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安装时安排了20人的安装队伍,2人一组,由于量大、社区多,加之要与每个物管公司先进行协调,安装进度比当初想象的要慢,也遇到个别小区不让安装的现象。
3、商函。在项目运作过程中,邮政函件局就考虑商函如何切入的问题,经过策划,一份在安装过程中向所有小区住户寄发的“小楼道、大和谐——楼道文化宣传牌安装、宣传告知函”出炉,跟进的“向5万户20万人宣传商函策划方案”同时出台,经过商函招商,确定了赞助单位,实现商函收入5万元。
4、参与。在与各街道开会沟通工作中,邮政局领导特别重视,除安排函件局负责该项目的朱兆攀同志和中标运作的负责人蔡红军同志参加外,还指派营业分局李海梅副局长、投递局负责投递的同志参加,与清河区各街道办领导、社区主任进行零距离接触,对邮政多项业务拓展市场提供了机会。
双赢
“楼道文化宣传牌”是邮政局拓展户外媒体的一次尝试和探索,前两年效益目标定位在收回宣传牌投入上,后三年会产生一定的经济效益。最大的收获是与政府进行了一次成功合作,借助政府平台,布放了5000块左右户外广告载体,这是目前社会广告公司很难做到的,可以说是邮政局对外宣传的一块招牌,为直邮媒体化、积累户外媒体运作经验和拓展客户资源,进行了有益尝试。xx市主城区有5个区,清河区只是其中之一,对下步拓展其它4个区“楼道文化宣传牌”有了一手资料、经验和说服力。楼道在各地具有普遍性和共性,可复制性较强。打造楼道文化、帮助政府部门解决公益宣传阵地,又不受工商广告管理,可操作性极强,小面积、大范围、多频率的楼道宣传,势必会产生强大的广告效应,为政府提供和谐社区、和谐家庭宣传平台,抓住机遇,迅速复制并拓展,成功就在眼前,邮政的明天会更加辉煌。
家住华能小区的屈女士说:“把楼道打扮得漂漂亮亮,受益的是我们住户”。楼道文化像润物无声的细雨,增强了楼道居民的归属感、认同感和凝聚力,使居民深切感受到楼道文化建设是项为民办实事的民心工程,同时也加强了居民对楼道文化的参与意识,形成深厚的楼道文化建设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