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化企业帮扶行动。继续深入实施"企业服务年活动",认真组织开展企业帮扶行动计划和"三送"活动,尤其是对已经梳理出来的难题要千方百计予以化解,并根据企业运行情况和需要,强化服务,分类指导,一企一策,有针对性地提供服务和支持。积极为企业拓展市场搭建平台,加大对企业参与国内外展会的政策扶持力度,引导企业积极调整市场结构和产品结构,在巩固扩大国内外市场的同时,加快国内营销网络建设。全面落实对企业的各类资金扶持、税收优惠及税费减免政策,进一步降低行政事业性收费,规范中介机构收费行为,切实减轻企业负担,为企业发展营造宽松环境。加强金融服务支持,着力抓好适度宽松货币政策落实,开展银企对接,用足用好企业应急互助资金,帮助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缓解融资难问题。
扩大有效投资规模。充分发挥政府性投资的导向作用,继续做好新增中央投资项目和省重点项目争取工作,进一步争取上级资金的扶持。进一步加快第二自来水厂、中心粮库、浙中再生塑料集散加工中心、横店临时起降点等44项重点建设项目和37项工业重点技改项目实施进度,加大项目土地、资金等要素保障力度,实行全程跟踪,强化监控和督查,促进项目及时落地、尽早开工、早出效益。抓住省里推进农村宅基地制度创新的机遇,进一步加快推进农村住房改造建设,加大对保障性住房项目建设投入,千方百计拉动社会投资。继续大力抓好以"东阳人经济回归工程"为重点的招商引资工作,以更大的力度、更实的举措推动该项工作开展,同时,盯紧看牢,加快推进已签约项目的落地,力争年内每个区域联络组至少有一个项目落地。
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加快推进六大主导产业发展升级和六个块状经济培育发展三年计划纲要落实,不断细化纲要实施方案,推动规模企业向行业龙头骨干企业发展,推动传统块状经济向现代产业集群转变。加大自主创新的政策倾斜力度,建设和完善一批公共创新服务平台,加快企业技术研发中心建设、科技人才队伍建设,鼓励企业推进技术创新、品牌创新、市场创新、管理创新。推进发展方式转变,引导企业大力推广应用先进适用技术,加快淘汰落后生产能力和工艺,加强节能减排和土地等资源要素的节约集约利用,不断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
发挥动力车组作用。着力发挥经济开发区主战场作用。城北工业新区要坚持"基础设施配套建设和招商引资"两手抓、两手硬,加快园区建设进度,加快项目落地步伐,尽早成为全市经济的重要增长极;加快江北高科技产业发展,积极推进东阳剧院建设、城中村改造、江滨北路续建、商贸项目、建筑业总部等重大工程建设,集聚人气,繁荣新城区;加快白云专业市场群培育,积极调整世贸城业态,推进世贸城配套设施以及国际缝制机械市场、国际采购中心建设,促进现代物流、仓储、连锁超市、运输等商贸服务业发展。着力发挥中心镇的支撑作用。深入实施扩权强镇,用足用活有关政策措施,着力推进横店电子产业园区、南马机械工业功能区、南马红木家具产业园、六怀工业功能区建设,进一步做大做强横店、巍山、南马、歌山4个中心镇的镇域经济。着力发挥其他镇乡的结点作用。立足各镇乡街道现有产业、生态资源、人文品牌等优势,加强扶持,深挖潜力,积极培育一批特色浓、品牌响、环境优的镇乡街道,辐射带动周边乡村发展。
2、继续在促进城乡统筹上下功夫,着力推进新型中等城市和新农村建设。牢牢把握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总体要求和新时期城乡发展的阶段性特征,以城乡建设同步推进为重点,推进城乡融合发展、互动发展、协调发展。
加快新型中等城市建设。按照"整体规划、稳步实施、阳光操作、依法拆迁"的思路,精心组织,周密部署,积极、稳妥、有序推进红椿巷区域旧城改造,市委常委扩大会议已确定在近期正式动员部署这项工作。继续深入推进"三城同创",大力实施文明素质提升工程、城市环境整治工程、绿化建设工程和民生工程建设,争取通过省园林城市考核验收以及国家卫生城市省级调研、省级示范文明城市金华市级调研。以"联动发展、整体提升"为要求,协调推进新老城区设施完善、项目填充和环境优化,不断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城市品位。着力推进城市管理网络向社区延伸,尽快形成"上下衔接、调控有力"的城管机制,逐步实现突击性管理向经常性长效管理转变。
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切实抓好粮食生产,争创全省粮食生产先进县市。以农业主导产业为依托,进一步修改完善农业产业化政策意见,积极培育壮大现代农业经营主体,大力加强农产品品牌建设,切实提升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进一步创新农村经济发展平台,成立来料加工行业协会,制定农家乐休闲旅游产业发展规划和扶持政策,将来料加工业和农家乐休闲旅游培育成为我市新的经济增长点,带动农户增收。深入实施低收入农户奔小康工程,严格落实"一户一策一干部"等帮扶措施,年内力争低收入农户减少20%以上。继续推进农村实事工程建设,抓好村庄整治、农民饮用水、强塘固房、清水河道等工程建设,改善农村综合环境。深入实施农村劳动力素质培训工程,大力发展农村职业教育,提高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和创业能力。加强农村文化广场、健身中心、卫生服务中心等设施建设,提高农民整体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