不断接收在校学生的背后,展现的是富士康巨大的用工缺口。
工作强度大,基层工人紧缺,“n连跳”造成的人心惶惶……眼下的富士康最焦急的是“抓人”。目前,在富士康最“流行”的招工办法是依靠内部人推荐和动员亲朋好友加入。
西安工业大学北方信息工程学院一位学生给新金融记者发来的照片显示,烟台富士康厂区内的走道旁挂着一条醒目的条幅,上面写着“推荐亲朋好友入职公司,与公司同心、同根同发展!400元的大奖等你拿”。
事实上,富士康用工荒问题绵延已久。由于富士康能带来巨大的工业产值,一些当地政府甚至动员行政力量帮富士康“招兵买马”。
“生活往往不是想象的那么简单,富士康里尽是些为生活劳累的人,上有四五十岁的大叔大婶,下有比我们还年轻的弟弟妹妹。”深夜,刚从烟台富士康返校的一位学生发布这样一条微博,道尽富士康用工紧缺的窘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