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英语课前有效性预习研究》课题研究实施方案

2019-09-18

  4、个案研究法:对于研究中出现的特殊学生或典型案例进行分析研究。

  5、比较分析法:对研究对象定期检测及时对取得的信息进行分析,找出问题并予以解决,不断完善研究方案。

  6、经验总结法:在课题研究过程中采取总体规划,分步推进的研究策略,扎扎实实地做好研究工作,根据研究实践所提供的事实,分析概括教育现象,挖掘现有的经验材料,并使之上升到教育理论的高度,以便更好地指导新的教育实践活动。  

  六、实施步骤

  (一)准备阶段(.12—.1)

  1、加强理论学习,提高自身素养并积累资料,以先进的理论支撑课题的研究。

  2、调查分析现状,初拟实施方案。

  依据课题研究目标设计调查问卷,进行调查分析,了解学生预习兴趣,预习态度,预习能力,预习习惯等方面的现状,形成调查报告,在此基础上预设出有效预习培养方案。

  (二)实施阶段(.2—.5)

  实施课题研究,此阶段我主要立足于日常课堂教学,探索提高学生预习能力策略与模式的研究。

  1、指导学生预习,尝试建立适合学生预习的方案。

  2、做好课前预习效果的检查与监督,组织学生进行预习方法的展示与交流,激发学生预习的积极性。

  3、做好案例研究,并不断调整不同基础的学生的预习方案。

  4、不断调整研究方案,探索适合学生有效性预习的方法,培养学生逐步养成自觉进行课前预习的良好习惯。

  (三)总结阶段(.5―.6)

  1、整理研究过程中的资料,撰写课题总结报告。

  2、编辑课题研究教学案例集和一些研究成果。 

  3、申报课题结题,并在教学中进行推广应用。 

  七、预期成果

  1、探索出适合初中生英语学习的有效性预习方法,并付诸教学实践提高课堂的实效性。

  2、培养学生逐步养成自觉进行课前预习的良好习惯,为其终生学习奠定基础。

  八、课题研究的保障措施

  1、学校高度重视

  我校高度重视教研活动,特别注重教师的微型课题研究,尽全力给予课题研究者指导和帮助。

  2、学校资源丰富

  我校图书馆、备课室、网络教室储存大量关于教育教学研究方面的资料,能为本课题研究提供优质的资源。

  3、课题负责人理论和实践功底扎实

  本人工作认真负责,深入教学一线,刻苦钻研,不断学习提高自己。

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