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届鲁迅文学奖获奖作品评语

2023-07-06

第五届鲁迅文学奖获奖作品评语 篇1

  《老弟的盛宴》

  作者:盛琼

  评语:“平瞎子”从生下来一直在接受着极限考验,现实生存的极限考验,个人意志力的极限考验。当他过了生存这一关后,依然要面对亲情的极度冷漠和个人的深度孤独。老弟的盛宴,就此成了老哥见证人情温度、人性深度和人生自我调试能力的考场。

第五届鲁迅文学奖获奖作品评语 篇2

  《震中在人心》

  作者:李鸣生

  评语:李鸣生以资深报告文学作家的职业精神,“用镜头定格真相,让文字留下思考”,《震中在人心》不仅摄取了20xx汶川抗震救灾的感人场面,而且更真切地悲悯人类生命所蒙受的重创,反思与灾害同时发生的某些存在,意味沉郁,具有强烈的情思力量。

第五届鲁迅文学奖获奖作品评语 篇3

  《风行水上》

  作者:郑彦英

  评语:《风行水上》是一部回归乡土、家园和生活本真的'书。乡土风物与文学血脉在这里气韵相通,水乳交融,弥漫着浓郁的生活气息。作者与土地及土地上的人、物、事所产生的莫逆亲情,浸润出温馨的民间情感。

第五届鲁迅文学奖获奖作品评语 篇4

  《生命的呐喊》

  作者:张雅文

  评语:《生命的呐喊》以个人生活的丰富性、具体性和感染力,开辟一条普通人与大时代连接的生命通道。张雅文从山村女儿到运动员、到女作家的奋斗经历,结合推动她前行的历史潮流,证明了纪实文学也能形成一种不限于宏大叙事和具有强烈个性色彩的文学概括力。

第五届鲁迅文学奖获奖作品评语 篇5

  《国家订单》

  作者:王十月

  评语:作为一位从工人中走出来的作家,王十月对于全球化背景下中国企业中不同身份人们的复杂境遇有着深切的体会和理解。他的《国家订单》在危机与生存的紧张叙述中烛照人心,求证个体的权利、梦想与社会的和谐、发展,体现了公正、准确地把握时代生活的能力。

第五届鲁迅文学奖获奖作品评语 篇6

  《琴断口》

  作者:方方

  评语:《琴断口》超越了俗常的爱情婚姻故事,进入了人生存在的深刻探寻,“琴断口”之隐喻丰富而意味深长,使人见识到左右我们人生的神秘外力。面对人亡、琴断、婚姻解体三种情景,不禁引发出“究竟为谁之错”的疑问。作者留给我们关于爱、道德、生死问题的深深思索。

第五届鲁迅文学奖获奖作品评语 篇7

  《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及其面临的挑战》

  作者:张炯

  评语:张炯的《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及其面临的挑战》高屋建瓴,简要准确地评述了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世界地位、在中国的传播发展及在当代面临的挑战。特别是以文艺本质论、文艺创作论、文艺功能论、文艺生态论、文艺发展论、文艺批评论概括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基本框架,对于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建设具有现实意义。

第五届鲁迅文学奖获奖作品评语 篇8

  《伴宴》

  作者:鲁敏

  评语:鲁敏关切复杂的都市生活,独辟蹊径,敏锐地探索人的精神疑难。在《伴宴》中,一位心性高洁的乐手在红尘中面对着艰难的价值选择。鲁敏不避尘埃,与她的人物一起经受困惑和考验,体认善好的生活价值,在短篇小说有限的尺度内开拓出丰厚深长的心灵空间。

第五届鲁迅文学奖获奖作品评语 篇9

  《云南记》

  作者:雷平阳

  评语:诗人怀着一颗大爱之心,在云南的大地上穿行,在父老乡亲的生命历程中感悟,在现实的土地和历史的星空中往返,打造出一片神奇、凝重、深邃的诗的天空,流贯其中的精神则超越了地域限制,而具有普通人性的价值。

第五届鲁迅文学奖获奖作品评语 篇10

  《向往温暖》

  作者:车延高

  评语:在《向往温暖》中,车延高诚挚地书写他的所见与所思,“温暖”是这部诗集的鲜活内核。在宽阔的诗境中,诗人对他人的生活和命运,对人间万象、山川风物,都怀着亲切、敬重之心,以多变的风格寻求丰富的人生经验与体悟的诗意表达。

