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厅实施方案 篇1
一、指导思想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依法治校方略,落实x普法规划。结合我校实际,经学校研究决定在我校广泛开展“法制进校园”活动,积极推进“平安、和谐”校园建设。
二、加强领导
成立法制宣传领导小组,由王胜军校长担任组长,少先大队负责人和班主任为组员。聘请北杨寨派出所协警的周斌为法制宣传员。
三、方法和措施
(一)加强阵地建设
1、发挥课堂的主渠道作用,保证学校法制建设,使法制教育成为我校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教导处抓好计划、教材、课时、师资“四落实”,确保每月安排法制教育课不少于1课时,一学期不少于4课时,并组织授课教师认真备好课、上好课。各班除了落实课堂教学外,还要在班会活动、综合实践活动中安排一定的课时进行法制教育。
2、积极开辟第二课堂,依托乡派出所在村内的机构,利用各种教育阵地,开展青少年学法用法实践活动。
3、加强家庭、学校、社会“三位一体”的青少年法制教育网络建设,
依托家庭、社会和校内及关工委、少先队等组织,通过家长委员会及家长会活动等形式,加强学校和家庭的密切联系,充分发挥学生家长在法制教育工作中的重要作用。
4、组织有关部门认真整治校园周边的游戏厅、台球场地等娱乐场所和违法经营的商业摊点,净化校园环境,营造有利于学生健康成长的社会环境。建立以“学校教育为中心,家庭教育为基点,社会教育为依托”三结合的法制教育网络,营造有利于青少年健康成长的社会环境。
(二)加强法制教育师资队伍建设
抓好教师队伍及班主任队伍建设,并加强对他们的培训,不断提高其素质和法制教育水平。切实把工作能力强、思想素质好、工作热情高、关心爱护学生的优秀教师吸收进班主任队伍,充分发挥他们在学校法制教育中的重要作用,同时聘请法制副校长,进一步规范法制副校长工作,充分发挥法制副校长的作用。
(三)开展形式多样、生动活泼的青少年法制教育活动,积极探索青少年法制教育的新途径、新方法、新模式。通过课堂教学、课外教育、社会实践及举办法制讲座、法律知识竞赛、法律咨询等多种形式,生动、活泼、切实有效地搞好对学生的法制宣传教育工作,使学生牢固树立崇尚法律、遵守法律的意识,增强法制观念,成为爱国守法、明礼诚信的合格小学生。
四、工作步骤
“法制进校园”活动是落实x普法规划的一项重要内容和重要举措,从现在开始,到年底结束。我校的“法制进校园”工作分三个阶段:
(一)宣传发动阶段。(20xx年5月)
学校召开全体师生大会,对“法制进校园”活动作出部署要求,广播站、宣传栏等开辟“法制进校园”活动专栏,对活动的开展进行广泛深入的发动宣传。
(二)组织实施阶段。(20xx年6月至20xx年12月)
各教研组结合实际,根据学校制定的“法制进校园”活动实施方案,认真组织落实学校的各项工作安排,积极开展典型培育工作,发挥榜样示范作用,推动“法制进校园”活动的全面开展,学校将适时组织专项检查。
(三)总结阶段。(20xx年12下旬至20xx年1月上旬)
学校将根据检查情况对各种活动中成绩突出、表现优异的班级、个人予以表彰。
五、具体安排:
1、5月份:根据区政府、区教育局的文件精神,制定“法制进校园”活动实施方案。召开全体师生大会,对“法制进校园”活动进行宣传并作出部署要求。
2、6月份:邀请我校法制宣传员(北杨寨派出所周斌)给全体师生作一场法制教育专题报告,结合暑期对学生进行交通安全教育、防溺水教育、法制宣传。
3、7——8月份:安排学生自主研究、了解法律,调查收集、走近法律。组织学生调查、收集与自己切身利益相关的、感兴趣、想研究的内容,如《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社会治安管理处罚法》、《交通安全法规》、《环境保护法》等,深入了解某项法律法规,充分利用身边的各种资源,如借阅法制书籍、收听法制新闻、采访法律人士等,再将学习到的许多法律知识汇编成法制学习资料、调查报告等。
4、9月份:开展“六个一”活动:致家长一封信、听一次法制报告(请法制宣传员作法制报告);上街集中宣传一次(由少先队大队部负责,);制作一张法制小报(3x5年级各班交2份);开展一次普法征文(3x5年级每班3篇),开展一次法制教育主题班会。
5、10月份:利用周一升国旗的时间,安排两次以法制教育为主题的国旗下讲话。(结合学校的常规检查情况,加强对学生的思想教育,法律法规教育)
6、11月份:组织各班结合班级实际情况召开主题班会,围绕《未成年人保护法》、《教育法》、《环境保护法》、《交通法》等法规,展开广泛的学习讨论活动,激发学生学法用法的积极性,充分认识学法、知法、守法的重要性。
7、12月份:对“法律进校园”活动进行总结。
展厅实施方案 篇2
目标:
1、培养幼儿的自我保护意识。
2、教育幼儿不随便接受陌生人的东西、不给陌生人开门、不跟陌生人走。
活动准备:
1、准备好陌生人的图片1幅
2、准备好讲课的课件
3、儿歌磁带、录音机
活动过程:
一、出示图片,引导幼儿观察并讲述图片内容
㈠这是谁?你认识他吗?我们把自己不认识、不熟悉的人称为陌生人。
㈡观看课件,提问幼儿:一画面中都有谁?他们在干什么?小姐姐为什么摆手?
