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报教育系统先进集体事迹材料

2018-05-19

  三、搭建高规格的育人活动平台,培养学生综合素养

  学校发展的一切出发点与归宿点都落脚于学生,因此,学校通过各种方式搭建高规格的育人活动平台,培养学生综合素养。

  1.优化育人环境,突出育人特色。一是净化工程。学校推行“弯腰工程”,实现校园地面无果皮纸屑。要求室内卫生做到“五无”,即天花板无蜘蛛网,墙面无划痕,玻璃无污渍,地面无垃圾,卫生无死角。二是美化工程。学校在实现绿化的基础上,精心美化校园,制作“一训三风”文化墙;打造“走廊文化”,张贴唐诗宋词、论语精选、格言警句,悬挂名人画像与名人名言;定期更换宣传长廊、橱窗宣传栏、温馨提示牌等;在校园中错落有致地摆放了十二生肖石凳等。漫步校园,你会感受到每棵草、每株树、每面墙、每条路都洋溢着美的气息,飘荡出美的旋律。三是书香工程。最是书香能致远,腹有诗书气自华。为打造书香工程,学校全天候开放图书馆与阅览室,各班建有图书角,引导学生读整本的书,读经典的书,读古今中外的书,读名作名篇,相互推荐好书等活动。让孩子们在享受“与经典做伴,与圣贤为友”的乐趣中,最大限度地汲取经典文化的养分,提升人文素养。四是“四话”工程。学校开展了“说好四句话,做个孝顺孩”活动。要求学生每天坚持说好“早上好”“我去上学了,再见”“我回来了”“晚安”这四句话,每天和家人交流沟通,在亲切、温馨的家庭氛围中让学生体味到浓浓的亲情。

  2.开展学生活动,丰富学生生活。一是德育活动。学校围绕德育阵地、社会实践、重大节日适时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法制教育、廉洁修身教育、安全教育、反邪教教育、“我是小雷锋”等系列德育活动;二是兴趣小组。开设各类兴趣小组,发展学生特长,为学生构建展示才艺的成长平台。XX年六一儿童节期间,学校隆重举行了“庆六一文艺汇演暨庆祝建校两周年素质汇报演出”,合唱、群舞、相声、时装秀、歌伴舞、中国功夫、歌曲联唱、古筝独奏、葫芦丝齐奏、武术操、诗朗诵等节目精彩纷呈,县委副书记、县长王小林、县委副书记封炜等上级领导亲临现场观看,高度赞誉了学校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过程中所取得的丰硕成果。三是学科竞赛。教导处举行了优生智力竞赛、后进生基础知识竞赛、学科知识竞赛、国学经典诵读等系列活动,提高了学生综合素质,注重了学生全面发展。同时,学生在各级各类竞赛中多次获奖;四是社会实践。开展“啄木鸟在行为”社会实践活动,孩子们针对城区内不规范用字的现象,集体给时任县长写信,县长一方面赞赏孩子们的社会责任感,另一方面责成相关部门立即整改,让孩子们既体会到政府对学校教育的高度重视,又增强了社会责任感。

  3.加强养成教育,培养文明学子。学校以校风“团结进取、求实创新”为总目标,以行为规范、守则、“十要十不要”等为内容,以升旗仪式、国旗下讲话、红领巾广播站、主题班队会、班级黑板报等为方式,以爱国教育、礼仪教育、感恩教育等为突破口,以“一小之星”评比为榜样,引导学生规范行为,加强养成教育,争做文明学子。

  四、组建高标准的安全防护体系,构建和谐平安校园

  学校对安全教育工作时刻不放松,树立安全无小事的责任意识,成立安全工作领导小组,明确工作职责,组建安全防护体系:其一,建立安全制度。建立健全安全教育工作制度、考核制度、重大事件汇报制度等,保障安全工作落实到位;其二,添置硬件设施。在学校附近的交通要道上设置了黄闪灯、减速带、提示牌,教学楼上安装了防护栏、防护窗;其三,加强保安管理。强化门卫管理,实行外来人员来校登记制度,摸查、排除校园周边安全隐患;其四,加大值周力度。每天安排了13个教师值周岗点和16个红领巾督察岗点,课间安排教师在楼道、卫生间值班;其五,举行避险演练。与县消防大队、县安监局、县教育局联合组织大规模的地震和消防应急疏散演练;其六,适时加强教育。通过各种形式,例如,结合朱虹副省长致全省中小学及学生家长一封信的内容,加强学生防溺水、防电、防雷、防食物中毒等安全教育。

  学校组建了高标准的六道安全防护体系,增强了师生安全意识和自护自救能力,为构建和谐平安校园提供了有力保障。因此,学校荣获省“首届平安校园示范校”光荣称号。

  五、营造高温馨的留守儿童家园,呵护孩子茁壮成长

  随着外出务工人员的激增,留守儿童的出现给学校教育提出了新的挑战。学校顺应时代需求,克服重重困难,承担起社会责任,督促班主任对留守儿童进行摸查,了解信息。校领导、班主任、科任教师利用课余时间对留守儿童进行家访,把学校、老师对他们的关爱之情送给学生与家长。政教处举行了“关爱留守儿童”教师征文、演讲比赛并汇编成册,起到资源共享之效。

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