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农村公路改建工程实施方案范文
为加强对农村公路改造工程的管理,确保三年基本实现全区农村公路改造硬化路的目标,根据上级有关要求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路法》等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结合我区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一、组织领导
成立由区长为指挥的农村公路改造工作指挥部,负责指导全区农村公路改造日常管理工作,检查、落实计划执行情况,监督工程进度、质量、施工安全和资金使用,制定有关工程建设的政策,协调处理建设过程中的重大事项。实行指挥部领导分工负责制,每名副指挥联系两个乡镇,指挥部各成员单位承包一个乡镇,确定一名副职具体负责乡镇农村公路改造工程的组织指挥,督促检查,监督协调工作。
各乡镇成立由党委书记、乡镇长任指挥的农村公路改造工作指挥部,全面负责本辖区内的农村公路改造工作。党委书记是农村公路改造工作的第一责任人。
二、宣传发动
做好农村公路改造工程,必须全面加大宣传力度、广泛发动群众,要充分利用会议和各种宣传媒体,深入宣传农村公路改造的意义。电视台、电台、报纸要开辟农村公路改造宣传专栏;广大宣传工作者要把农村公路改造的宣传鼓动工作,当作最近一个时期内的工作重点;区交通局、各乡镇要采取出动宣传车、文艺演出、张贴标语等形式,努力营造农村公路改造的良好舆论氛围。使广大人民群众理解农村公路改造工作的重大意义,提高广大人民群众参与的积极性。
三、建设目标
到 年,全区计划改造农村公路 公里,新建改建大中桥 座,基本实现所有行政村通硬化路。 年全区必须完成 . 公里的改造任务,力争完成 . 公里, 年全部完成改造任务,实现三年规划建设目标。
四、技术标准
农村公路按其在公路网中的地位,分为乡道和村道。村道路面宽度一般不低于 米,特殊路段路面宽度不低于 . 米,路基宽度一般不低于 米;乡道路面宽度不低于 米,路基宽度一般不低于 米。
1、路线标准。原则上以现有道路为主,线位、线形满足拟选技术标准下限指标的,尽量利用老路改扩建,避免大改大调或大填大挖占用有限耕地资源。农村公路改造工程中乡道、村道原则上采用四级以上标准。个别村庄规模较小、路基条件较差的村道,可以采用四级以下标准。
2、路面结构。农村公路改造工程项目必须对路面做硬化处理。路面结构应遵循强基薄面的原则,基层宜采用水泥稳定土、石灰稳定土、二灰稳定土、填隙碎石、手摆片石等结构形式,推荐使用水泥稳定类基层。
面层采用沥青碎石、沥青混凝土、沥青贯入、水泥混凝土。采用沥青碎石或沥青混凝土面层时,厚度不得低于 厘米;采用沥青贯入式面层时,厚度不得低于 厘米;采用水泥混凝土面层时,厚度不得低于 厘米。村(街)道推荐使用水泥混凝土面层。
3、桥涵。农村公路改造工程中的大、中桥宽度一般不低于 米,个别村道上的桥涵宽度不低于 米。大中桥设计荷载乡道采用承载汽一 、挂— 标准,村道采取汽— 、挂— 。个别主要村(街)道应采用乡道大中桥设计荷载。
4、路基。路基应结合当地自然条件进行设计施工,既要保证足够的强度和稳定性,又要经济合理。路基压实度不低于 %。
5、农村公路改造工程应本着因地制宜、就地取材、便于施工、降低造价的原则选择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