第五届鲁迅文学奖获奖作品评语 篇11

  《藏地兵书》

  作者:王宗仁

  评语:一部向青藏高原守卫者的致敬之作。作者是这个群体中的一员,也是歌者。新一代最可爱的人在艰苦卓绝的环境中生长和焕发出的奉献精神、大爱情怀,经由他的深情描述传递给读者,引发长久的感动。

第五届鲁迅文学奖获奖作品评语 篇12

  《五种形象》

  作者:南帆

  评语:南帆的《五种形象》是一部精湛的观念史著作。通过对“典型”、“现代主义”、“底层”、“小资产阶级”等重要的通行文学概念的渊源、背景、脉络与谱系的梳理,考察了二十世纪以来文学知识分子与历史与时代复杂的互动关系。作品材料扎实、论述周密,对于认识中国文学的发展和变化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

第五届鲁迅文学奖获奖作品评语 篇13

  《感天动地——从唐山到汶川》

  作者:关仁山

  评语:关仁山以唐山大地震幸存者的特殊身份与感受,用丰沛的情感将唐山与汶川连接在一起,展现了汇聚于全民族内心深处的感天动地的情怀。本书对河北特别是唐山人民在汶川抗震救灾中创造的诸多“第一”做了感人的描述,彰显了燕赵侠风和中华民族的美德。

第五届鲁迅文学奖获奖作品评语 篇14

  《路上的祖先》

  作者:熊育群

  评语:依托坚实的大地,步向历史的纵深。开阔的文化视野、深厚的民族情感和诗意的艺术笔墨,展现中国各民族生存状态的当下与过程,从中传达出深刻的历史记忆和现实的人文关怀。路上祖先的足印和现代文明的印记,都深烙在我们的心上。

第五届鲁迅文学奖获奖作品评语 篇15

  《想象与叙述》

  作者:赵园

  评语:赵园的《想象与叙述》资料翔实,立论严谨,论述细密畅达,体现了令人敬重、沉静扎实的学风。该书以文学批评的方法处理社会历史文本,从“想象”和“叙述”两个层面,对明清以来的中国思想文化史作出了富于洞见的分析。

第五届鲁迅文学奖获奖作品评语 篇16

  《手铐上的蓝花花》

  作者:吴克敬

  评语:高歌一曲信天游,新旧两个“蓝花花”。深厚的地域文化、浓郁的陕北风情、奇幻的故事结构、冷峻的批判精神,构成了《手铐上的蓝花花》独特的艺术魅力。陕北女子跌宕的生命际遇、执著的人生追求和天然的高洁人性,像黄土地上的民歌,感人肺腑,动人心魄。

第五届鲁迅文学奖获奖作品评语 篇17

  《柠檬叶子》

  作者:傅天琳

  评语:傅天琳坚持个性化的艺术追求。她的诗关注现实,思考生命价值,寻找心灵方向,率性而真诚,感情真挚而丰厚,语言优美而朴素。她眼光向下,感觉向内,精神向上,亲切真实中达到一种超越境界。

第五届鲁迅文学奖获奖作品评语 篇18

  《海军往事》

  作者:陆颖墨

  评语:《海军往事》看起来说的都是小事,一面“镜子”、一条狗、一扇舱门、一艘老旧的军舰,连接成一条记忆的河流,苍凉而不失壮美,深沉中闪射着理想的光芒。海军往事照耀着波涛汹涌的海面,深情地注视着我们今天的远航。

第五届鲁迅文学奖获奖作品评语 篇19

  《茨菰》

  作者:苏童

  评语:《茨菰》借助中国特定时期一名乡村女孩到城市“逃婚”的故事展开追述,细节真实,笔调鲜活,对乡村与城市不同人物在身份、性格以及文化差异性上的描写相当出色,既显示了作者对时代背景及其地方环境的把握,也显示了作者成熟而出众的艺术塑造能力。

第五届鲁迅文学奖获奖作品评语 篇20

  《前面就是麦季》

  作者:李骏虎

  评语:一部纯正的、关于心灵和道德净化的乡土小说,流淌着平淡、日常的心绪,蕴含着诉不尽的温情与关爱。笔调质朴、平实、幽默、从容,深入到乡土生活的深处,抒写着人性中善良美好的愿望。作者自觉的现代叙事意识和较成熟的叙事能力,在《前面就是麦季》里得到了较好的体现。