㈢教师进行小结:小姐姐不要陌生人的东西,她怕陌生人会伤害她。
二、学习儿歌《陌生人》
㈠告诉幼儿老师有一首关于《陌生人》的儿歌,请大家一起欣赏。
㈡教幼儿学习这首儿歌,鼓励小朋友把这首儿歌说给小弟弟、小妹妹听。
三、引导幼儿讨论:陌生人为什么会送礼物个小朋友?我们为什么不要陌生人的东西?
引导幼儿展开讨论,让幼儿知道陌生人给小朋友礼物是有目的的,有的想骗小朋友离开妈妈、爸爸;有的想骗小朋友到他家里去偷他家的东西。教育幼儿不要被陌生人送的礼物迷惑,而上当受骗。
展厅实施方案 篇3
配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抓住20xx年为中国乡村旅游年的契机,贯彻落实我市x届x次会议提出的“五”期间要大力发展现代旅游业的会议精神,我局决定在全市发展“乡村旅游活动”特制订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和工作目标
(一)指导思想,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依托景区主体,以乡村文化,乡村生活和乡村风光为旅游吸引物打造乡村旅游品牌。
(二)工作目标,在全市范围内全面开展乡村旅游活动,制定统一的发展规划,以旅助农、以旅富农、以旅兴农,推动全市的乡村旅游向规范化、规模化、集团化、专业化方向发展。
二、开展乡村旅游工作的意义
乡村旅游是指以各种类型的乡村为背景,以乡村文化乡村生活和乡村风光为旅游吸引物而进行的兼有观光休闲、体验性质的旅游活动。**市旅游业刚刚起步,并被确定为期间的支柱产业,**人口的85%以上在农村,随着工业化步伐的加快,工业占地与农民关系问题日益严重而乡村旅游正好能缓解这一矛盾。并且搞乡村旅游有投资就业率高、带动就业率高和就业面宽的特性,因地制宜的搞乡村旅游,农民有职业又有“物业”,男女老少都能动员起来,同时也可以消化农副产品,这本身就是发展现代旅游业的潜力和原动力。
三、工作内容及要求
依托乡村良好的自然环境和文化景观,以农业生产活动、乡野风光、农村生活习俗为市场经营主体,以城市居民为主要目标市场积极采取措施大力发展乡村旅游。
(一)打开乡村旅游的突破口
我市南孟镇历史上就是以农业为主,农民有丰富的农作经验,紧靠106国道,交通便利,且在观赏树木,大棚蔬菜,水果采摘等多个项目上已初具规模,因此,南孟镇作为乡村旅游试点的条件已经十分成熟。
首先,确定2-3户有一定经济基础,农业种植有一定规模,诚信可靠的农户为试点单位发展乡村旅游。
其次,要确定3-4个采摘品种突出优势、发挥特色。
第三,原有果园大棚要进行改造以适应旅游采摘的实际要求,将原民居装修,做到“屋内舒适化,屋外农村化”以此吸引更多的城市游客。
第四,旅游局和镇政府对试点农户进行政策上的支持。
(二)制定我市乡村旅游规范,提高服务质量和水平
加快乡村旅游发展不仅需要加强“硬件”建设也需要不断提升“软件”服务的质量,尽快出台《**市乡村旅游服务规范》,健全乡村旅游的标准体系,规范产品、设施、管理、经营服务。对乡村游实施挂牌经营评定星级等措施,使**乡村旅游从严规范、高档次入手,促进乡村旅游健康发展。
(三)开展以“新农村,新旅游”为题的乡村旅游大宣传
