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项目团队勇挑重担,克难创新,为安全生产保驾护航
建设项目部需要一批敢挑重担、勇于创新的人。鉴江盾构工程部的年轻人就是那群勇于博击风浪的人。这个年轻的团队顶住了条件恶劣、工程任务艰巨的压力,刻苦钻研,不畏艰难,在管片厂建设和泥水盾构机自主安装方面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和新的突破,保障了在深水、高水压环境下掘进生产的安全进行。
从管片厂制造车间空间的合理布置,到每一道工序的科学优化,项目团队处处精打细算,锱铢必较。通过合理的布置,每一寸土地都被合理地利用:管模摆放、钢筋堆场、钢筋笼焊接加工制作、蒸汽养护……管片生产的28道工序安排密而不挤,喧而不闹,道道工序环环相扣,节节相连。
为了严格把控管片的质量,确保掘进安全,项目部还建立了标准实验室,通过多种配合比、外加剂和脱模剂试验增强管片砼强度、提高外观质量;通过各个参数的调整与优化来满足施工技术要求。如今的管片厂,每天紧张有序地生产,月产量150环左右,完全能保证鉴江盾构1830环管片生产的任务。
湛江跨海盾构工程的关键设备——三菱盾构“湛江号”,象一条蛟龙在等待驾驭的勇士。盾构要穿越2750米的海底,要顶得住高水压、啃得下长距离砂土层、出得去,进得来,每一步都需要真功夫、真实力才能取得成功。鉴江盾构工程部周密部署,盾构从技术选型、采购谈判、厂内监造、验收运输,马不停蹄,一气呵成。盾构机于今年八月中旬按期运输到现场。这台泥水盾构机,集三菱泥水盾构最成熟的先进技术,融入了股份公司多年的盾构技术及经验,配置了抵抗高水压的盾尾密封发明专利技术,是一台适应高水压、长距离挖掘的盾构机。
泥水盾构的分体始发,也是一个新课题。盾构机总长86米,而提供给盾构始发空间只有14米长,16米宽。泥水盾构在这么狭窄的空间始发,国内也鲜有实例。鉴江盾构工程部,组成攻关团队,对始发方案进行比选优化,最后创新提出“移动式反力架+钢管支撑”分体始发方案,有效解决了始发井狭小、材料吊运困难、始发工期长的难题。攻关课题《盾构分体始发移动式反力架施工技术》获XX年度集团科技进步一等奖。
湛江号于XX年11月11日始发,于XX年5月14日安全顺利通过隧道埋深最大、水压最高(0.6mpa)断面,在胜利的鼓舞下,满怀斗志的湛江盾构工程部,一鼓作气势如虎,盾构掘进突飞猛进,月进度创下历史新高,5月份总进度首次突破206环。6月30日盾构隧道掘进突破1000环,为工程总工期赢得了漂亮的一战。由于业主要求XX年国庆贯通,目前仅剩70天工期,还有650环(975米)未完成,针对工期任务紧,项目部制定出周详的施工计划,以12小时为一个班次,24小时不间断施工,每道工序都有专人负责跟进。同时项目部还展开以“弄潮踏浪争上游、青春激扬创佳绩”为主题的劳动竞赛,效果显著,在5月份掘进突破了200环,7月份掘进创造了日掘进18环,周掘进95环的纪录,7月份还未完成,相信会再次创造奇迹。
三、积极投身团组织建设,创建“和谐活跃型”团队。
鉴江盾构工程部成立了团小组,带领团员青年积极参与项目部团支部、公司团总支和集团团委的各项活动。团小组创造性开展工作,围绕技术、创新、文明、生产等主题开展了各类文体活动,如“和谐号”的篮球赛启动、盾构培训班学习,培养了班组团结合作的意识和创新思维,创造了和谐共建的团队文化,提升了班组成员的综合素质。XX年汶川地震发生后,工程部全体团员青年踊跃献爱心,共捐款7600余元;XX年团员青年共义务献血3600cc,在活动中勇担社会责任,播洒爱心。五公司团总支多次获得“广东省五四红旗团支部”荣誉;从XX年至今,共有21名团员青年荣获集团团委“优秀团员”、“优秀团干”、“先进青年”的称号。鉴江盾构工程部团队粤龙掘进班组曾被省国资委授予XX年度“青年文明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