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教育科研先进集体申报材料

2018-08-18

  四、注重组织创新,形成人才梯队

  1、成立学术委员会,促进学术繁荣

  除科研处外,我们还建立了校学术委员会,它是立足于学校的合作型学术组织,在学校里具有专业上的权威。学校学术委员会是教师治教的具体体现,同时,也是通过学校学术委员会的活动自然涌现教师领导者(teacher leader)。

  通过自荐和互荐方式我们评聘在专业上拥有发言权的学科带头人和骨干教师担任学术委员会成委员,审议课程实施方案、评审课题申报、鉴定科研成果、指导教研科研工作、组织和承担教学评优活动。学术委员会的成立,在一定程度上推进了学校“文化校园”的建设,促进了教师的专业发展与可持续发展,保障了学校的“学术独立与学术自由”。

  2.建立名师工作室,形成辐射效应

  为集聚研究优质资源,我们建立了特级教师领衔的名师工作室制度:学员通过自荐和推荐的方式产生,经过专家的面试,专家、学员双向选择确定参与名师工作室的人员,签订了“带教协议书”,明确了双方各自的权利和义务,明确了目标和任务,也明确了研究专题,每周开展一次专题研讨,对已经具备相当实力的优秀教师,进行目标性带教,包括“课堂教学”、“课题研究”、“论文撰写”等,工作室教师与特级教师沟通、对话和研讨,接受专家个别化的辅导、指导,虽然有压力,但都有各自的收获和提高。这一举措使成熟期教师逐步形成自己的教学特色和风格。

  另外,我们还通过自荐和推荐的方式建立了三至四个由骨干教师领衔的工作室,明确权利、义务和工作流程,明确研究任务和方法等等。目前,工作室有明确的研究课题,领衔教师带领几位志同道合的教师共同开展研究。工作室的建立可以帮助青年教师提高综合素养,促进骨干教师提升专业素养,为学校发展实现新突破奠定基础。

  回顾几年来走过的研究之路,我们感到学校的科研工作通过以点带面、骨干带头、经验带教,形成了学校的科研骨干力量,形成了以科研凝聚人,凝聚教师于课题周围:以科研开发人,开发教师的创造能力;以科研引导人,引导教师与大师为友;以科研提升人,提升教师的理论水平的科研氛围。

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