宣传推广乡村旅游的好典型、好经验、好办法,推介乡村旅游精品,打造特色旅游品牌,多渠道、多方位、高强度开展大宣传。首先,筹集资金在重点路段竖立旅游指示牌,编制现存旅游宣传画册,提供咨询服务,引导游客来霸州消费。其次,与中央、省级主要媒体包括网络媒体合作,推出专题采风等专栏和系列报道。第三,抓好典型宣传,总结经验,大张旗鼓、广泛宣传,发挥典型的示范引路的积极作用。第四,发挥“口碑效应”利用当地城乡居民对乡村旅游的认同,自觉进行“口碑”宣传,不断提高乡村旅游产品的知名度和市场占有率。
(四)突出特色,发展丰富多样的乡村旅游
旅游资源是旅游产品的核心吸引力,我市可发掘的乡村旅游资源相当丰富,在发展乡村旅游的过程中,要不断发掘资源、突出特色,才能不断提升乡村旅游的吸引力和生命力。一是要以茗汤温泉为核心,吸引和指导周边乡村的农民参与旅游接待和服务,从而拉动农副产品、土特产品的销售,促进乡村旅游的发展。二是充分发挥古村,古乐的文化内涵,包装具有特色的传统乡村工艺技术,如扬芬港泥人等。三是展示现代农业的科技水平,使游客在乡村游中获得更多的历史知识、农业知识和现代科技知识等。四是建立南孟乡村旅游园区,以政府为主导,集沈家营观赏树木,马坊大棚采摘,西北岸桃树基地,粉营蔬菜基地为一体,统一规划而又各成体系,让游客一年四季都有采摘内容和娱乐项目。
(五) 搞好旅游人才的培育工作
人才的培养是推动乡村旅游发展的重要因素。在发展乡村旅游的过程中,要立足于长远发展,有计划、有重点地加快旅游人才的培养。有条件的地区应加强和有关专业院校培训中心的联系,分期分批地组织培训和学习,积极培养乡村旅游经营管理和服务人员。同时
要十分重视对广大村民的文化教育和文明素质的提高,增强村民的.文明意识和开放意识,培养文明的生活方式、行为方式,促进乡村精神文明的建设,营造文明、和谐、有序的旅游环境。
(六)加强管理,促进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良好的生态环境是乡村旅游能够吸引大量旅游者的重要原因,要实现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一定要加强管理成立乡村旅游办公室,根据《**市乡村旅游服务规范》加强日常的指导管理,避免出现无序发展和管理混乱的情况。
四、实施步骤:
第一阶段(20xx年7月2日----20xx年8月1日)
1、成立开展“乡村旅游”活动领导小组。
2、制定《**市乡村旅游服务规范》(试行)
3、制定**市乡村旅游总体规划(同全市旅游规划同步进行,年底完成)
第二阶段(20xx年8月1日----20xx年9月30日)
1、敲定2—3户积极性高,有一定基础,口碑好的农户,在南孟搞乡村采摘试点(挂牌经营)
2、借助茗汤温泉宣传采摘,推出“南孟采摘,茗汤泡汤”活动
3、制作**市乡村旅游宣传画册及乡村旅游指示牌,引导顾客在消费。
第三阶段(20xx年10月1日----20xx年1月30日)
1、市旅游局对试点单位全面验收,挂牌经营,颁发《**市乡村旅游从业许可证》
2、在完善农家采摘的基础上。,确定1-2户“农家饭”“农家旅馆”试点,开发**乡土小吃,使游客在**市享受全方位的旅游服务。
3、**市旅游局对“农家采摘”“农家旅馆”试点进行业务指导,并给予政策支持。
第四阶段(20xx年12月1日----20xx年12月30日)
1、制定《**市星级农家院评定标准》对现有的“乡村旅游”点按照《标准》进行评定活动,评定星级,导入竞争机制,规范管理。
2、举办全市“乡村旅游培训班”,对参与乡村旅游的相关人员进行业务培训,提高人员素质,使乡村旅游在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